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
《黄帝内经》全书分为《素问》和 《灵枢》两部分,各九卷,81篇,共计十 八卷,162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书名
• • 黄帝为托名 源于古时托名之风:《淮南子· 修务训》:“世俗 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 黄帝而后能入说。”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书称“黄帝”缘由有三:
第一,显示自已学有根本使人信服。 第二,是当时一种时尚和风气。 第三,受阴阳家和道家影响。
《内经》将阴阳说和五行说引用于医学来分 析研究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个《内经》 处处都运用阴阳五行理论,体现了《内经》朴 素的辩证法思想。使医巫从此分开。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二)“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恒动观
1、整体观:
《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是以人体五脏 功能活动系统外应五时五气的方法,把人与自然统 一起来,形成了《内经》理论体系的结构系统,反 映出《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浙江中医药大学
2、恒动观: 恒动观,也是《内经》理论体系重要学术思想 之一。认为天地日月、自然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发生 发展运动变化着的,人体生理病理也是在阴阳二气 的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发生发展变化着的,自然事 物都是处在动态的变化当中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六、《内经》古今研究概况
(一)古代研究概况 1、梁· 全元起《素问全元起注》 最早注释《内经》的是梁(502-557)•全元 起《黄帝内经》八卷后称《素问训解》。宋朝这 本书还存在以后便散失,现从林亿《新校正》中 还可以见到。
浙江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书名
• “内”之诠解: • 医籍考》:“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 《庄子》内外篇,《韩非子》内外储说,以次第 名焉者,不必有深意。” • 吴昆:“五内阴阳谓之内,万世宗法谓之经。” 张介宾:“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平素 所讲问,故谓《素问》。”
浙江中医中医药大学
绪
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内经》简介
《内经》,全称为《黄帝内经》,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 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 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 影响最大的医学典籍。被后世医学家尊称为 “医家之宗”。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灵 枢:
原名《针经》《九卷》。是唐代医家王冰据 道家《神枢》《玉枢》所改。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二、《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
•
•
分歧多多:黄帝说、先秦说(战国、秦汉)、汉 代说(西汉、东汉)、跨代说。 原因种种:内经所列人名(黄帝、歧伯、少俞、 雷公等)皆为托名,真正作者无传;内经与今存 《素问》、《灵枢》关系存在异议;《素问》 《九卷》〈针经〉经传抄整理与今存〈素问〉、 《灵枢》存在差异;内经内容广大学科多种断代 不易。
•
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经作者
《黄帝内经》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一时之 作。黄帝为托名,作者已佚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三、《内经》的沿革
1、最早提到《黄帝内经》书名的是《七略》。
2、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内经》的是东汉班固的 《汉书·艺文志》。 3、南朝齐梁年间全元起最早注释整理了《素问》。
4、隋·杨上善注释整理,撰《太素》。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五、《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
(一)唯物辩证法思想 1、唯物思想(精气说的运用) 古代哲学中的精气说渗透于医学反映于《内 经》。进一步认为气是物质的本源,气有运动的 本领,形和气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天体 演化和宇宙构成及生命起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2、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
5、唐·王冰对《素问》进行了整理、注释。 6、宋·林亿奉召整理《内经》以降医籍以王冰本 为主要底本。
7 、明代翻刻古医书盛行。明 ·顾从德刻印的宋本 《素问》,刻印错误少、精确。 8、1956年人卫影印了顾本《素问》并出版。
9、1963年人卫将顾本影印本铅字排印出版。
浙江中医药大学
• 《灵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亡佚不传。 • 现通行本是南宋年间史崧献“校正家藏旧本 《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 • 明·赵府居敬堂刻宋本《灵枢》,错误少,质 量较高。 •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 • 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此影印本铅字横排排 印并出版。
浙江中医药大学
2、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太医侍御(专为帝王和宫 中官员等上层看病的医生) 《太素》是《素问》、《灵枢》合刊本, 是分类编写的。共分十九类,三十卷。本书早 已亡佚,现行本是日本珍藏的仁安三年的抄本。 清•光绪年间杨惺吾从日本影抄回国,经肖延平 于1924年校注刊印。
• “经”之涵义: • 《文史通义》:“至于术数诸家,均出圣门 制作……而习是术者奉为依归,则亦不得不 尊以为经言者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素 问:
“问”:是一种写作体例。一问一答的形式 “素”:太素之义。在道家哲学中代表天地开辟前 出现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 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 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列子》将太素定义为质之始。张善渊认为: 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 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
浙江中医药大学
四、《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医学之外,还论及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中至人事等问题,内容极为丰富。 医学内容来看,《素问》《灵枢》在学术思 想、医学内容上是浑然一体的,但各部分又略有 侧重。
浙江中医药大学
《素问》侧重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阴阳、 五行、藏象、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 养生学说和运气学说等。 《灵枢》侧重论述了经络、俞穴、针灸理论 及其临床应用,刺治禁忌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经成书年代
• 推断依据:(1)、依据古籍并人物:《史记》书成于前 99年(司马迁前145、135?~前90、87?),书中传仓公 (前2世纪)扁鹊,载阳庆传书,未及《内经》可为上限; 《七略》成书于前32年(?)可为下限。(2)依据历史 背景:天文历法、文字、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依托之风、 校书背景。 研究成果:今存《素问》、《灵枢》成书年代为取材先秦, 成编西汉、补亡东汉、增补魏晋南北朝,补遗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