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检查参考幻灯片
2) 斜视角度是否有变化,充分睫状肌麻痹或充 分矫正屈光不正后是否正位(用于鉴别调节性内 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4
图2-1-1 询问病史
上图 裸眼内斜视 下图 充分矫正屈光不正后正
位 图2-1-2 调节性内斜视 5
? 3)斜视角稳定不变(见于恒定性斜视); ? 4)斜视眼稳定于某眼不变还是可以双眼交
13
右眼上斜肌麻痹的代偿头位
?下颌的下收 ?面向右转 ?头向左肩倾
14
去遮盖 ? 交替遮盖
定量
? 角膜映光 ? 三棱镜+遮盖去遮盖 ? 三棱镜+交替遮盖 ? 三棱镜+角膜映光 ? 三棱镜+马氏杆 ? 同视机 ? 视野弓
15
斜视角的检查
? 判断是否有斜视∶ ? 诉说小儿眼斜视或看电视斜侧头,不
光点的位置
? 瞳孔缘 ? 角膜缘 ? 角膜缘与瞳孔缘中点 ? 角膜缘外
21
斜视角测量 角膜映光法 (Hirschber g法)
22
a 正位 b 内斜视
c 外斜视
d 左眼上斜视 e 左眼下斜视
图2-8 角膜映光定性分析示意图
23
0°
15°
30 °
45°
图2-9 角膜映光定量分析示意图
24
30 °
18
使用范围
? 单眼或双眼注视不好 ? 眼球运动功能很差 ? 病人年幼不合作
19
? 利用角膜反光点在角膜的位置。 ? 角膜中心鼻侧-外斜,角膜中心颞侧-
内斜 ? 检查距离:33cm的点光源 ? 正常光点位于两眼的瞳孔中心,偏
离1mm 约7-8o ? 观察荧光:光源点在病人正前,医
生在光点后观察
20
a 遮盖治
a 询问手术术式
b 检查手术疤痕
b 上图 遮盖不认真 c 下图 遮盖认真
图2-1-7 询问手术史
图2-1-6 询问遮盖治疗史
8
5. 是否做过斜视手术
1) 何时、何地、何眼、何种手术(图2-1-7a); 2) 术前斜视类型,检查手术疤痕(图2-1-7b); 3)前次手术效果和眼位持续状况,可以借用前次手术前 后照片比较(图2-1-8a);
替注视。 ? 3.观察幼小时期或发病前照片:尽可能的
请病人带来幼小照片(图2-1-4),观察分析 照片上眼位及头位 (图2-1-5 )。
6
图2-1-4 观察患儿各年龄眼位
图2-1-5 斜视引起的代偿头位
7
4.是否进行过弱视治疗,特别是遮盖治疗,遮盖
何眼、何方法、何时间,遮盖是否认真和有效 (图21-6)。
25
影响角膜映光法判断的因素
? 映光检查是粗略的检查,是对斜视角的 大概估计。
? 瞳孔大小
? Kappa 角 ? 观察位置
? 角膜直径大小
? 映光正位不一定正位,要做遮盖检查。
? 一般不做6米映光检查因视远眼位分离, 观察位置不正,有外斜外观,但遮盖检 查可能不动。若要查6米荧光眼位可用同 视机法。
10
一般检查 检查眼位偏
斜的方向和程 度,颜面对称, 有无内眦赘皮 假性斜视,和 代偿头位。
11
眼睑及睑裂
? 上睑的位置 ? 真性或假性上睑下垂 ? 上直肌麻痹常伴真性上睑
下垂
12
异常头位
? 目的: 促进融合,避免复视。 加大复像距离,减少干扰。 减轻眼球震颤,提高视力 。
? 代偿头位: 头颅的倾向。 旋转斜视 颜面的转向。 水平肌功能不足 下颌的上抬或下收。 垂直肌功能不足
26
Kappa角
? 视轴与瞳孔轴之间的夹角 ? 视轴位与瞳孔轴的鼻侧,角膜映
光点落于瞳孔中心鼻侧,外斜视 假象。此为正Kappa 角 ? 视轴位与瞳孔轴的颞侧,角膜映 光点落于瞳孔中心颞侧,内斜视 假象。此为负Kappa 角 ? 测量Kappa 角:同视机法
27
阳性 Kappa角
28
眼位检查
? 遮盖法
31
遮盖去遮盖
目的 ①判断是隐斜还是显斜 ②第一斜角和第二斜角是否一致 ③何眼为注视眼
要轻易下结论否定,需细心观察和检查 ,有时需再复查 ? 单眼遮盖去遮盖试验 ? 调节性视标才可诱发出 ET ? 看远物或+单眼遮盖试验可诱出 XT
16
外界影响
? 调节功能 ? 融合功能
配戴合适眼镜, 矫正屈光不正
17
角膜映光
? 角膜映光法 ? 三棱镜角膜映光法 ? 同视机角膜映光法 ? 视野弓角膜映光法
3
? 一、问诊内容 问诊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斜视诊断尤有
价值(图2-1-1) ,主要内容如下: 1. 眼位异常的发病时间或发现时间。 2. 眼位异常的程度和出现频度,包括:
1) 是否有时正位,有时斜视( 隐性斜视、间歇 性外斜视、调节性内斜视(图2-1-2) 、隔日性内 斜视及隐性垂直斜视(DVD )等;
– 遮盖去遮盖法:用于区别显性斜视与隐性斜 视
– 交替遮盖法:判断有无隐斜视 – 三棱镜遮盖法:
? 三棱镜的轴位 ? 三棱镜放置眼别 ? 最大限度分离双眼 ? 单眼遮盖打破融合:30~45分钟
– 必须具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眼球运动能力
29
遮盖法
? 眼球具有运动功能
? 两只眼都具备注视能力
? 眼球运动严重受限 ? 单眼视力很差
斜视检查
1
? 病史的采集
? 一般情况
? 视力检查 遮 盖 法 ? 屈光检查 角膜映光法 ? 斜视的定性 和定量检查
交替遮盖
遮盖去遮盖
三棱镜加交替遮 盖
三棱镜加遮盖去 遮盖
? 眼球运动
? 双眼视功能的几个检查方法
2
病史的采集—问诊
? 发病年龄 ? 发生的类型 ? 偏斜的类型 ? 斜视性质 ? 伴随症状(歪头、复视、阳光下眯眼等) ? 斜视治疗史 ? 弱视治疗史 ? 家族史
4)术前术后是否做双眼视训练,何种训练
a.上次手术前后 e 母女内斜视
b 全身异常
c 先天性小眼球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图2-1-8 全身、眼部异常情况及家族史
9
? 6.全身情况及家族史 某些患者具有家族因素,例如,间歇性
外斜视,调节性内斜视,弱视等。全身是 否存在先天异常或后天疾病,若长辈和近 亲患斜视时,子女应在2-3 岁时进行斜视检 查(图2-1-8 )。
不能用此法
30
交替遮盖
? 判断有无隐斜视 ? 方法:交替遮盖患者双眼,使双眼交替注视目
标,观察双眼在去除遮盖的瞬间的运动方向。 ? 检查距离: 33cm 和5m ? 判断方法:双眼完全不动 —无斜视
由内向中 —内隐斜或内斜视 由外向中 —外隐斜或外斜视 垂直方向运动 —垂直斜视 ? 有些显斜视开始表现为隐斜,经反复遮盖双眼 后才表现出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