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1、作为议会内阁制国家,英国大选是指议会下院的选举,获得议会下院选举胜利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是执政党,议会第二大党既是在野党也是反对党。
2、西方国家的军队只忠于国家而不忠于任何政党,中国的执政党具有指挥军队的权力,奉行“党指挥枪”的原则。
3、在议会中,开会期间的议会是向公众展览的议会,而议会中真正工作的场所是委员会,因而委员会才是政党争斗的重要场所,委员会主要由常设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组成。
4、政党资金的来源包括党员所缴纳的党费、政治献金和国家补贴。
5、对政党左右翼的划分普遍取决于政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问题两个问题上的立场,一般属于右翼政党的有保守党、宗教型政党、极右翼政党等,属于左翼的政党有社会党、工党、共产党、生态主义政党等。
6、90年代以来,北欧和西欧政坛上呈现一片“粉红色”。
粉红意指社会党国际及其主要成员。
红色政党意指共产党。
7、美国总统归属的政党是执政党,在议会中拥有席位但是没有执政的政党是在野党。
8、议会党团具有的功能的包括了解本党议员的动态、贯彻本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维护党的利益。
9、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包括议案提出、常设委员会审议、国会全院辩论和总统签署。
10、社会党国际是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以及一些信仰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组成的国际性组织。
11、绿党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以市民为主体,以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反对战争和核军备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为基本内容的政党。
12、一党制是指这样一种政党制度:在一国之中只有一个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或者执政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其他政党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机会,或者即使有存在的机会也只能祈祷陪衬点缀的作用,永无上台执政的可能。
13、两党制是指在一国之中存在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控制议会的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单独执政的政党制度。
14、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者集团的积极分子,为了维护本阶级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通过执掌政权、参与政权或者影响政权而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15、议会党团是指议会中属于相同或者政治观点相近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的议员所组成的党派组织,它是各政党或政党联盟在议会中的最高权力机构。
16、民族主义政党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一些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政治组织。
17、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权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政党关系的制度化模式。
18、在西方国家,所有的法案、政府的预算、政府的重大决策、政府机构的组成或重要的人事任免与调整,都要向议会提出,经过议会审议通过或认可,方能生效、确定或实施。
19、西方国家的大选指的是产生执政党的选举,在议会内阁制国家指的是议会的选举,在总统制或者半总统制国家指的是总统选举。
20、西方国家的人事制度基本上都是由政务官及其体制和事务官及其体制组成,政务官队伍带有强烈的政党性质,政党不直接管理政务官,而是通过总统或者总理以行政首长的名义来管理政务官。
事务官队伍在政治生活中保持中立,不与政党共进退。
21、法国的总统掌握实际统治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因此总统所在的政党为执政党。
法国总统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
22、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仅依法领导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且也领导着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这是由中国执政党的内涵决定的。
从横向上看,中国的执政党领导着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及其它国家机关;纵向上看,不仅领导着中央一级权力机关,而且对地方国家机关也发挥领导作用。
23、现代政党产生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政党产生的经济根源;第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了赋予人“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代议民主制和普选制。
第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思想的广泛传播,并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24、多党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多党制下的选民更加活跃,政治参与度高;第二,多党制国家往往是由政党联盟执政;第三,多党制国家的政府更迭较频繁;第四,多党制国家选民不能直接决定由哪个政党组织政府。
25、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表现为极端民族主义,即种族民族主义,其思想意识基础是种族或者血统。
第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核心是封闭、狭隘的民族自我意识,对民族自决和民族分离权利的偏执、对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憧憬;第三,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政治疆域与文化、语言疆域一致、少数民族受多数异族统治是不道德的。
26、西方国家执政党对政务官的控制和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务官直接或者间接由执政党推举产生或者确定;第二,政务官是执政党的官员队伍;第三,政党不直接管理政务官,而是通过总统或者总理以行政首长的名义来管理政务官。
27、中国的执政党对立法活动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执政党直接向人大提出决策建议和人事任免建议;第二,执政党通过人大常委会中的党组干预立法事宜;第三,执政党在人大代表、人大领导机构和专门委员会中占有人数多和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优势;第四,执政党党员人大代表对非执政党人大代表的影响作用。
28、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第一,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或其前身是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劳资双方矛盾日益尖锐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二,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建立时,欧洲的阶级斗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与共产主义政党此消彼长;第四,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反对战争,维护和平问题上表现出积极态度;第五,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成为战后拥有广大选民,具有长期执政经验、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政党。
29、英国的第三条道路是由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义:在布莱尔之前,工党主张的社会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强调分配制度的平等,布莱尔则把社会主义定义为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强调机会的平等;第二,确立能够团结各种政治力量的新的政治中心:打破左右两分法,尽可能团结各种政治力量,扩大党的包容度;第三,建立一个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充满生机的经济体:转变对市场的偏见,认为市场市场是经济运行和商品分配的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公正的,但也会出现市场的无效,此时需要国家的监控和规范。
第四,对政府重新定位:转变政府的权力运作方式,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政府职能的调整来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提高管理风险的能力。
30、英国的执政党领袖是当然的内阁首相,独揽行政大权,西方国家的执政党都是间接行使行政权力的。
31、美国的执政党即总统所属的政党。
美国的两大党均缺乏固定的全国领袖。
总统不一定是执政党领袖。
总统的任期固定,议会和执政党都无权迫使总统下台,总统仅对选民负责。
32、法国执政党的判定取决于总统归属于哪个政党,并不由议会选举决定。
33、中国干部人事制度中的所谓“党管干部”,就是对全国干部的领导和管理,均由执政的共产党执掌。
中国干部的领导和管理的主体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行有利于贯彻执政党的路线,实现执政党的意图。
34、西方国家的议会对政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主要是由于它拥有很大的权力:一是立法权;二是财政权;三是监督权。
议会内阁制国家的议会还拥有组阁权和倒阁权;总统制国家的议会还享有弹劾权。
35、简述美国在野党对执政党政府的牵制作用主要有:第一,美国的在野党可以利用议会的立法案、议案审议权,对联邦政府实施牵制;第二,美国的在野党可以利用议会的听证会制度牵制政府;第三,美国的在野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对总统的弹劾程序来制约执政党政府。
36、西方国家执政党执政活动在执政内涵和执政方式上具有如下的共性:第一,在执政内涵上,西方国家在横向关系和作用上仅指主管行政大权,而不论在议会中是否也掌握立法权及其他权力;在纵向关系和作用上,仅指掌握国家的中央一级的行政大权,而不包含管辖地方各级政府;第二,在执政方式上,执政党组织对于政府的行政,大都采取间接介入或者通过各种渠道施以影响的模式。
38、简述政党制度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党制度为政党在表达和凝聚民意,并使之上升为“公益”和立法,以及监督其实施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和作用;第二,政党制度为政党在动员、组织和指导民众参政活动中发挥功能作用创造了制度上的有利条件;第三,政党制度为政党举荐国家领导人的候选人提供了规范化的方法与途径;第四,政党制度对协调和缓和社会利益矛盾,增进社会稳定团结,起着重要作用。
39、简述责任政党政府组织模式的特点。
第一,责任政党政府是由赢得议会多数选票的政党组织政府,并获得对政府全部权力的控制;第二,责任政党政府中执政党集体控制行政权力,集体负责任;第三,责任政党政府中,民众对政府的控制是通过定期的委托进行的。
40、对于多党制来说,有人认为其不利于政局的稳定,有人认为其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多党制不利于稳定主要指的是多党制下体制内政党较多,都难以单独获得执政地位,因此往往是由多党组成政党联盟执政,政党联盟在组阁的过程中往往会因职位的分配而讨价还价,组阁过程复杂,当执政联盟内部发生分歧又很容易造成政府更迭,因此多党制政府更迭较为频繁,此之谓不稳定。
多党制有利于稳定主要指的是多党制下选民参政积极性强,政治参与度高,有利于公民利益和需求的表达,避免公民利益诉求的非制度化表达,因此多党制政府虽然更迭频繁,但是主要的执政党、政府主要成员和政策都较为稳定。
41、试述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意识形态上,主张多元主义,反对单一思想理论基础,更不会信奉某一种意识形态;第二,在政治上,反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集权主义,宣称要成为替代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第三种力量,主张多党制,民主、自由、人权、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为社会奋斗目标;第三,在经济上,主张经济民主,实行职工对企业的参与决定制,在实现经济与社会保障、社会繁荣的基础上扩大个人自由;第四,在文化上,倡导社会民主、文化进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是满足人类的需要;第五,在国际关系上,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42、判断一个政党能否获得执政地位,主要取决于该政党是否掌握行政权力,即国家行政权力掌握在哪个政党的手里,哪个政党就是执政党,或者可以说,总统制半总统制下的总统或者内阁制的总理出自哪个政党,哪个政党就是执政党。
43、绿色政治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生态学,这是绿色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原则。
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是,人类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必须用整体、系统、关联和平衡的思维方式及其手段来对待和处理自然和社会之间、人类同自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