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公务员辞职与辞退

第十四章公务员辞职与辞退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2 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制度
14.2.3 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引咎辞职制度不同于因自己直接的违法违纪行为导致 的带有强制性的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而是在领导成 员的行为尚不够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的情况下,退下 领导岗位的一个“体面”的方式。 引咎辞职既有政治性,又有法律性,可以说是一种政 治法律责任,这是我国法律责任体系中一种新的责任 制度。建立引咎辞职制度,从法律上解决了长期困扰 了事管理中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为建立 一个适用新时期任务的领导干部队伍提出了法制保障。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2 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制度14.2.3 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 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一般称为引咎辞职 引咎辞职。 引咎辞职 引咎辞职只是辞去现任的领导职务,根据我国公务员法 规定,这时的“领导成员”是指公务员机关的领导人员, 不包括公务员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3 公务员辞退制度
14.3.2 公务员辞退制度的历史沿革 1992年10月国家人事部下发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是我国第 一个有关事业单位辞退的行政规章,标志着我国事业 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 确立了公务员的辞退制度。 1995年和1996年人事部发布了《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 暂行规定》和《国家公务员被辞退后有关问题的暂行 办法》。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14章 公务员辞职与辞退 14章
公务员辞职与辞退,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两个 正常“出口”,在公务员制度中相互对应,是体 现和保障公务员个人自主择业权与各级机关自主 用人权的一种双向选择机制。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2 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制度
14.2.2 自愿辞去领导职务 自愿辞去领导职务,即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自 自愿辞去领导职务 行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自愿辞职与因公辞职的不同之处在于,因公辞职是公务 员要调任其他公职,是由于组织上的安排。自愿辞职是 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而辞去领导职务,如不能胜 任工作,或者因病不能正常工作等。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自愿辞职后,可以担任其他非领 导职务,继续留在公务员队伍。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3 公务员辞退制度
14.3.1 公务员辞退的含义和特征 公务员辞退具有以下特点: 公务员辞退具有以下特点: 1 2 3
辞退是各级公务员机关法定的基本用人权力 辞退公务员必须按照法定的事由 辞退公务员必须遵循必要的法律程序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务员法》第80条)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14.1.5 公务员辞职的条件和程序
公务员履行完上述程序后, 辞职的法律行为完成,公 务员脱离公务员机关,其 身份自行消失,不再履行 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但 辞职后仍要遵守一定的任 职限制,即两年内不得到 与本人原工作业务直接相 关的企业、营利性事业单 位以及外商驻华代表机构 任职。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14章 公务员辞职与辞退 14章
本章要点: 本章要点: 1.辞去公务员公职的程序和条件 审批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审批辞去公职的申请, 公务员辞去公职的权利有一定的法律限制。 2.辞去领导职务的四种情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自愿、因公、引咎、责令辞职 3.可以辞退以及不得辞退公务员的情形
辞职是公务员的一项基本权利 辞职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辞职的主体受一定的法律限制,必须以维护国家 安全、保守国家机密为前提条件
辞职作为公务员的一项权利,是有保障的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辞职与自动离职、 14.1.2 辞职与自动离职、免职的比较 1.辞职与自动离职的比较 辞职与自动离职的比较 自动离职是公务员不经批准同意,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现象, 对这种行为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辞退或其他行政处分直至 开除。因此,二者的区分是十分明显的。 辞职是公务员的一种权利;自动离职是一种严重违纪行为。 辞职是公务员依据本人的愿望而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并 可以享受法定的待遇;而自动离职的公务员的法律后果是个 人所无法预料到的,要由公务员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做出处理, 其所能享受的待遇也要依据公务员机关做出的处理而定。
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 未终结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2 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制度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与普通公务员不同。担任领导职 务,相应地承担了较大的责任。据此,我国公务员法规 定了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的制度。 建立领导干部辞去领导职务的制度,体现了权责一致的 精神,是对公务员辞职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是对我国 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辞去领导职务与辞去公职不同,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后, 还保留公务员身份,还可能安排别的工作,还是公务员 队伍中的一员。
14.3 公务员辞退制度
14.3.2 公务员辞退制度的历史沿革 辞退制度在我国推行较晚,改革开放前一直没有专门 规定。 只是到了1982年劳动人事部颁发的《吸收录用干部问 题若干规定》中,才规定新招收的人员在试用期不合 格、延长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可以辞退。 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条 例》,是第一个有关企业辞退违纪职工的行政法规。
14.1.5 公务员辞去公职的程序
公务员辞去公职, 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 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 申请。 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 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 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2 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制度
14.2.1 因公辞去领导职务 因公辞职,即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变动职 因公辞职 务,依照法律或者有关规定,向任免机关提出辞去现任 领导职务。 因公辞职主要适用于选任制公务员,是公务员调动和交 流应履行的一种正常的法律程序,体现了公务员对选举 其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负责。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14.1.4 建立公务员辞职制度的意义
符合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
2 3
是对公务员权利的有效保障
是保持公务员队伍活力,促进人才合理配置的重要措施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辞职与自动离职、免职、 14.1.2 辞职与自动离职、免职、开除的比较 2.辞职与免职的比较 辞职与免职的比较 免职是公务员任免机关免除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的一种管理 行为,免职是与任职相对应的,是属于职务关系的变更。因 此,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1)辞职是公务员的权利,是公务员根据本人的愿望做出 的;免职是公务员机关的权力,公务员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2)辞职是公务员根据个人的原因;而免职则必须有法定 的原因,否则不得随便免除公务员的职务。 (3)辞职是公务员解除与公务员机关的关系,其公务员身 份也随之丧失;免职只是职务关系的变更,免职者仍具有公 务员的身份。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14.1.3 公务员辞职制度的历史沿革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着统包统配的人事管理制度,个 人的自主择业权和单位的自主用人权都受到严重的束 缚,缺乏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未能形成一套健全完 善的辞职、辞退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明确了个人的自主 择业和单位的自主用人权利,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有 关辞职、辞退等人才流动的政策规定才开始逐步研究 制定。国家相继制定的有关政策,允许一定条件下的 人员流动。 1983年《国务院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 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提出:为鼓励人才合理流动, 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凡实行聘用制试点单位 的科技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以提出辞职。
14.1.1 公务员辞去公职的含义和特征
公务员辞去公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 公务员辞去公职 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辞去公务员的职 务,解除与公务员机关关系的行为。辞职是法律 赋予公务员的一项基本权利。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14.1.1 公务员辞去公职的含义和特征 公务员辞职具有以下特点: 公务员辞职具有以下特点: 1 2 3 4
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4.1 公务员辞去公职制度
14.1.3 公务员辞职制度的历史沿革 198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 再次明确了科技人员辞职的权利,并在程序上作了相 应规定。 1990年国家人事部制定颁发了《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对辞职的 条件、程序、待遇以及发生争议的处理等都作了较为 明确的规定。 此后,人事部先后发布了《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 规定》、《关于国家公务员辞职或者被辞退后有关问 题的通知》等法规文件,对辞去公职有关问题作了比 较具体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