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固定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接投资者投入设备一台,该设备需要安装。
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价值为500000元,经评估确定的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450000元。
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4000元;领用自产的产成品一批,实际成本为10000元,售价为24000元,该产品为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税率10%。
本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安装完毕投入生产使用的该设备入账成本为()元。
A、471 160B、521 160C、545 160D、495 160答案:A解析: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该设备的入账成本为:450000+4000×(1+17%)+10000+24000×(10%+17%)=471160(元)。
2、A公司2007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N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
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器的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3年支付,2007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
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
则A公司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000B、906.62C、500D、943.40答案:B解析: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现值)=500×(1+6%)-1+300×(1+6%)-2+200×(1+6%)-3=471.70+267.00+167.92=906.62(万元)。
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实际领用工程物资234万元(含增值税)。
另外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账面价值为240万元,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为260万元;发生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分别为130万元和18.2万元。
假定该生产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622.2B、648.2C、666.4D、686.4答案:C解析: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234+240+260×17%+130+18.2=666.4(万元)。
4、长江公司为一家制造性企业。
2007年2月1日,购入了三套不同型号的数控机床ABC。
长江公司共支付货款7800000元,增值税税额1326000元,保险费42000元。
A机床在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甲种原材料30000元,已知该原材料适用17%增值税税率,另为A机床支付安装费50000元。
已知ABC三台机床均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2926000元、3594800元、1839200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A设备入账价值为()。
A、2 814 700B、2 819 800C、3 293 900D、3 001 100答案:C解析:A设备入账价值=(7 800 000+1 326 000+42 000)/(2 926 000+3 594 800+1 839 200)×2 926 000 +30 000×(1+17%)+50 000=3 293 900(元)。
5、如果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B、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D、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资本化答案:B解析: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6、2007年12月31日AS公司进行盘点,发生有一台使用中的机器设备未入账,该型号机器设备存在活跃市场,市场价格为750万元,该机器八成新。
达到当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10%以上。
其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750万元B、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350万元C、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600万元D、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600万元答案:D解析: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750×80%=600(万元)。
7、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还的与所购买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款,应当()。
A、计入营业外收入B、冲减应交税费C、冲减固定资产的成本D、计入补贴收入答案:C解析: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还的与所购买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款,应当冲减固定资产的成本。
8、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是指()。
A、固定资产的原价B、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C、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但不得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D、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答案:B解析: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
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9、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A、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设备B、闲置的设备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D、经营租赁租入的设备答案:B解析: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使用,均应计提折旧。
但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10、2002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
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06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
2007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90B、108C、120D、144答案:B解析:2006年年末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230-120×4=750(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应计提减值准备190万元。
2007年折旧额=(560-20)/5=108(万元)。
11、甲公司2006年6月19日购入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180万元,增值税额为30.6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2007年应提折旧额为()万元。
A、65B、60C、55D、50答案:C解析:入账价值=180+30.6+1=211.6(万元);2007年应提折旧额=(211.6-1.6)×6/21×6/12+(211.6-1.6)×5/21×6/12=55(万元)。
12、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200B、240C、300D、360答案:B解析: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年折旧额的计算:第1年应计折旧额=1000×2÷5=400(万元)。
第2年应计折旧额=(1000-400)×2÷5=240(万元)。
13、某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若该项固定资产在使用的第3年末,因技术陈旧等原因首次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其账面价值的10%,则该项固定资产在第3年末的账面价值为()元。
A、14400B、15000C、16000D、18000答案:D解析:该项固定资产在第3年年末的净额=[80000-(80000-5000)×5/15-(80000-5000)×4/15-(80000 -5000)×3/15]×(1-10%)=18000(元)。
14、和平均年限法相比,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使()。
A、计提折旧的初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B、计提折旧的初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C、计提折旧的后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D、计提折旧的后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答案:A解析:和平均年限法相比,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使计提初期的折旧费用加大,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
15、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正确的有()。
A、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B、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C、对于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D、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金额较小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其管理费用,金额较大时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答案:A解析: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
如对于融资租赁的固定固定资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净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
16、某企业为延长甲设备的使用寿命,2005年10月份对其进行改良,11月份完工,改良时发生相关支出共计32万元,估计能使甲设备延长使用寿命3年。
根据2005年10月末的账面记录,甲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2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已使用两年,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
若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则该企业2005年11月份改良后固定资产价值为()万元。
A、182B、92C、150D、32答案:B解析:该企业2005年11月份改良后固定资产价值=(200-200/5×2-30)+32-(50/5×3)=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