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文言文阅读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文言文阅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专项测试题——文言文阅读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久次:学的先后顺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录毕,走.送之 走:跑。

B.先达德隆望.
尊 望:声望。

C.援疑质.理 质:质问。

D.色愈恭,礼愈至.
至:周到。

2.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先帝不以.
臣卑鄙
C.策之不以.其道
D.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送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

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讲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4分)
进 退 容 止 非 礼 不 行 学 士 皆 师 尊 之。

(二)(2018·江西)(18分)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

好学者以术干①
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

禄富其家,爵荣其亲。

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

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

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

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

”遂宫②而放之。

其一子
之卫,以法干卫侯。

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

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
道。

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

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

”遂刖之而还诸鲁。

既反.
,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③施氏。

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

”孟氏父子舍然无愠.
容。

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

②宫:酷刑的一种。

下文的“”也是酷刑的一种。

③让: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抚:_____________ (2)反:____________ (3)愠: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8分)
(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2018·乐山改编)(15分)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避之数岁. 岁:年。

B.因复更.
射之 更:重新。

C.广之将.兵 将:将军。

D.上山阵.
阵:布阵。

2.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今如此以.百骑走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发即应弦而.倒 泉香而.

C.汉之.飞将军 杀之.以应陈涉
D.以坚其.意 其.
如土石何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

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

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
D.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

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1)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等到他高兴时,(我)就又向他请教。

5.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二)1.B 2.(1)安抚,抚慰。

(2)通“返”,返回。

(3)生气,发怒。

3.(1)他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兵法劝说卫侯(任用自己)。

(2)现在放弃的,以后也许会用到。

4.(1)天下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处理事情要随机应变。

(2)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

(3)做事应适应形势,抓住机遇。

(4)劝说他人时要了解对方的需要。

(三)1.C 2.A 3.B
4.(1)李广的百名骑兵都非常恐慌,想策马往回跑。

(2)那些敌人以为我们要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来表示不逃,用这种方式使他们坚信我们的诱敌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