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园林建筑艺术园林是建筑与园艺工程结合的产物。

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别名称有厅、堂、轩、馆、楼、阁、台、榭厅堂。

厅堂:私家园林中的主体建筑称为厅或堂。

斋:园林中的斋指修身养性的场所,多用于学舍书屋。

馆:园林中的馆是待宾客,供临时居住的建筑。

轩:中国古典园林中,轩多置于高敞或临水之处,是用作观景的单体小型建筑。

台:早期的台是一种高耸的夯土建筑,古代的宫殿建筑多建于台之上。

榭:榭多数为临水建筑。

一般都突露出岸,架临水上,结构轻巧,空间开敞。

跨水部分有立于水中的石构梁柱支撑楼阁:在古典园林中,楼阁为常用而重要的建筑类型,大型园林中楼阁置于主体位置,兼有观景和景观的双重作用。

舫:舫在园林中又称不系舟,是一种仿船形的建筑,多建于池边,且三面临水,也有四面临水的形式。

廊:廊在园林中是联系建筑物的脉络,又常是风景的导游线。

廊按造型样式可分为直廊、曲廊、波形廊、复廊等。

按空间形式与位置又可将其分为半廊、空廊、回廊、楼廊、爬山廊、水廊等。

桥:桥亭为逗留赏景的场所,也是园林风景中的重要点缀。

亭:亭为逗留赏景的场所,也是园林风景中的重要点缀。

塔:塔起源于印度,为佛教纪念性建筑。

牌坊、牌楼:牌坊是由华表演变而成,华表柱之间加横梁即为牌坊,若在牌坊结构上加斗拱及屋檐则成为牌楼。

点景小品:起活跃景色补点空间的作用。

园林建筑细部,精美的装折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门:门通常指建筑群落及院落出入口,府宅园林一般都在院落前设置门屋窗:园林建筑中的窗与隔扇相似,只是少了隔扇裙板以下部分。

墙:园林中的墙多采用来分隔空间,衬托景物或遮蔽不良景物。

屋顶:屋顶使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具有典型的外部特征。

梁柱与斗拱:梁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主要重力传承部件,梁柱以及斗拱、雀替、挂落等亦为主要的建筑构件。

栏杆与挂落:栏杆装饰的重点是望柱、栏板。

顶棚与罩:各种落地罩、飞罩、几腿罩、栏杆罩和花罩等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陈设:室内陈设在园林建筑的内部装饰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既是各类建筑发挥使用功能的媒介,又起着装饰美化空间、营造园林意境的作用,并与建筑物一起表达出某个时代的特定文化氛围。

中国园林建筑的基本特点:1、自由多变的建筑式样2、轻灵通透的空间形式3、以人为本的营造理念园林置石叠山艺术置石:即在园林中有意识的安置零星山石。

叠山:又称掇山,指人工堆造假山的造园手法。

一、选石1、湖石类:多为石灰岩,沙积岩等组成。

湖石体态婀娜、玲珑通透,为园林叠山之首选,太湖石用于造园已有上千年历史。

北太湖石产自北京房山,其质地也属石灰岩。

北方园林中还常见一种土太湖石。

2、黄石类:黄石棱角清晰,富折线变化,有国画斧劈皴的味道,苍劲、古拙而具阳刚之美。

其主要品种有江浙黄石、西南紫砂石、北方大青石等。

黄石以产于常州黄山者为佳,黄石之名及由此而得。

3.剑石、笋石类:锦川石属沉积岩,石身细长并有纹理和凹坑,表层状若松皮,因而得名。

如,松皮石。

4、英石类:英石为上乘之园林用石,一般较太湖石名贵,色黝黑润泽,扣声清越,且形体大者更为名贵。

5、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县,故而得名,色泽有黑、白、赭红等。

灵璧石以色黝黑,润泽光亮,多皱褶,扣之声如钟磐者为园林用石之极品。

6、宣石类:产于安徽宣城的宁国县,故名宣石。

宣石以石色洁白为其特征,并有积雪般的团状肌理。

7、卵圆石类:卵石因其形似卵而得名,成分有为花岗岩、砂砾岩、石英、石灰岩等。

8.其它石类:(1)腊石产自福建从化、清远一代的溪水中。

体态圆浑、顽拙,因其色如黄腊而得名。

(2)木变石为二氧化硅的胶结体,引起石棉纤维形似树木纹理,且有丝绸般的光泽和猫眼般的闪烁效应,故称之为木变石。

(3)斧劈石有纵向的纹理,节理平直,犹如斧劈、刀削一般。

(4)钟乳石为岩溶生成物,由碳酸钙沉积而成。

(5)上水石又称含水石,其成因为岩熔凝聚、岩石风化或者为树木化石,均有吸收水分的特点。

二、赏石1、赏石标准:瘦、透、漏、皱、怪、丑、清、顽。

赏石一是赏其结构之美;二是赏其肌理质地之美;三市赏其色泽之美。

2、石的寓意美:“石令人古”是中国传统赏石的理性标准,因为“古”是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3、名峰赏析四、叠山:采用叠山技法,模仿自然真山堆叠的石景观成为假山园林理水艺术理水:是指园林中各种水景的设计建造。

园林水体可基本划分为几何规则式与自然式两种类型。

一、水形1、湖:湖的理水应以分为主,可把水面划分为若干隔而不断的水域,并将其组织成层次丰富的各种主题景观。

2、池:一般园林的水域称水池,池也称池塘,多为较小的水域。

3、河流:河流是长而流动的水体。

4、溪涧:溪一般泛指有细长、曲折的水体。

5、瀑:瀑又称飞泉、跌水。

指崖壁上挂落的流动水体。

6、泉:天然泻流出的水源称作泉。

7、曲水:流觞曲水引入园林,通常建于亭中,成为园中景点之中二、岸型:借岸型的曲折起伏而成水之无穷变化水岸: 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规则式岸形呈规整的几何形,自然式岸型则蜿蜒曲折呈自然的曲线形.水岸立面处理可采用缓坡、陡坡、石壁等形式。

自然岸型的设计要自然曲折,岸边景物应错落有致的逼近水面1、燠:水岸内曲处称作燠,水曲因岸,因势利导,自成意趣。

2、矶: 水边突兀探出之岩石称作矶.3、汀石:水中落脚的石头称汀石或汀步,亦称踏步,日本称为跳石4、滩: 水边浅缓低平的岸型称作滩。

5、堤:筑土石遮挡水域的岸型叫堤6、岛: 岛一般为水中耸立的山岩7、洲、渚(zhu):洲为水中较大面积的陆地,洲与岛屿的区别在于岛高耸于水面,而洲则为水中较为平缓的陆地8、水洞:园林中水岸边的岩洞或水源处的洞口称为水洞三、理水手法:聚散,曲折,掩映,临近,静与动.园林花木配置一、花木类别:按园林花木的性状和观赏特性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乔木、灌木、藤本、竹、花卉、草和水生植物等类别。

1、乔木:根据乔木的叶型变化又可将其更为针叶和阔叶两大类.2、灌木:园林中常见灌木有:迎春、连翘、探春、夹竹桃、栀子花、牡丹、月季、腊梅、木芙蓉、木槿、丁香等3、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为借助卷须、缠绕茎、吸附根、吸盘等特殊器官攀援生长的木本植物4、花卉:花卉泛指以观赏花、果实为主的植物。

花卉在园林中的种植可采取花坛、花境等形式5、竹类:竹类为禾本科竹亚类常绿乔木、灌木或藤本状植物。

园林中常见的竹类有毛竹、桂竹、紫竹、慈竹、佛肚竹、箬竹等。

6、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指能在水面和水中自然生长的植物二、花木欣赏1、赏枝干:植物的枝干最具形态观赏价值,以枝干自然风姿取胜的花木不胜枚举。

2、赏叶:叶是园林绿化的主角3、赏花:园林中常根据花的形态赋予其人格化的雅称4、赏香:植物的芳香最令人陶醉、神往。

香无形无迹,往来飘浮,因而颇具抽象美和动态美。

香有植物芳香和香料香之分,中国园林以营造植物芳香的香景为主,香的足迹缥缈,最易引发人的幽思遐想;香沁人心脾,最易舒张人的情怀,因此芳香最易营造幽雅的意境。

5、赏古木:古树不仅形态古拙,更因其见证园林历史之悠久而弥足珍贵。

6、赏季相:强调植物配置的景点更应把季相作为应时而变的因素而加以利用。

三、花木种植:花木种植指园林设计中植物栽种的选择与搭配。

中国园林花木种植以“自然天成”为准则,树木选用不论贵贱,以突出自然山野之趣为目的。

园林的花木种植可分为孤植、对植、丛植和列群植等手法四、花木配置:花木配置即园林设计中对植物的选择与搭配1、花木间的配置:园林花木配置应重视引种本地乡土种类,不仅与生态环境相适应,而且易于突出本土的自然景观风貌,形成自身风格与地域特色2、花木与建筑配置:植物与建筑配合应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

3、花木与山石配置:花木之柔与山石之坚,花木之清新与山石之古拙,使其配置形式极富对比情趣。

4、花木与水配置:植物配置可以丰富水体的景观效果,较生硬的池岸线可用植物来进行柔化,相对单调的水岸可配置花木予以丰富,植物倒影还可以形成绚丽的镜映景观。

园林的基本特征与造园手法一、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1、源与自然,高于自然2、诗的情境:以诗情画意融入山水立意,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3.画的意趣:中国园林具有很强的绘画性二、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1.卜筑相地:卜筑即用占卜的方法选择造园之地,相地即勘测与选择园址,卜筑相地是造园的第一件大事。

2.经营位置:经营位置要突出重点,一般将建筑定为主景,要求把握其位置和空间关系,并通过富于特点的造型与气势总辖全局3、曲折幽深:曲折在园林中主要指游览路线的曲折萦回,也兼指园林景物造型之曲折多变4、步移景异(移步换景):在园林布局中借鉴中国画散点透视原理,引入运动和时间要素而形成多维空间效果。

5、大中见小,小中见大6、虚实相生:中国园林常以虚实相生手法营造通透、开敞的空间三、中国园林的成景类型1.借景:将园子以外的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称为借景。

2.主景:园林中的主要景物或景区(点),称为主景3.点景:点景有点缀和点明环境内涵的双重含义。

4.引景:引景即有意识的引导游人游线和视线的方法。

5、对景与夹景:对景指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景手法;夹景通常与对景结合,在对景的轴线两侧安置成行的景物,以便进一步引导视线趋向所对主景6、分景与隔景:分景是将较大的景区或景园划分成若干较小的景区,使之充实和丰富的造园手法。

隔景又有实隔、虚隔之分。

7、漏景: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8、障景: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9、框景:框景是有意识地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成景手法10、天景:天景即以气候与天象特色成景,即所谓因时而借的气象景。

11、影景:影景是以光影为成景主要特征的景象。

影景的成景方式包括:水中倒影、水中光影、地面墙面投影和镜中影像四种。

12、色景:色景是以色彩为主要手段的造景方法。

13、声景:是以声音为主要特征的景观。

14、盆景:盆景利用植物、山石和其他材料将广袤自然的美景浓缩于一盆之中,为“小中见大”造园手法的极致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