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歌(放马山歌)
山西省介休市 三佳中学 张华
导入:
聆听并回答:
)歌?
演唱者是谁? 他所演唱的歌曲都是(
民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并说出民 歌及山歌、号子的基本含义。能初 步辨别山歌、号子这两种民歌体裁。
通过《放马山歌》和《溧水船夫号 子》的学习,体验号子、山歌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 特点。理解“鱼咬尾”的创作方法, 并能运用它尝试创编2—4小节旋律短 句。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民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多彩,愿意主动接触和了解 民族音乐。
1、伴唱 哟——
放马山歌
云南民歌
哦-
(甩出去)
2、谁既能“哟喝”好,还能跟着老师一起唱 唱其中的一句或者几句。
3、会唱的同学代替老师唱歌词,不会的继续 “哟喝”,并尽快跟上其他同学
动作创编
第一组
双手手掌微微 隆起拍大腿模仿 马蹄声
第二组
左手拉缰绳 右手甩鞭子
第三组
骑马动作
第四组
双手作喇叭 呼喊状
山歌是人们在田野田间劳动时即兴所唱的歌曲。 一般用于消除疲劳,抒发情感、传递情谊。其音乐风 格多自由奔放、悠长舒展。
考考你
聆听几首民歌,请同学们辨别他们的体裁, 是山歌还是号子?
《哈腰挂》 《上去高山望平川》 《打俄歌》 《小河淌水》
创作实践
唱一唱下面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片段,观察 前一个乐句句尾音与后一个乐句起音之间 的关系。
演唱形式
乐句
场景
情绪
衬词
放 马 山 歌
云南民歌
《放马山歌》是 流传于云南的一首 著名的 。在西 山歌 南高原,人们主要 有两种生产方式: 农耕或放牧。这首 歌曲就是一首典型 的牧马人之歌,真 切地反映了牧马人 的生活。歌词简朴, 结构简练,旋律欢 快活泼。其中夹以 “喔噜噜尼”等衬 腔,以及赶牲口的 吆喝声,富有生活
鱼咬尾
上述曲例中。。。。。。
尝试运用“鱼咬尾”的方式,创编 4-8小节旋律短句
• 谱例 • 作品展示与交流评价
拓展
• 小结
山西省介休市 三佳”部分 • 加入律动,跟随老师的领唱速度,进行配 合,体验与表现 • 为什么要在拉船的过程当中唱船夫号子呢? • 请同学从曲调,节奏,演唱形式及传唱环 境上总结劳动号子的基本特征
小结民歌、号子、山歌的概念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口耳相传、不断 加工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是人 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体裁主要有号子、山歌、 小调三大类。 号子亦称劳动号子,是与劳动方式和过程密切结合的 民间歌曲。其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音乐多坚毅 质朴、粗犷豪迈,富有律动性。
小结:
山歌
演唱场合: 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
作用 : 无拘无束抒发自己的情感, 消劳动疲劳。 特点: 曲调高亢嘹亮, 自由奔放, 悠长舒展。
溧水船夫号子
湖南民歌
1、观赏影片,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抬木头,有节奏的呐喊声) 2、呐喊声随着环境的变化有什么不同?试着 从节奏、速度、力度方面进行回答。(平水时 节奏比较平缓,速度适中,声音力度相对较弱; 急流时节奏比较密集,速度逐渐加快,力度较 强。)
教学目标
重点: 完整学唱《放马山歌》 难点:
民歌及山歌、号子的含义
聆听并思考
• 这首歌曲的 演唱形式 ? • 歌曲有几个 乐句 ?他们的长度有什 么变化? • 歌曲描写的是什么 场景 ? • 歌曲的 情绪 是怎样的? • 歌曲当中的 衬词 有些什么?起到了 什么作用?
放马山歌
稍快 活泼
云南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