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和谐警民关系ppt课件
组 麦春桂 谭燕华 谭婉玲 陈颖欣 员 张文斯 邝伊文 陈晓云 布麦热木
1、警民关系现状 2、警民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源于民? ➢源于警? 3、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以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为主要途径
4、总结
警民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关于福建省警民关系调查的一份问卷 (节选)
网上一份关于警民关系的调查 (节选)
警还是好言解释,一直克制自己的情绪,并始终在一旁陪同吵架双方
等“消协”的人来,在确认双方没有可能酿成治安案件之后才离开。
忍气吞声的这名警察没有想到,那位顾客在拿了酒店最终赔的500元
后,一个电话打到有关部门投诉称,警察处理这事情不公平,与酒店
老板有勾结,收受酒店保护费之类,认为要严肃查处这样的“坏警
我们将警民关系分为和谐的警民关系、冷漠的警民关系和冲突的 警民关系三种类型进行了调研。有41.7%基层民警,87.4%的公安局 长,65%的大学教师,79.9%的群众认为目前警民关系是冷漠的。在这 种冷漠的警民关系状态下,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能够做到“严格执法”, 但难以实现“人性执法”或“文明执法”,社会公众参与警务活动积极 性不高,双方关系在冷漠中对峙、互相监督,一旦发现对方有过错,则不 但不会主动谅解,反而会毫不留情地批评、攻击,冷漠的背后反映的是 人际关系的疏离。由此可见,要实现相互信任、平等协作、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和谐警民关系,彼此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衡,警察的工作 难度加大。
警 民
源于警
案例
广东阳山警民冲突,村民暴力抗法OR政府暴力拆迁? 2010年1月19日,清远阳山县通儒管理区黄屋村爆发警民 冲突事件。事后阳山县政府通报称,警方入村检查违禁物 品遭遇村民突袭,并且澄清“事情与拆迁毫无关系”;而 村民的说法是,政府“暴力拆迁”导致动武、冲突。
案例
▪ 原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采取“电话回访”形式构 建和谐警民关系
▪ 近日,原阳县公安局福宁集派出所将“进得门、 说上话、交上心”九个大字悬挂在派出所门口, 并以实际行动做到做到零距离接触群众,使警民 关系更加和谐
▪ 为深入推进“民调评警”工作,上栗县局金山派 出所白鹤警务工作站民警吴冰敢于探索,力求创 新。拓建了一种警民联系新渠道——“警务飞信”。
目前警民关系现状
1、当前警民关系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较 调研问卷显示,民警中,共有80%的人认为当前警民关系较改革开
放以前有很大改善或有一定改善。据此,可以看出,目前警民关系总体 状况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警民关系呈良性发展的趋势, 但还尚未达到比较和谐的目标,警民关系和谐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当前警民关系现状总体评价
总结:警民关系紧张
民 警
源于民
案例
一位在饭馆吃饭的顾客在菜里吃出苍蝇,当即要求酒家赔款1万
元,双方由此展开争执。警察接事主报警后到现场了解情况,认为此
事属于消费者与店家之间的矛盾纠纷,就建议事主拨打“消费者协会”
电话。正在火头上的事主一听即破口大骂:“你当什么警察,花了纳
税人的钱不干正事!我要投诉你!”尽管事主态度如此恶劣,这位民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公安宣传
▪ 公安宣传应做到常态性和重点性相结合。
▪ 警务公开
▪ 警务公开应适应形势发展不断创新载体
▪ 网上应对
▪ 网上应对应做到及时、引导、互动。
总结
▪ 警民关系的冷漠、紧张是由于长期以来警 民双方缺乏沟通和信任而产生的,要从根 本上解决警民冲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塑造警察的良好形 象,以致重获群众对警察的信任。
(一)内部因素
公权力滥用,降低 了公安机关的公信 力
(二)外部因素
行政乱用警力,部 分社会矛盾被转 嫁给警察
警
民
基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警察公共关系就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点的促 进警察组织和其公众良性互动,争取最大社会效益 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况为: 提高警察组织自身的影响力,为社会提供最佳服务, 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争取更大的公众支持,获得 最佳的组织效益和社会效益。
察”。督察部门接到投诉,立即调查,将这名一身疲惫刚回到所里的
民警招来问话。“由于这人投诉,我写了好几天汇报材料,心情一直
非常郁闷。”这事让这名警察很伤心,他说,此后他接到110报警电
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怎样做我才不会被投诉?”
(一)内部因素
1、传统的管理 型为主导的执法理 念,损害了警察形象
2、警务信息传 播的不对称性,造成 公众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