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硅及其化合物
(一)硅
1、硅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1)存在:只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地壳岩层里,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2)物理性质:晶体硅是一种灰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沸点较高,能导电,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硅的化学性质
3、用途:制造半导体、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

(二)CO2和SiO2的比较
(三)硅酸及硅酸盐
1、硅酸
(1)物理性质: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不同,硅酸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弱酸性:是二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弱,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3)制备: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如Na2SiO3溶液与盐酸反应:
(4)用途:硅胶可用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等。

2、硅酸盐
定义: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所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1)硅酸盐结构复杂,一般不溶于水,性质很稳定。

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例如:硅酸钠Na
2SiO
3
(Na
2
O·SiO
2
),高岭石Al
2
Si
2
O
5
(OH)
4
(Al
2
O
3
·2SiO
2
·2H
2
O)。

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注意事项:
① 氧化物之间以“·”隔开;
②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应化为整数。

(2)硅酸钠:Na
2SiO
3
,其水溶液俗名水玻璃,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是一
种矿物胶,用作黏合剂和木材防火剂。

(四)常见无极非金属材料及其主要用途
(五)总结提升
1、硅
(1)硅的非金属性弱于碳,但碳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却只有化合态。

(2)硅的还原性强于碳,但碳能还原SiO
2
产生,但Si能跟碱溶液作用放出(3)非金属单质跟碱溶液作用一般无H
2
H

2
(4)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硅能跟氢氟酸反应。

(5)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为半导体。

2、二氧化硅
(1)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点却很高。

(2)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跟酸反应,但SiO2能跟氢氟酸反应。

3、硅酸
二、氯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Cl2)
1、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氯气是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为1:2,易液化。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单质反应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3)与水反应
(4)与碱反应:
(5)氯气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二)氯水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反应原理及成分(三分四离:三种分子和四种离子)
2、氯水的性质
氯水在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成分的复杂性和氯水性质的多样性。

提示:
(1)氯水通常密封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均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为白色。

(2)Cl
2
4、漂白剂漂白原理比较:
5、氯气的制备
6、用途:制盐酸、漂白粉、消毒杀菌、农药等。

(三)卤族元素
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

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递变
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的反应
(1)卤素单质与H
2
(2)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
4、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5、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和用途
三、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
1、硫在自然界的存在:
(1)游离态:硫单质俗称硫磺,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有关的化学式为:硫铁
矿FeS
2、黄铜矿CuFeS
2
、生石膏CaSO
4
·2H
2
O、芒硝Na
2
SO
4
·10H
2
O 。

2、物理性质:
淡黄色固体,不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
(用于洗涤沾有硫的容器),熔沸点都很低。

3、硫的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2、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点16.80C,沸点44.80C,标况下为固体。

(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
强的氧化性。

3、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酸雨的pH小于5.6。

(三)硫酸
1、物理性质:难挥发;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热。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边加加搅拌。

2、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NH
3、H
2
S、HBr、HI。

脱水性: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原子以2:1比例脱去,如使蔗糖碳化。

强氧化性:铁、铝遇浓硫酸钝化。

与铜反应:
与碳反应:
3、SO42-的检验(干扰离子可能有:CO32-、SO32-、SiO32-、Ag+、PO43-等):
待测液,加过量盐酸酸化,变为澄清液,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离子。

(四)氧族元素:1、氧族元素比较:
2、O2和O3比较:
3、比较H2O和H2O2
四、氮及其化合物
(一)氮气
1、氮气的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4、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硝酸;
(2)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3)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4)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5)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6)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5、制法:
6、氮的固定: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闪电时,N2转化为NO
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 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氨气
(二)氮的氧化物
各种价态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

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1、NO、NO2性质:
2、NO、NO2的制取:
3、有关NO、NO2、O2的混合气体和水反应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