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表达步骤原核表达先要将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上,然后通过转化到JM109或BL21等菌株中,诱导表达蛋白,然后进行蛋白纯化。
本实验方案的前提是,目的基因已克隆到载体,并已转进入JM109菌株中。
1.鉴定目的蛋白是否在大肠杆菌JM109或BL21中大量表达(1)制样1 . 挑取经过双酶切鉴定的单克隆菌落于700ul LB培养基,加入0.7ul Amp(100mg/mL),37o C200r/min摇床培养,过夜活化。
2. 以1:50比例(200ul),将活化的过夜培养物加入10mL 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0uLAmp(100mg/ml),37o C200r/min摇床扩大培养2h-3h,期间取样监控菌液的OD值,控制菌液OD600在0.6-1.0之间,以使大肠杆菌处于最适合表达外源蛋白的生长状态。
(一般3h时,菌液浓度及达到标准,但是不同的基因对菌的影响不同,所以第一次实验时需要确定这个最佳时间)3. 从10ml扩大培养物中取3ml菌液作为不加IPTG的空白对照(CK),其余7ml菌液加入7ul IPTG(储存浓度为0.5mol/l),使IPTG 终浓度达到0.5mmol/l。
以200r/min的转速,37o C摇床培养3h。
4. 以5000r/min离心2min收集菌体,倾倒上清,每个离心管收集3ml培养物。
5. 加入1ml dH2O,将管底沉淀用振荡器打散以充分洗涤,8000r/min 离心2min,倾倒上清。
6. 重复步骤5。
将离心管中的水倒干净。
(二)菌落SDS-PAGE1. 在收集的菌体中加入200ul 1×SDS PAGE loading buffer(可根据沉淀的量增加或减少loading buffer的量,一般200ul比较合适)。
用漩涡器剧烈震荡,确保将管底沉淀震散。
2. 将样品于100℃恒温加热器上开盖加热10min(Marker也要加热)。
样品凉后,12000r/min离心3min,取每管的上清点样。
上样量一般30ul—40ul,marker 20ul。
(3)SDS-PAGE分析1. 根据目的片段的大小,制作不同浓度的分离胶蛋白分子量 (kDa)凝胶浓度 (%)4-402012-451510-701215-1001025-2008分离胶(两块)配方15%12%8% ddH2O 3.4ml 4.9ml 6.9ml 30% Acr-Bis (29:1)7.5ml 6.0ml 4.0ml1.5M Tris-HCl( pH8.8) 3.8ml 3.8ml 3.8ml10%SDS150ul150ul150ul10%过硫酸铵150ul150ul150ulTEMED20ul20ul20ul总体积15ml15ml15ml按表中所列顺序从上到下加试剂,加完TEMED后,轻轻摇匀液体,一块胶加7ml溶液。
加完后, 用1mLddH2O封住分离胶液面,在室温(37℃)凝结30min,至分离胶与水之间出现一条清亮的分界线,倾倒水层,用滤纸条将残余的水吸干。
2.制作浓缩胶浓缩胶(两块)配方5%ddH2O 3.4 mL30% Acr-Bis (29:1)0.85 mL1M Tris-HCl( pH6.8)0.63 mL10%SDS50 uL10%过硫酸铵50 uLTEMED20 uL总体积5ml胶配好后混匀,灌胶2ml,插梳子时根据点样量和浓缩胶长短调整梳子插入的深度,于室温(37℃)凝胶30min。
3.胶凝好后,拔梳子,将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1×Tris-Gly电泳缓冲液没过点样孔,胶外侧缓冲液界面应完全没过电极4.Marker点5uL,用10uL小枪点样,以防样品冲出点样孔与旁边样品混杂。
电压打到70V,保证电流在20mA-30mA之间,当样品跑入浓缩胶时可适当调高电压,但不宜多次调整电压,否则条带会跑歪。
5.当溴酚蓝电泳至胶槽底部时,一般需要2.5h,停止电泳,剥胶,将浓缩胶部分切除后,加入考马斯亮蓝染色液,40r/min染色3h,可以过夜染色。
6.用移液器回收考马斯亮蓝染色液,再用蒸馏水将浮色冲洗干净后,倒入考马斯亮蓝脱色液,40r/min脱色至胶背景透明,期间可每2h更换一次脱色夜。
根据菌落SDS-PAGE的结果,可以看到目的蛋白是否大量表达。
2. 鉴定目的蛋白形成的是包涵体还是可溶性蛋白1. 从冻存的菌液中取10ul,接种于5ml的LB培养基中,加入5ulAmp(100 mg/ml),过夜活化菌株。
2. 按照1:50的比例,从活化的菌株中,取1ml菌液接种于50mlLB培养基中,加入50ul Amp(100 mg/ml),扩大培养3 h。
3. 扩大培养后的菌液,取出10ml,不加IPTG,作为空白对照。
剩余的40ml菌液中加入40ul IPTG(0.5mol/l),诱导蛋白表达。
两者在37℃,200rpm的条件下培养3h。
4. 用50ml 离心管收集菌体,8000rpm,离心3min。
注意配平。
5. 倒掉上清,加入40ml左右的dH2O洗菌体一遍,12000 rpm,离心2min。
注意要将菌体充分打散。
6. 倒掉上清,用枪头将上清吸干净。
根据菌体的浓度,加入适量的PBS buffe r 悬浮菌体。
7. 用大功率的超声波将菌体破碎,其间超声波每工作2min,停止1min。
菌体要始终保持在冰水混合物上,以保证低温,蛋白不易变性。
如此反复6-10遍,直至菌液清澈。
8. 12000rpm, 离心3min,分离上清和沉淀。
9. 在沉淀中加入250ul 1×SDS Loading buffer,取200u l 上清,加入50ul 5×SDS Loading buffer,在恒温加热器上100℃加热10min。
10.加热后的样品冷却到室温后,12000rpm,离心2min。
11.取上清40u l 点样,按照一中的方法进行SDS-PAGE检测。
点样顺序是:对照的上清,沉淀,样品的上清,沉淀。
12.根据SDS-PAGE结果,判断目的蛋白是以包涵体还是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产生。
如果蛋白在沉淀中大量表达,则形成包涵体,需要改变诱导表达条件,比如将扩大培养与诱导培养的温度改为25℃,并延长相应培养时间。
如果蛋白在上清中表达,则形成可溶性蛋白,可继续进行下一步实验。
3. 纯化目的蛋白(整个过程要尽量保持在4℃进行)1. 大量诱导目的蛋白(一般需要2-4 L的菌量),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收集上清。
2. GST纯化柱的柱床保存在20%的乙醇中,使用之前,先用吸管将柱床轻轻加入到柱子中,打开柱子,流出乙醇,使柱床沉积下来。
3. 加入10ml PBS buffer,洗柱床3遍,使得柱床重新平衡。
4. 将准备好的样品加入到柱子中,每次加入5-10ml样品,使样品结合在柱子上(每次上样量不能太多,因为柱子的结合能力有限)。
5. 用PBS buffer洗柱子3遍,每次用10ml,去除柱子中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蛋白。
6.7.8. 用分光光度计测每一管的OD值,记录下读数,将读数大于200的样品留下(一般是第2至第4管),冻于-20℃冰箱中。
9. 重复步骤4-8,直至所有样品均纯化完毕。
10.可以用SDS-PAGE检测纯化出来的样品浓度以及纯度。
重生柱子的方法:(柱子使用三四次之后,需要重生,即让柱子上的GST结合基团重新暴露出来)1.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液洗柱子3遍,每次加入10ml。
2. 用 PBS缓冲液洗柱子4遍,每次加入10ml。
3. 用50 mmol Tris HCl(pH 8.0)洗柱子3遍,每次加入10ml。
4.用0.5M NaCl(pH 8.0)洗柱子3遍,每次加入10ml。
5. 用100 mM醋酸钠(pH 4.5)洗柱子3遍,每次加入10ml。
6. 用0.5M NaCL洗柱子3遍,每次加入10ml。
柱子长时间不用,需要按照以下方式清洗及保存:1. 按照重生的1-6步骤先将柱子重生一遍。
2. PBS洗柱子2遍,每次加入10ml。
3. 将柱床用吸管吸出,分别用5%,10%,15%,20%的乙醇洗2遍。
4. 用单蒸水轻轻冲洗柱子底部的膜,洗出杂蛋白。
5. 柱床保存在含20%乙醇的PA瓶中。
柱子和柱床置于4度冰箱保存。
如果柱子用于纯化不同的蛋白, 只需要按照重生方法的1,2步骤操作即可,然后直接纯化另外一个蛋白。
如果柱子流速很慢,可能是柱子底部的膜被杂蛋白堵住了。
柱子重生之后,将柱床用吸管吸出,然后用单蒸水将柱子底部的膜轻轻冲洗,再将柱床加入到柱子中,重新上样。
如果柱子需要重生,请用完柱子的同学自觉完成这份工作,以免影响下一位同学的使用。
4. 根据不同的用途浓缩蛋白1. 若蛋白用于制作抗体如果洗脱液用的是tris-bufferr配制的,需要用1/4的PBS buffer进行透析,然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浓缩,因为公司最终需要将目的蛋白溶于PBS buffer中。
如果洗脱液是用PBS buffer配制的,则直接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浓缩。
GST 纯化柱手册上建议的是用tris-bufferr配制洗脱液,但用PBS buffer配制的洗脱液可以将目的蛋白洗脱下来。
可自己选用。
2. 若蛋白用于活性检测由于蛋白在tris-bufferr和PBS buffer中,均能保持活性,所以不论用哪种,都不需要透析,直接浓缩干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