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物理试卷(A、B卷)本试卷分为A、B卷。
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A.N、m、s B.kg、m、s C.N、kg、s D.N、kg、m2.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木块和地面间的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了弹力,而木块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不受弹力B.木块也受到了弹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形变C.木块受到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D.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压力4.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是A.0m/s B.2m/s C.4m/s D.8m/s5.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
设每层楼高度是2.8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取9.8m/s2)A.2.8s B.1.5s C.0.7s D.1.3s6.如图1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物体重G=5N,弹簧秤A和B 的读数分别为A.5N,0N B.5N,10N C.5N,5N D.10N,5N7.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8.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10.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 速度达到v。
要使物体从静止出发速度达到2v,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仅将F加倍B.仅将t加倍C.仅将物体切去一半D.将原物换成质量为2m的同材料的另一物体,同时将F加倍1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12.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一颗礼花弹上升至320m高处,在地面发射时,竖直向上的初速度至少为(g取10m/s2)A.40m/s B.60m/s C.100m/s D.80m/s13.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如图2所示)程序如下: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请按程序先后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 .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 .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 .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 .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14.如图3所示,质量m 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 、Q 。
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为T 1,Ⅱ中拉力大小为T 2。
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a 应是A .若剪断Ⅰ,则a =g ,竖直向下B .若剪断Ⅱ,则mT a 1=,方向水平向左 C .若剪断Ⅰ,则mT a 1=,方向沿Ⅰ的延长线 D .若剪断Ⅱ,则a =g ,竖直向上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5.水平地面上放着重50N 的重物,在竖直向上的30N 拉力作用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____N 。
若将向上的拉力撤去,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N 。
16.一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轻推动一下,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
若物体初速度为v 0,沿此斜面上滑,则向上滑过的最大距离为____。
17.如图4所示为甲、乙两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甲图象与时间轴平行。
在前2s 内,甲车的位移是____m。
乙车的加速度是____m/s2。
18.某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
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a=5.0m/s2,起飞速度为v=50m/s,如果航母甲板跑道长L=90m,则弹射系统应至少使飞机产生v0=____m/s的初速度。
19.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发射了“神舟”号载人飞船,次日载人舱着陆,实验获得成功。
载人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有一段匀速下落过程,若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载人舱的质量为m,则此过程中载人舱的速度为v=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20.(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中必须记录弹簧秤拉力的方向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节点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节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21.(4分)用准确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测圆柱体外径时,在某次测量中主尺和游标尺的示数如图5所示,则圆柱体的外径为____cm。
22.(8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6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m/s2,打计数点4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____m/s。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10分)力学问题中,如果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加速度,就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就是说,质量可以用动力学的方法来测定。
下面是用动力学的方法测定质量的一个有趣的题目: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
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m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接触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共同加速(如图7)。
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等于895N,推进器开动7s,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改变是0.91m/s,已知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质量m1=3400kg。
求火箭组的质量m2多大?24.(12分)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通常的舱门外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在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乘客就可以沿斜面迅速滑行到地面上来。
若某型号的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为4.0m,构成斜面的气囊长度为5.0m,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达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0s,则乘客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气囊和下滑乘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少?(g取10m/s2)B卷(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答案填入题中括号内)1.汽车以大小为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1∶1 B.3∶1 C.4∶3 D.3∶42.如图8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物体A,通过绳子与物体B相连,假设绳子的质量以及绳子与定滑轮之间的摩擦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不可伸长。
如果m B=3m A,则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等于()A .3gB .gC .43g D .21g3.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9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 =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在图示的t 1、t 2、t 3和t 4各时刻中,质点的速度最大的时刻是( )A .t 1B .t 2C .t 3D .t 44.如图10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g m kl 1μ+B .()g m m kl 21+μ+C .g m kl 2μ+D .g m km m m l 2121++μ+5.如图11所示,在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上有一圆球,在球前放一光滑挡板使球保持静止,此时球对斜面的正压力为N 1;若去掉挡板,球对斜面的正压力为N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221N N =B .N 2=N 1C .N 2=2N 1D .122N N =6.如图12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 、b 、c 处释放(初速为零),用t 1、t 2、t 3依次表示滑环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 )A .t 1<t 2<t 3B .t 1>t 2>t 3C .t 3>t 1>t 2D . t 1=t 2=t 3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7.某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数有关而设计了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