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四、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一、填空题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和四个部分。

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和。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和三种类型。

二、解释题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四、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第三章一、填空题1、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因素特别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人口在国家内部的空间移动包括()、()、和()。

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指向和()指向。

4、计算人口经济密度时可以采用()、()、()等经济指标。

5、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来实现的。

二、解释题1、人口分布2、人口迁移3、胡焕庸线4、人口算术密度5、比较密度6、国际人口迁移三、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四、分析题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2、以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为基础,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该区域人口空间流动的原因。

第四章一、填充题1、人口增长是否过快,应比较人口增长的速度与自然资源()的速度、环境()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2、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和()。

3、人口的社会构成主要包括()、()、()、()、()和()等。

4、适度人口有()和()两种。

5、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是指人既是(),又是()二、名词解释1、适度人口2、人口转变3、人口构成4、人口年龄构成5、人口性别构成三、问答题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四、分析题1、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适度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意义。

第五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土地荒漠化包括A.草场退化 B.土壤肥力下降 C. 土地沙漠化 D.森林锐减2、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不正确阐述是A.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就业压力大B.人力资源投资不足,人口素质不高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老年人口数量近年内迅速达到高峰,对社会福利保障带来巨大压力3、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是属于问题A.水污染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资源浪费D.资源供需空间的分布不平衡4、温室效应合全球变暖是属()问题。

A.臭氧空洞B.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C.光化学烟雾D.热污染5、我国的“北煤南运”是为了解决()问题。

A.后备资源不足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资源供需的空间分布不平衡D.资源消耗的迅速增长6、人口迅速增加给许多国家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A.资源短缺B.人地矛盾尖锐C.人口素质下降D.营养不良二、填空题1、自然资源是指()的、()的物质和能量。

2、环境问题包括()和()。

3、从人类时空关系来定义,持续发展是()且()的发展。

4、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最重大的是人口问题、()问题和()问题。

5、资源供需不平衡包括资源供需()不平衡和资源供需不平衡。

6、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是指环境系统本身()的能力降低,()增多。

二、解释题1、持续发展2、人口问题3、环境问题4、土地荒漠化5、自然资源:三、问答题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3、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4、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5、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6、资源危机论和资源无限论各自观点如何?两者有何共识?四、分析题1、试以你所熟悉的某一区域为例,针对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点分析其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3、什么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持续发展研究中,如何发挥地理学的优势?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综合福建自然、人文、经济的发展特点,试述21世纪福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措施。

人文地理的一些习题《人文地理学》试卷(考研提高部分)1.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地理学的特性主要是()、();1.2 文化由()、()|和()三个层次组成。

1.3 第一产业指();第二产业指();第三产业指()。

1.4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1.5 原始宗教主要指(),民族宗教主要有(),世界三大宗教是()。

2. 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2.1 文化 2.2 拉采尔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 2.4 综合国力 2.5 领土3.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2分,共18分)3.1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3.2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可能论3.3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3.4种族、民族、国民 3.5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 3.6文化景观与文化区3.7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3.8环境、资源、能源 3.9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4. 辨析题(每个2分,共11分)4.1指出下列问题研究基本属于那种研究方法,为什么?(1)中国的地方志;传统的区域地理学(2)中心地理论、区位论;(3)一批激进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城乡地域差别是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4)行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研究(5)利用数理模型说明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6)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探讨生产力布局特点(7)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4.2 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扩散,说明原因(1)传染病的扩散(2)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在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

(3)在没有现代媒介以前,新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的流行。

(4)中国饮食文化在欧美、东南亚的流行。

5. 论述下列各题(88分)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6分)5.2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原因,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

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12分)。

5.3 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

?5.4分析中东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地域冲突的潜在宗教影响因素。

(8分)5.5分析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

(10分)5.6试论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2分)5.7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12分)5.8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12分)5.9分析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意义。

(10分)7、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8、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六章宗教地理学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2、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3、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第七章聚落地理学1、城市的概念?2、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3、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5、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6、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第八章旅游地理学1、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2、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4、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

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

5、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

6、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第九章政治地理学1、政治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2、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3、国家政治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4、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6、论述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