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点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

面点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

一次发酵又称直接发酵法,是和面时按配方一次投入全部原料制成面团进行发酵的方法。
若是制作面包,一般将面团置于温度为28℃。
二次发酵法也称间接发酵法,是将原料的一部分调粉,进行第一次发酵,然后把其余原料全部加入进行第二次调粉和第二次发酵的方法。
面包发酵质量要求:发酵面团表面光滑,膨大疏松,松泡多孔,有酒香味。
豆类面团:是将各种豆加工成粉或泥,经过调制而成的面团 特点:豆香浓郁、色彩自然
补:水油面、干油面酥的调制特点:1原料的选用2.严格掌握用料比例3.面团调制技法要得当4.水油面。干油酥的软硬度要一致
面团名称
操作要点
冷水面团
1.正确掌握水量2.严格控制水温3.采用合适的方法4.适当饧面
温水面团
1.灵活掌握水温2.应散去面团中的热气3.准确掌握加水量4.动作要迅速
面团种类
性质
特点
冷水面团
质地硬实、筋道足、韧性强、拉力大
硬实、劲大
温水面团
蛋白质接近变性,又没有完全变性
较有韧性、柔软
热水面团
面团发黏、柔、糯、略带甜味
筋力、韧性差
冷水面团质量要求:光洁、均匀、韧性强、延伸性好。
用途:常用于面条、水饺、馄饨、拉面、刀削面等。
温水面团质量要求:可塑性强,并有一定的韧性和延伸性。
发酵类粉团:是用籼米粉、面肥、水、白糖等调制,经过保温发酵制成的面团。
特征:内有细密孔洞,膨大松软,有酒香。制作成品时需要兑碱。
发酵时间:夏/6-8H 冬/10-12H
澄粉:将面粉经过加工提取出来的淀粉 特点:色泽洁白、制品呈半透明状、细腻柔软
杂粮面团:是将杂粮如玉米、高粱、荞麦、筱面、小米等加工成粉,采用适当的调制方法调制而成的面团。
叠酥<明酥>
是将起酥后形成的长方形酥皮改刀成圆形或方形坯皮,包馅后经过剪、切等方法,使制品表面形成大量酥皮。
排丝酥
是将起酥后形成的长方形酥皮改刀成条状,抹上蛋清,然后将切面朝上,互相粘连,在有层次一面再抹上蛋清,贴上一块薄水油面皮,并在此面包上馅心,另一面有层次的面在外,经过成形,使制品表面形成直线形层次
特点:膨松酥脆
化学膨松面团的调制特点:<1>严格控制用量,尤其是小苏打等碱性膨松剂,用量过多会严重影响产品的风味和质量
<2>选择适宜的使用方法
<3>掌握不同的面团的调制和静置时间。
从蛋白到泡沫形成涉及很多因素,只要有几下几点:<1>原料因素 <2>温度因素 <3>器具因素 <4>PH值因素
影响但有面团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一下几点:1.油脂因素 2.搅拌桨的形状 3.糖颗粒的大小 4.温度的高低
蛋油面团的调制方法:1.粉油拌合法 2.糖油拌合法
油酥面团:是指以面粉和油脂作为主要原料,在配以水、辅料<如鸡蛋、白糖、化学膨松剂等>调制而成的面团。其成品具有膨大、酥松、分层、美观等特点
油酥面团
根据制品上酥层的表现方式,酥皮制品一般分明酥、暗酥、半暗酥,由于具体制法的不同,明酥又可用圆酥、直酥、叠酥、排丝酥,暗酥可由圆段侧按和叠酥来表现。
碱大
剖面有扁长形、密集的孔洞
碱小
剖面有分布不均匀的较大的孔洞

正碱
用手拍面有“嘭嘭”声
碱大
用手拍面有“扑扑”声
碱小
用手拍面有“啪啪”声
试--<蒸>
正碱
色白、膨松、形态饱满
碱大
有黄色《或制品表面有黄色带》、碱味
碱小
色暗、味酸、制品表面有结块
化学膨松面团就是在配料时加入化学膨松剂,经过调和形成具有受热膨松特性的面团
用途:常用于制作家常饼、蒸饺、花式蒸饺等。
热水面团质量要求:糯、柔、黏
用途:主要用于制作锅贴、烧麦、薄饼、空心饽饽等。
膨松面团:是指在调面团的过程中,除了加水或鸡蛋外,还添加酵母菌或化学膨松剂或采用机械搅打,使面团具备膨松的能力。
面团具备膨松能力的条件:1.面团内部要有产生气体的物质或有气体存面,
2.面团要具备有保持气体的能力。
热水面团
1.热水要浇匀2.散尽面团中的热气3.加水量要准确4.面团不宜多揉
四、下剂
1、下剂的方法:揪剂、挖剂、拉剂、切剂、剁剂
2、下剂的要求:大小均匀,重量一致
五、制皮的方法:按皮、拍皮、捏皮、摊皮、压皮、擀皮
六、上馅
1、上馅的方法:包上法(无缝、捏边、卷上、提花等)、拢上法、夹上法、卷上法、滚沾法。
七、 面点操作的一般程序:1.原料准备2.工具准备3.操作程序
含制陷
原料 和面 揉面 搓条 下剂 制皮 上馅 成形 熟制 装盘
半暗酥
是指圆酥切断后,截面向上,用手沿45°角斜按下去,包上馅心制成一定形状后,螺旋纹部分在外。
酥点
要点
明酥
圆酥剂子要按正擀圆用力得当,刀口要快
暗酥
根据不停品种要求选择用圆段侧按还是叠酥,擀皮不宜太薄,收口不能露酥:破酥时刀要快,以防酥层粘连
半暗酥
擀皮是中间稍厚,四周稍薄,包馅时剂层次清晰的面朝外
擘酥起酥的要点:掌握用料的比例,控制冷冻时间,酥面和水面硬度要一致,操作时落槌要轻,擀制时用力均匀。
面点技术复习资料
一、基本技术动作:
1、和面的定义:和面就是把粉料与水等原料掺和均匀的过程。
2、和面的方法:抄拌法、调和法、搅和法
3、和面方法:机器和面和手工和面。
4、和面的要求:“三光”即手光、案板光、面团光。
二、揉面
1、揉面的方法:主要可分为捣、揉、揣、摔、擦、叠等六个动作。
三、搓条
1、搓条的要求:成为粗细均匀的圆形长条,搓条的基本要求是:条圆、光洁(不能起皮、粗糙),粗细一致(从一端到另一端粗细必须一样)。
生长繁殖速度快
30℃
生长繁殖速度最快
60℃以上
丧失生长繁殖能力
影响面团发酵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醋酸菌的最适宜温度为35℃,而乳酸菌为37℃。
(2)酵母的影响
(3)面粉质量的影响
(4)面团硬度的影响
(5)发酵时间的影响
生物膨松面团的调制技术及运用:
生物膨松面也就是发酵面团,就是在面粉中加入适当水和酵母菌后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生长繁殖产生气体和热量,使面团膨大柔软,这种面团称生物膨松面团。根据酵母菌的来源不同,生物膨松面团分为酵母发酵面团和酵种发酵面团。
暗酥
是指在成品表面看不到层次或只在局部看到层次
圆段侧按
是将经过起酥后制成的卷筒酥,用手摘或用刀切成剂子,剂子的侧面向上,用手按成酥皮包上馅心,制成暗酥>
是将起酥后形成的长方形酥皮改刀成圆形或方形坯皮,包馅后制作成一定形状,制品表面没有或只是局部看到酥层,制品与圆段侧按的相同
千层油糕,汤包等
戗酵面
在对好碱的大酵面中入戗入30%-40%干粉调制而成的酵面
在老肥中掺入50%的干粉调制发酵而成的酵面,发酵时间与大酵面相同,要求发足、发透,要加入较多的白糖
制品硬实、光洁、弹性强,吃口干硬、有嚼劲
面团较软、没有筋性,其制品表面开花,绵软香甜
戗面馒头、高桩馒头等
开花馒头等
碰酵面
使用较多的老酵与温水、面粉调制而成的酵面。一般占4成,水调面占6成,也有1:1的,它是大酵面的快速调制法
膨松面团根据内部气体产生的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生物膨松面团、化学膨松面团和物理膨松面团。
纯种酵母可分:有液体鲜酵母、压榨鲜酵母和活性干酵母三种。特点是膨松速度快、效果好、操作方便、但成本高。
酵种:又称老肥、面肥等。
温度对酵母菌的影响
温度
酵母菌的繁殖情况
0℃以下
停止生长繁殖
15℃
生长繁殖速度缓慢
25℃
蓬松柔软,随制随用,但质量较差,只用于继续生产
同大酵面
烫酵面
就是把面粉用沸水烫熟,拌成雪花状,稍冷后再加入老酵揉制而成的酵面
筋性小、柔软、微甜
黄桥烧饼等
感官鉴定法
方法
加减量
面团特征

正碱
有淡淡的酒香、面香味
碱大
有碱味
碱小
有酸味

正碱
有甜味、面香味
碱大
有碱味、涩味
碱小
有酸味、粘牙

正碱
剖面有圆形芝麻大小的均匀孔洞
面团即各种粮食粉料(包括面粉、米粉和其他杂粮粉)掺入适当的水、油、蛋和填料后经调制(包括和面、揉面),=使粉粒相互粘连,而成为整体的团块(包括稀软团和糊浆装团块)。
水调面团:水调面团是指面粉中掺入(有些也可加入少量辅料和食盐、食碱等),经过揉搓形成的面团,更具调制面团的水温的不同可分为冷水面团、温水面团和热水面团。
明酥酥层的表现形式一般有螺旋纹形和直线文形两种。
酥皮制品名称
定义
明酥
是指制品表面酥层外露,并且酥层所占的表面积较大。
直酥
是将经过起酥制成的卷筒酥,切成圆段,沿圆心剖成两块,剖面向上,擀成酥皮,在反面包上馅心后制成一定形状,在制品的表面直接形成层次。
圆酥
是将经过起酥制成的卷筒酥用刀切成一个个圆段,将其截面向上放置,用手略按,然后擀成圆形或椭圆形坯皮或直接按成坯皮制品如酥合等。
酵种发酵面团的调制方法、特点及用途
酵面种类
调制方法
特点
用途
大酵面
将面粉、面肥(占面粉用量1/10)与水和成面团,经一次发酵充足的面团。发酵时间春秋为3h、夏天1至2h
膨大松软,制品暄软色白
格式包子,花卷等
嫩酵面
调制方法与大酵面相同,但发酵时间只有大酵面的1/3-1/2
发酵不足,松中有韧,延伸性较强质地较紧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