□◆◆◆◆财CAI会KUAI月YUE刊KAN★ 1999〃10★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投资利润率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资金的增值能力,体现企业收益数额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占用水平高低情况。
关于这一指标的具体表述,在不同的环节其计算口径不太统一,这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指标增加了不少难度。
现将这一指标在决策、控制和分析三方面的使用情况作以下探讨。
一、财务决策方面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其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投资利润率指标作为非折现评价指标,是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在财务决策中,投资利润率又称为投资报酬率,指项目投产后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平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
其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额÷投资总额× 100%。
其中,年平均利润额指正常年份的年平均营业利润;投资总额=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使用这一指标进行决策时其投资项目的投资利润率越高越好,低于无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方案为不可行方案。
投资利润率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1.由于利润的产生是企业的总资产共同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哪一项具体固定资产创造的,投资利润率不同于固定资产利润率,分母中建设期资本化利息是与建造固定资产有关的利息,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减并不会使企业的总资产发生变化。
因为原始总投资从资金来源看,一部分属于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属于负债,即原始总投资=负债+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
建设期发生的资本化利息,会造成固定资产数值的增加,同时又会造成流动资产(如银行存款)等额减少,所以能创造利润的总资产不会发生变化。
另外由于该指标属于静态指标即非折现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作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也就不应予以考虑,分母中的投资总额应扣除掉建设期资本化利息,改为原始总投资。
2.由于在项目投资中,为便于确定有关现金流量的具体内容,简化计算过程,在确定项目的现金流量时,只考虑全部投资的运动情况,而不具体区分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等形式,即使实际存在借入资金,也将其作为自有资金对待。
经营期的利息费用支出与支付给所有者的利润性质相同,不作为现金流出的内容。
由于在计算利润的过程中,利息已作为期间费用扣除掉了,所以公式中的分子,就应在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利息费用一项。
3.由于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企业上交的所得税应视为现金流出项扣除,分子中的利润就应是减去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即净利润,分子改为净利润加上利息费用。
经过调整,计算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净利润+利息费用)÷原始总投资× 100%。
这一指标在不考虑非付现成本(折旧费、待摊费用等)情况下,能较客观地反映出现金流出(原始总投资)与经营年度现金流入的比例关系,计算口径一致,而且便于与无风险投资利润率比较。
因为一般情况下,无风险利润率可用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表示。
从上述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净利润小于原始投资乘利息率与利息费用的差额时,该项目不可行。
二、财务控制方面在财务控制方面,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为了准确地计算各投资中心的经济效益,并根据各投资中心的投入与产出之比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一般使用投资利润率指标。
现行制度规定,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 100%。
其中,投资额是指投资中心的总资产扣除对外负债后的余额,即投资中心的净资产;利润指利润总额。
这一指标说明的是投资中心利用自己拥有的资产对整体利润贡献的大小,或投资中心对所有者权益的贡献程度。
为了考核投资中心的总资产运用状况,公式中的“投资额”应为投资中心的总资产,“利润”应为息税前利润,即利息费用加上利润总额。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同一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可以有两个数值,单是从结果上并不能看出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是从净资产的角度,还是从总对投资利润率指标的分析山东威海冯红霞- 19-□◆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1999〃10★财CAI会KUAI月YUE刊KAN◆◆◆◆□一、会计目标的提出及意义会计目标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得益于会计信息系统论的提出。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了《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最早使用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从此会计目标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1971年4月,美国“特鲁德小组委员会”,专门对会计目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12项目标。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8年11月在《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一辑上发表了《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为制定会计概念框架和具体会计准则指明了方向。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的起点,其内容包括五点:①提供会计信息;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哪些;③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④这些信息的具体特征;⑤如何满足这一信息要求。
明确会计目标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会计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一方面,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会计假设、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方法等;另一方面,会计目标是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桥梁,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会计系统的一切机制都是围绕其目标而发挥作用的。
2.会计目标是联系会计内外环境的纽带。
会计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要求,是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有对会计有影响的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要求我们调整和重选会计目标,通过会计目标的调整,使会计信息系统适应新的环境要求。
3.会计目标是衡量会计准则是否适当的标准之一。
会计准则是一切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会计工作所期望达到的目的都应包括其中,因此,对于会计目标的深入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结构和内容。
二、关于会计目标的争论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西方会计界形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在受托责任学派看来,受托责任之所以存在,首要原因在于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就此承担了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并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的责任。
同时,承担了如实向资源的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义务。
由于企业总是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因此,作为资源受托方的企业管理当局,还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提高企业所处社区的良好环境,有效地利资产的角度来分析的,这不可避免地会使投资中心追逐两者中的较大值。
那么到底哪个数值更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盈利能力呢?笔者认为,若是用利润总额与公司净资产相对比,一方面计算口径不统一,另一方面势必造成投资中心千方百计大量举债,相对减少净资产的比例,造成一种繁荣假象,加大财务风险。
所以,用总资产更为合理。
再者,随着税法的不断健全,税率的相对稳定,税负因素也应予以考虑。
因为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才能被企业及投资中心所支配,所以分子可由原来的息税前利润改为净利润加利息费用。
三、财务分析方面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是经营者、所有者、债权人的共同要求。
总资产利润率又称总资产报酬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其中,资产平均总额为年初资产与年末资产的平均数。
上述公式同样也没有考虑所得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为了保持公式总体的一致性,分子中的利润也应改为净利润。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将投资利润率的公式归纳为:投资利润率=(净利润+利息费用)÷总资产× 100%。
当然由于不同的环节,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侧重点略有不同,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这一基本公式稍微变动,但以不影响公式的实质和效力为前提。
如,在财务分析中,总资产可用年平均总资产来表示;在财务决策中主要考虑的是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关系,可将总资产改为原始总投资,也不必求平均数。
谈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江苏徐州张强王厚印□- 20-□◆◆◆◆财CAI会KUAI月YUE刊KAN★ 1999〃10★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投资利润率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资金的增值能力,体现企业收益数额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占用水平高低情况。
关于这一指标的具体表述,在不同的环节其计算口径不太统一,这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指标增加了不少难度。
现将这一指标在决策、控制和分析三方面的使用情况作以下探讨。
一、财务决策方面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其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投资利润率指标作为非折现评价指标,是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在财务决策中,投资利润率又称为投资报酬率,指项目投产后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平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
其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额÷投资总额× 100%。
其中,年平均利润额指正常年份的年平均营业利润;投资总额=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使用这一指标进行决策时其投资项目的投资利润率越高越好,低于无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方案为不可行方案。
投资利润率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1.由于利润的产生是企业的总资产共同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哪一项具体固定资产创造的,投资利润率不同于固定资产利润率,分母中建设期资本化利息是与建造固定资产有关的利息,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减并不会使企业的总资产发生变化。
因为原始总投资从资金来源看,一部分属于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属于负债,即原始总投资=负债+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
建设期发生的资本化利息,会造成固定资产数值的增加,同时又会造成流动资产(如银行存款)等额减少,所以能创造利润的总资产不会发生变化。
另外由于该指标属于静态指标即非折现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作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也就不应予以考虑,分母中的投资总额应扣除掉建设期资本化利息,改为原始总投资。
2.由于在项目投资中,为便于确定有关现金流量的具体内容,简化计算过程,在确定项目的现金流量时,只考虑全部投资的运动情况,而不具体区分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等形式,即使实际存在借入资金,也将其作为自有资金对待。
经营期的利息费用支出与支付给所有者的利润性质相同,不作为现金流出的内容。
由于在计算利润的过程中,利息已作为期间费用扣除掉了, 所以公式中的分子,就应在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利息费用一项。
3.由于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企业上交的所得税应视为现金流出项扣除,分子中的利润就应是减去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即净利润,分子改为净利润加上利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