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与积累 (共5题;共28分)1. (9分)(2020·安徽模拟) 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
(崔颢《黄鹤楼》)(3) 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4) 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一句化月为人,以寄托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旭日东升、春天到来的美景,寓意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14分) (2017八上·平川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注音。
sèléi xiébiāo bóxī________萧________马________皱________________风翼________晨________甲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è________yàn________侥幸蜣螂荫翳鳞________烟霾无________嵯峨3. (2分) (2017九下·姜堰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国巴西是第一个首次承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
B .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 . 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D .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法治进校园”,姜堰区检察院工作人员赴各学校,作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4. (2分)(2018·鄂州)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针对学生作业中使用网络流行语言的现象,老师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乐此不疲。
B . 读书读到会心处,我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啊!”C . 高品质的景观设计和园林式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使这个小区成为标志性的居住社区。
D . 在今年的中考复习研讨会上,王老师就如何提高备考成绩提出了真知灼见的意见。
5. (1分) (2019八上·鄞州期中) 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观点明确。
②语言文明,表达得体。
③100字左右。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
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
(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对此,你怎么看?(留言区)________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0分)6. (17分)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还于旧都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 . 进尽忠言岂足以言得士C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宜可以南面而制秦D .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富贵,无相忘(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②先帝不以臣卑鄙(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①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4)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7. (10分) (2019九上·东莞月考)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②阴翳________③乐其乐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 文章第①段由远及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 . 文章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了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 . 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D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之后在政治上不得意,精神极度消沉的表现。
8. (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我抽着烟,想帮他挑。
但他说不用我帮忙。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
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
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
他痛快地答应了。
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
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
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
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
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
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
可是,他没有。
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
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看起来他并不在意。
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
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
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
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1)牧羊人出门种橡树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仿照示例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橡树(2)按照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
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②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说说划线词的表达效果)(3)“我”这一人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9. (20分)(2019·河南)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
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 ,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
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