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18《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18《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执教:宁椿光师:有一座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那就是——颐和园。

只要一进颐和园,你准会着迷、醉、惊叹。

(板书课题:颐和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视频。

请大家看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播放视频师:现在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视频里的风景真是太美丽了。

生2:我很想去视频里的地方看一看。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它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啊?生:视频里的风景是的颐和园。

师:不错,这就是的颐和园。

老师课前让大家查阅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现在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

生1:颐和园它曾经历尽沧桑。

1860年时,被英法联军焚毁了,直到1886 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才重新修建,可是1900年它又遭到八国联军野蛮地抢掠和破坏,1902 年再次修复。

到现在经过百年修复,如今的颐和园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生2: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之一。

位于市海淀区,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利用湖、万寿山为基址,以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师:同学们的资料真是非常详尽。

不错,颐和园是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那里有着令人醉的自然风光和雄伟壮观的建筑。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它,共同学习第18课《颐和园》,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第十八课《颐和园》。

师:同学们根据老师以往的经验,这个" 颐" 字很容意出错,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提醒大家记住这个字?生:比臣字多一竖。

师:你观察的非常仔细,“颐”字的左边不是“臣”中间是个“口”。

希望同学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多加注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大屏幕上的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2)将课文读通读顺生读师:大家读的非常认真,现在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一些比较难认的词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打败它们么?生:有。

PPT颐和园长廊横槛耸立琉璃瓦葱郁远眺堤岸佛香阁姿态雕刻画舫湖隐隐约约金碧辉煌神清气爽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过会老师找同学来党校老师带着大家读。

生读师:看来生词是难不倒大家的。

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开火车接读课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谁来?生接读课文。

之后交流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说一说你这样分的原因。

生默读。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颐和园有美丽的景色。

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

师:你读了三个句子,开头一个句子,结尾一个句子,然后进颐和园大门的一个句子,我们是不是进了大门就不走了呢?生: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师:好,请你把刚才的几位同学读的一起读出来。

生: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师:很遗憾,他漏了一个什么地方?好,你大声说。

生:“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湖“。

师:大家把我们刚刚找出的句子一起画出来了吗?生:画了。

师:都画好了。

好,我们就一起来读,“的颐和园“——读!师:同学们你看,作者边走边看,一路景物在变,把它写出来,这就是移步换景。

请你们把你刚才读过的句子在一个一个读一下。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把空填起来。

ppt:“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走完长廊,就到了()。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生默读课文师:谁来填?生: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

走完长廊,就到了(万寿山)。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湖)。

师:填的非常准确。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师:大家跟着作者进了大门,绕过大殿,来到颐和园的有名景点——[板书:长廊]。

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出示一长廊的图片)生:哇!师:这就是作者笔下的长廊,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同学们再看这里,这就是横槛。

还有横槛上五彩的画(出示五彩画的局部特写)。

师:同学们,结合着图片,说一说长廊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长、美。

(记得强调让生说完整话)(板书:长美)师:哪些句子体现了长廊的长?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师:你读的真好,把老师也带入其中!但是作者为什么不用简洁的语言说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出示句子1)生:能,只是不具体。

/没有数字……师:对!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的更具体。

(出示句子2)(师引读)师:下面我们一同感受一下长廊的长。

和老师配合着读一读。

(出示句子3)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生:接读绿漆的柱子……师:刚刚我们感受到了长廊的长,长廊还给我带来了什么感受?生:美师:谁来读?生: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师:真美呀!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五彩的画?生:想师:(出示五彩的画的PPT)这就是五彩的画。

手势。

生:哇~ 师: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感受?生:美师: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劳动人民真了不起!(生齐读)师:走在长廊边也是别样的感受,书中是怎样描写的?生:(这边的花,那边的花)数不清的花,看不完的花,竞相开放的花,的确美不胜收。

小结:同学们通过读书,猜得有根有据。

长廊呀,被称作“世界上最长的画廊”猜对了吗?长廊看似平常,但却用它的长、它的画表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美,它是世界之最,也组成了颐和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师:走完长廊,又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哪名同学来读一下第3自然段?(指名读)生:读第3自然段。

师:嗯~!读的非常好!(出示佛香阁排云殿图片)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有名的佛香阁和排云殿。

(板书:佛香阁排云殿)师:佛香阁和排云殿带给了我们什么感觉?生:金碧辉煌、壮观。

师:那就让全体男同学来齐读,要读出这种气势!(出示图配文)(男生齐读)走到这里,颐和园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美的享受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更多的美,自学第4、5自然段。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学习,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个自学指导!PPT读一读:默读第4、5自然段。

画一画:把你喜欢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

标一标:把你的感受标注在句子旁。

想一想:作者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为什么?师: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的句子?生:……师:读了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生:(湖美)……师:谁还想说?(只要打到“镜子”“碧玉”那句即可)生:正前面,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出示这句)师:我们共同感受,读吧!生齐读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生:静、绿、比喻。

师:是呀!突出了湖的静和绿。

(板书:静、绿)这里作者也运用了……比喻。

师:写的多美啊!女同学一起来把这句读一下。

师:女同学读得真好!在这段当中你还喜欢那些句子?师:(出示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老师觉得这句中有一个字用的特别好,你们知道是哪一个吗?生:滑(PPT滑变红)师:这个“滑”字用的好在哪里?换成划船的“划”行不行?生:不行……师:你回答的真好,和老师想法一样!/真美啊真静啊!(这湖这么美,这么静,真像梦幻中的仙境一般!)谁来读?(选代表一人读)生:……师:你的声音把这湖的美传递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谁还想读?我们共同来感受!(齐读)师:刚刚我们是站在了佛香阁的前面远看了湖。

感受到了湖的?(生静绿)(板书:远静绿)师:学习了《颐和园》这篇游记,你觉得对你今后写游记有什么帮助和启发?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掌握了这些绝招法宝并努力运用就会提高。

生: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美,作者在课文最后发出感叹“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