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物体的 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思考交流: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
由此可见,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不同, 也就是惯性大小不同.外力相同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惯性 大,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 改变.可见,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
实验一:木块的运动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实验二:小车的运动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历 史 的 回 顾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 缺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提出: 必须有力作用在 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 动, 没有力的作用, 物体就要停下来.
力是物体运 动的原因!
这种认识一直延续了 两千多年!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什么是惯性
过程方法:
1、通过伽利略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 教育。 2、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 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 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练 习 与 巩 固
一:被踢出的冰块,在摩擦力可以忽略的冰面上匀速 滑动,冰块受不受向前的作用力? A: 不 受 B: 受
二:判断: 1.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的物体才有惯性. 对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错
对
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对
错
错
回 答 正 确
此时,冰块由于惯性而以被 踢出时的速度作匀速运动,不 受向前的作用力.
惯性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 例如:
思考关系是( ) A.物体受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也不变。 B.物体受力变化时,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C.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D.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也可能改变。
【例二】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 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 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 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 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 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 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 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伽利略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
的理想实验,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这种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
结合起来的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定 律 的 学 习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 究,进一步得出下述结论: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如图所示,两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 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 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 等 高
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 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 等 高
3.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不可能 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沿水平面以不变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公元17世纪,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推翻了亚里 士多德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 是错误的!
伽利略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 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如果在一个光滑的的水平面上, 没有使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 变,从而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论如下:
2.明确了力的含义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列车出站时,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速度不断增加,具有 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是由于受到机车牵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列车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也有加速度.这个 加速度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由此可见,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明确惯性的概念
错
误
回 答 正 确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 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 1、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作业:P70 1、2
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知 识 的 深 化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1、定性解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需要力来维持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
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