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音乐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地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3、通过观察、分析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能够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4、了解回声和共鸣,了解混响现象。
5、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二、基础知识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声
速:
,用表示,单位:。
计算公式:
声速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频率:
超
声:
次声:
人耳的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4、乐音的三个特征:
(1)音
调:日常描述:
影响音调的因
素:
(2)响
度:
日常描述:
影响响度的因
素:
(3)音
色:
日常描
述:
影响音色的因
素:
5、回声:
次声波的应用:
11、声识别技术的应
用:
三,知识链接
声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让同学们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理解乐音与噪音,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
本章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乐音的三个特性;噪声及其控制;超声与次声的应用。
难点: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别。
本章考查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主要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简答题和探究题是相对较难的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但是,请同学们树立信心:本章知识都很简单,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得满分是很容易的。
四,预习练习
基础题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的树叶发现“沙沙”的响声,这种声音是
()
a、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 b.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播 d.空气振动并由空气传播2.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a.蚊子的嘴
b.空气
c.翅
翼 d.声带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
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
5,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
6,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得远一些,可以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叭”,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声音的________,从而使声音的________更大些。
7,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8、拉二胡时,拉紧弦可以________音调;由细弦改为粗弦时,可以________音调,按弦的手指向下移动时,可以________音调。
(填提高或降低)
9.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
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
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
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
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
中等题
1.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下列哪种物质振动引起的()
a.嘴
b.空气
c.笛
子 d.液体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说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c.固体传声比气体慢
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声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 m
3.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做成有许多针状小孔(像蜂窝似的小孔),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加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潢礼堂,美观好看
4.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因此要能区别出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人离墙的距离应该()
a.大于17m
b.小于17m
c.大于34m
d.小于34m
5.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照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现这些信号,最好的措施是
a.给狗喂食
b.以手示意
c.用灯泡指示
d.用超声波
6..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空气、水、铜
b.铜、空气、水
c.水、铜、空气
d. 铜、水、空气
7.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
声 d.4 次敲击
灵活运用
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屋子里说话比在原野里听起来响亮?
五,当堂检测
1.下面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2 次的速度上下振动;乙:蝙蝠飞翔时产生频率为每秒100 000次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为频率每秒258次的音叉,对上述三种振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只有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c.只有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d. 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
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
动
3.利用回声能够测定()
a.海底深
度 b.海底鱼群的位置
c.打雷处与听到雷声的人之间的距离
d.对面山崖的距离
4.在运动场上的厘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应()
a.听到枪声时同时按下秒表
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
c.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同都可以按下跑表 d看到白烟到听到枪声的
任何时间
5.小提琴的声音比音叉的声音好听,这是因为
a.小提琴发出的声音频率高
b.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纯净
c.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d.小提琴发出的声音音色好
6.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
7.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烈的迪士高音乐总不会成为噪声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能有效地减弱噪声
c.现代的高科技能杜绝噪声的污染
d.消除噪声的有效办法是关闭所有声源
8.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自己实际灌一次开水,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六. 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有什么感受?我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马立安
2015-4-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