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美丽的风筝》课堂实录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宋晓敏小学综合实践《美丽的风筝》课堂实录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宋晓敏【教学思路】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着合作探究和创新拓展的原则,通过小组交流风筝制作方法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善于总结观察,善于合作互助,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在风筝制作的过程中充分遵循孩子的创新自主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乐于探究,善于思考,主动发展。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交流,总结风筝制作方法,会制作简单的风筝。
2.通过查阅资料、参观风筝博物馆、请教风筝艺人、采访专业人士等各种方式来获取风筝制作的相关信息,并能自主总结方法。
小组成员团结动手操作,共同完成风筝制作。
3.通过制作风筝,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意识到劳动的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难点:风筝制作的过程。
突破措施:对于风筝制作的方法总结,我课前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了自主探究,学生们在课下有的从网上查阅资料,有的到博物馆参观,有的想风筝艺人拜师学习,有的还亲自去杨家埠进行了实地采访等。
通过这多种渠道,孩子们积累了相当多的第一手资料,在课堂上我引导他们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汇报,从而自己总结出风筝制作的方法。
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
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对风筝制作只是很浅显的认识,自己亲手要做了,就有了更大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环节所交流的信息有了更好的作用,孩子们采纳了所有同学的好的建议,谨记大家提醒的事项,在制作的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了。
【教学准备】教具:教师准备绢布、竹条、颜料、多媒体课件学具:竹条、塑料纸、皱纹纸、绢、剪刀、双面胶、毛笔等其它材料。
【课堂实录】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以“风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课时。
从最开始的制定方案,到确定人员分工,再到阶段性课题展示,同学们进行得都非常顺利,制作的这几块展示看板内容也都非常精彩!恭喜你们!(学生自发鼓掌)教师:除了我们各自研究的自选课题外,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研究的课题,也是大家都最感兴趣的课题-----《风筝的扎制》还没有进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风筝”(板书),来学习简单的风筝制作方法,好不好?学生:好!二、风筝制作1.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学习制作风筝,同学们可真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
大家来说一说,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风筝制作方法的?学生1:我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查阅了相关资料;学生2:我请教了家长、朋友,咨询了风筝的制作方法;学生3:我们利用周末去风筝博物馆参观了;学生4:我们上周六去了杨家埠风筝制作作坊,采访了专业人士。
教师:看来大家的方法可真不少啊!那么,你又收集了哪些信息呢?学生思想交流、碰撞:(问题假设)口头交流:学生1:我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知道了风筝的制作材料。
中国传统的风筝是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的。
教师:真是个善于求知的孩子。
学生2:我了解到风筝制作方法有四道工序:“扎、糊、绘、放”,称作“四艺”。
教师:真不错,其实这四个字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学生3:我知道了至少一年以上的毛竹,经过削竹、劈条之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骨架,并且我知道粘风筝用的材料是白乳胶。
教师:从原材料的加工到使用材料,你研究得很全面。
学生4:风筝的骨架要左右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积相当。
风筝的骨架也根据你自己的设计来扎制,咱们小学生就可以根据实际能力和想象力扎制简单的、各种形状的骨架。
教师:你的建议真不错!还有其他汇报形式吗?学生:有!(争先恐后地)幻灯片展示:学生:为了更好地学习风筝制作的方法,我们还实际请教了风筝艺人,大家看,这是我们学习的情景(介绍幻灯片):学生1:大家看,最初的毛竹都要经过削皮,然后劈成条。
风筝艺人们用酒精灯将竹条均匀加热,并不停地转动竹条,预热到一定温度之后,竹条变软,就可以弯曲成自己想要的形状了。
教师:这个建议不错,教我们如何弯竹。
学生2:我发现风筝艺人们在扎制骨架的时候都事先在要捆绑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涂上白乳胶,这样可以很好地固定骨架,在缠线的时候就简单多了。
而且线头还不用系扣,直接一捏,白乳胶就能把它粘牢了!大家看,这是我亲自学习制作的骨架,虽然翅膀的角度对的不是很好,但阿姨说还是很不错的!教师:看来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个技巧,熟能生巧,练多了你也可以做得很好!学生3:这是风筝的绘制过程。
专业的画师都是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培训,取得资格证以后才可以上岗的,她们的技术都相当棒!所以建议同学们在画图案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心!而且我了解到她们使用的材料是专门的化学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
建议同学们的风筝色彩也要鲜艳,这样放在天空中才更加漂亮。
教师:看你学得那么认真,一会你画得一定会很漂亮!学生4:糊的时候,我看见艺人们是先将骨架上涂了一层白乳胶,然后将软面端平整了糊到骨架上去的。
遇到弯曲处艺人们就将纸边剪了个破口再糊,而且建议同学们软面要大出风筝骨架至少两厘米,这样做起来比较方便。
糊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
教师:谢谢你们带来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相信你们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技术!真棒!视频展示:学:1:上周末,我们全班同学自发组织去了杨家埠风筝制作作坊。
在那里,我们还采访了专业解说员刘阿姨,她给我们系统地介绍了风筝的制作流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业人士的讲解吧!(播放视频)学生2补充:而且阿姨还告诉我们,风筝的制作工序多达62项,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严格按照前后顺序来,而是比较灵活的。
比如蝴蝶的翅膀就是先绘好再糊,而身子则是先糊好再绘。
教师:这个建议比较好,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灵活变通,好的方法会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
2.教师总结方法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交流起来如数家珍。
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风筝的制作方法是:扎、糊、绘、放(学生自主总结)好了,一个漂亮的风筝做好了,完成板书蝴蝶图案(学生新奇地用手书空)三、创意风筝制作教师:通过上节课大家对风筝知识的交流可以知道,风筝确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往往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有很多的寓意。
知道了风筝的制作方法后,你想不想亲手制作一只承载着你的美好愿望的风筝呢?学生:想!(充满期待地)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创意风筝制作大比拼。
既然是比赛,就要注意我们的比赛规则:(幻灯片展示)1.在规定的时间内(20分钟)按时完成作品2.风筝制作有创意,制作精美,能够展示不同风格的风筝特色3.负责解说的同学声音洪亮、语言连贯、举止大方教师:大家明白要求了吗?学生:明白了教师:不过在做之前老师还是要给大家提个小建议:(幻灯片)• 1.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1号负责扎骨架,2号负责剪裁,3号负责绘,4号负责糊,5号负责解说• 2.使用剪刀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3.及时将用完的材料收起来,保持桌面卫生教师: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创意,然后小组内统一完成一件作品。
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背景音乐,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四、制作问题交流教师:老师看到有好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那么在制作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或是经验要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的呢?学生1:为什么裁好的软面飞不起来,但是做成风筝就能飞起来呢?风筝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学生2:我们组在裁面的时候没有留出2厘米来,结果糊不上了;学生3:在扎骨架的时候要三个人一起做才能保证更对称;学生4:如果选用的材料是塑料袋的话就建议用双面胶而不用白乳胶等等。
教师小结:老师很高兴,大家能够在制作的过程中去体会、感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且将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了大家的智慧,相信我们再做风筝的时候都能够注意这些问题,我们的风筝就一定会制作得更精美了!五、交流展示教师:我看刚才有个同学都按捺不住要展示自己的作品了,好了,谁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作品,说说寓意。
(创意设想)一组:大家好,我们制作的风筝是“放飞梦想”风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所以我希望这只风筝能够载着我们的梦想越飞越高!同小组其他同学及时补充: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个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都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其他同学建议:你们的风筝画面色彩不够鲜艳,建议再补一下色。
二组:大家好,我们制作的是“帆船风筝”。
因为我们学校的校徽也是帆船的图案,所以我们希望这只帆船能够载着我们全体同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补充:同时我制作这只风筝还有另一层寓意,因为我的名字里也有一个“帆”字,是我爸爸希望我一帆风顺,幸福平安!其他同学提建议:我想问一下,你们的帆船风筝骨架都不对称,你觉得它能飞起来吗?三组:大家好,我们制作的是“七彩蝶风筝”。
大家看,我们制作的材料全都是废旧的塑料纸、皱纹纸及边角料等,我们倡议大家都能够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
教师:很好,变废为宝,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其他同学提建议:你们的想法很好,可是建议你们将皱纹纸设计得漂亮一点,这样风筝会更好看。
教师点评:同学们,看到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制作出这么多有创意的风筝,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的风筝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有了困难和失败的经历反而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让我们再次为自己的精彩表现表示祝贺!学生:欢呼鼓掌六、总结教师: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合作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学生1:我们一起学习了风筝的制作方法,还制作出了形式多样的风筝。
学生2:我知道了风筝制作的材料学生3:我知道了在扎骨架时应该讲究左右对称等。
教师:大家可真棒!刚才有同学问我,我们精心制作的风筝到底能不能飞起来呢?也许有的能飞起来,有的可能就飞不起来,风筝的放飞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呢?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还有很多的疑问,课后大家可以提前搜集一下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走出课堂,带着这些问题,一起继续我们的风筝之旅!好不好?学生:(欢呼地)好!教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学生:老师再见!《美丽的风筝》是一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们风筝系列主题活动中的一个环节。
课前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对风筝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在这节课进行交流,自主总结方法,并完成了简单风筝的制作,很好地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
针对本次课堂,我进行了以下反思:一、课堂流程自然,教学思路清晰整堂课分为四大部分1.汇报课前研究成果。
2.自主总结制作方法。
3.小组成员分工,进行创意风筝制作。
4.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纳同学好的意见,改善制作方法。
5.创意风筝介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6.课堂总结。
学生在各环节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能力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