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理学 第5章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与运动能力4

运动生理学 第5章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与运动能力4


应用:
该系统是一分钟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运动 的物质基础。如400米跑、100米游泳。
运动生理学
百米蛙泳
运动生理学
女子400米跑
三.有氧氧化系统
概念:是指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 (主要是线粒体)彻底氧化成H2O和CO2 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糖 脂肪 蛋白质
+ADP+Pi+O2 →CO2+H2O +ATP
脂肪的氧化分解供能
运动中脂肪代谢的特点
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提高脂肪酸的氧化能力、改善 血脂异常、减少体脂积累。
运动生理学
(三)蛋白质代谢
人体内氨基酸的主要来源
食物、组织降解和代谢转化
代谢库内氨基酸的去路
氨基酸代谢所脱下来的氨大部分在 肝脏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
蛋白质分解代谢供能
运动生理学
特点:
有氧代谢;供能速度慢,持续时间很长;
能源:糖、脂肪、蛋白质;
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
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乳酸阈)等,是评定 有氧工作能力的主要生理指标。
应用:
用于耐力或长时间的活动。 马拉松
运动生理学
马拉松
女子10000米跑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中能量供应的比例如下 表所示。 由表中可以看出,尽管不同运动项目的能 量供应具有各自的特征,但运动中不存在绝对 的某一个单一能源系统的供能。
第一篇 肌肉活动
朱 磊
本篇简述
本章将介绍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能源
物质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一般过程及其运 动时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 为学习运动生理学奠定基础。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第一节 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运动生理学
一、能量活动的个磷酸根组成,后 面的两个磷酸之间的键称为高能磷酸键,可以 贮存或释放能量。
动项目所需能量之间,以及各能量系 统供应的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 整体,称为能量统一体。
运动生理学

表示形式 把三个能量系统按能量输出方式的比例 或按每个能量系统最大功率输出所能持续的 时间等可分为两种表示形式:
以有氧和无氧供能百分比 以运动时间为区分标准 能量统一体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再连接在活的细胞内是永不停止的进行着, 其速率的快慢随代谢的需要而变化。运动中 当ATP再合成速率下降时,表明能量供应受阻, 意味着疲劳开始出现。生物体体内的能量代 谢即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是以ATP 为中心进行的。
运动生理学
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过程
图上侧表示:生物大分子 (如:葡萄糖)在酶的催化 下经过多步骤反应分解成 (丙酮酸等)小分子,同时 释放出能量。 图中间部分表示:分解反 应所释放出的能量,使无 机磷酸结合到 ADP 分子上 去,形成高能磷酸键,生 成了ATP。ATP 所携带的能 量,也可释放出来推动图 下侧所示的反应,同时产 生 ADP 和无机磷酸。

运动生理学
二、能量的间接来源
来自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
(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过程。 消化的过程:
口腔 胃 小肠 大肠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2吸收
概念:食物中的某种成份或消化后的产
物通过小肠上皮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 程。
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原因:与小肠的结构与特点有关: A: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B:食物在小肠内移动的慢且停留的时间长 C:食物在小肠内基本完成的消化过程
称为磷酸原系统为(ATP-CP)系统。
ATP → ADP+Pi+E CP+ADP → C+ATP
运动生理学
特点:
无氧代谢;供能速度极快,供能总量少,供 能持续7.5秒左右; 能源:CP;ATP生成很少; 是一切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
应用:
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 是评定高功率运动项目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 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ATP的再合成-吸能
ATP在细胞内的再合成实际上是ADP与Pi再 连接,是一个磷酸化的吸能过程。
ATP
ATP酶
ADP+Pi+E
能量的40%以化学能的形式转移到ATP分 子结构中,其余以热能形式维持代谢环境的 正常体温,最终都要散发出体外。
运动生理学
(三)ATP分解与再合成的关系
ATP的分解与再合成,即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
运动生理学
(一)ATP的分解-放能
ATP的分解放能指酶断开末端高能磷酸键,水
解成ADP和Pi并释放出能量供人体直接利用的 过程,以实现各种生理功能。
ATP
ATP酶
ADP+Pi+E
每克分子ATP可释放29.26-50.16KJ(7-12Kcal) ATP一旦被分解,便迅速补充。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
5-10分钟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
糖在安静时即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运动达30
分钟左右时,其输出功率达最大。
脂肪在运动中作为能源供能时,通常发生在
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随着运动员耐 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肌糖原及蛋白质的 节省化现象。
运动生理学
三、肌肉活动时影响能量代谢 的因素分析
最大强度的短时间运动
运动生理学
中低强度的长时间运动
递增强度的力竭性运动
运动生理学
强度变换的持续性运动
运动生理学
本节主要讲述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 三个系统及其应用、肌肉活动的代 谢特征及影响因素,要求同学们掌 握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并 在训练中灵活应用,掌握肌肉活动 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
Thank you very much!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有氧分解
氧 释放ATP 终产物 产能速率 能量利用率 需要氧
无氧分解
不需要氧
38~39个 2~3个 CO2和H2O 乳酸 低 高 高 低
代谢场所
线粒体
运动生理学
胞浆
运动生理学
运动时间与最大输出功率及能源系统
运动生理学
第三节 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及 影响因素
一、肌肉活动时能量供应的代谢途径


ATP供能的连续性
耗能与产能之间的匹配性


供能途径与强度的对应性
无氧供能的暂时性 有氧代谢的基础性
运动生理学
二、能量统一体理论
概念:运动生理学把完成不同类型的运
运动生理学
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运动强度<50%VO2max时:脂肪氧化分解成为
主要能源,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每两分 钟就更新50%,说明脂肪代谢非常活跃。
运动强度>50%VO2max时:糖的分解供能显著
加强
健身运动的强度:50%-70%VO2max 理想的运动时间:30分钟-1小时 理想的运动频率:每周至少三次
运动生理学
鲍威尔
刘翔
50米仰泳
运动生理学
唐功红
二、乳酸能(酵解能)系统
概念: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
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酵解),再合成ATP的 能量系统。
肌糖元+ADP+ Pi →乳酸+ ATP
运动生理学
特点:
无氧代谢;供能速度快,供能持续33秒左右 能源:肌糖元; ATP生成有限; 终产物乳酸可导致肌肉疲劳; 用于2-3’的最大强度运动;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本节主要讲述肌 肉活动的三大能 量来源及其肌肉 活动能量供应的 三个系统,要求 同学们了解这些 内容。
Thank you very much!
运动生理学
第二节 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一.磷酸原系统
概念:通常是指ATP和磷酸肌酸组成的系统, 由于二者的化学结构都属高能磷酸化合物,故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二)糖代谢
机体正常情况下有60%的热能由糖来 提供,运动时糖供能的比例更大。 糖在体内的存在形式 糖原和血糖 糖的分解供能 糖的有氧分解、无氧分解 糖的储备与运动能力 运动性疲劳或过度性训练的原因之 一是体内肌糖原储量的耗竭。
运动生理学
(二)脂肪代谢
脂肪的储存与动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