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
•君主专制强化 •自然经济占主导
进步 落后
结论:绝对君主专制违背了世界发展
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
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15
注意
弊: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① 皇帝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
②机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盛行
③极大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提示:①皇帝决策②官场风气③官僚机构
13
1、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 出现失误;
②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 循守旧之风;
③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 僚主义、贪污腐化。
14
2、东西方拉开差距
(1)西方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
•工业化进程起步
(2)中国
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
皇帝”是指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20
• 5、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 谁最快活 ”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有的 人回答:“功成名就者”.明太祖听了都不以 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 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 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 因
商议
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8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皇权受限
南书房 集权于帝
君主专制 顶峰
9
雍
隆宗门内军机处外景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 旨意而定;
③阁臣虽有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 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影响
6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权力来源 职责
宰相
内阁首辅
任免
对皇权影响
7
权力来源
宰相 宰相制度赋予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意愿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明清???
中央:设中书省
元(新发展)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集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中
宋朝(加强)
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中央:三省六部制
中央
隋唐(完善) 地方:中期以后
两汉(巩固)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集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中
利: ①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有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16
封建 专制 主义 中央 集权 制度
演变
秦 汉
朝:建立 清:不断发展完备
围绕矛盾: 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皇权
结果:中央集权与皇权占了上风,皇 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 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7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 D、万钢的回答证明他是一个懂法的大臣 21
• 1. (08天津文综)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 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 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 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 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2
三、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
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 的性情领导一切。……当立法权和行政 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 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 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 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秦朝(形成)ຫໍສະໝຸດ 中央:三公诸卿 地方:郡县制
地方 1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3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P16读史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 、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
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太祖实录》
请问:为何 “我朝罢 相”?
4
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 (2)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基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5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
A. 三司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19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 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
正
帝
军 机 处 内 景
10
军机处的 设立
a.设置目的、时间 地点、人选
b.职能 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c.特点:简、速、密
人员简单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d.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1
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区别?
•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惟命 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利也没有。
创立专制主义 皇帝制度 秦朝(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地方分权 18
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权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2、(2006·重庆)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
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明清(顶峰)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皇帝
中央:设中书省
元(新发展)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集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中
宋朝(加强)
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中央:三省六部制
中央集权
隋唐(完善) 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两汉(巩固)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集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