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图1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2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B.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冬季C.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D.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运便利2.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A.街区的通风散热 B.街区的疏风防寒C.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3.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A.a B.b C.c D.d【答案】1.C2.A3.B【解析】1.ac段形成曲流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平原地区)河床易摆动,而多曲流,A 错;河岸d岸为凸岸,泥沙淤积作用明显,夏季为汛期,河流上游带来的泥沙更多,沉积作用更显著,B错;河岸c岸为冲刷岸,受河水侵蚀作用强,容易决堤,C正确;古镇选址河流a岸---凸岸,主要是地势相对较高,水患威胁较小,取水方便,D错。
答案选C。
2.从图1的经纬度位置看,该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盛行西北—东南风。
而图2中,该古镇内街道走向也为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是为了街区的通风散热。
答案选A。
3.根据题目要求,要保护古镇的原有风貌,所以不能在a处,A错。
要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不能在c、d处,影响湖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C、D错。
只有b处是凹岸,水流较深,可以发展港口运输,有利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不影响古镇的环境,B对。
答案选B。
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
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零售业用地 B.办公用地C.生产用地 D.居住用地5.该边缘城市核心区()A.居住用地面积最大 C.昼夜人口流动量大B.交通通达度高 D.建筑物高大稠密【答案】4.A5.B【解析】4.读图,该城际高铁站附近交通便利,结合图中各用地类型距高铁站的远近分析,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零售业用地,A对。
商业用地出现后,办公、工业用地等也出现,人们为了工作方便,高铁站附近居住用地也发展起来,B、C、D错。
5.读图,该边缘城市核心区,商业用地面积最大,所以昼夜人口流动量大,B对。
居住用地面积较小,A错。
核心区交通线路方向单一,交通通达度较差,C错。
中心商业区零售来分布在底层,该地零售商业为主,建筑物高度较低,D错。
考点:城际高铁站附近的土地利用类型,人口数量变化特点。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 B.二环路C.三环路 D.环城路7.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①市中心人口减少②市中心交通拥堵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A.②③ B.①②C.③④ D.②④【答案】6.C7.D【解析】6.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读图,在市中心和一环路之间,商业支付能力最高,为商业区。
在一环路和二环路之间,住宅区支付能力高,形成住宅区。
在远郊,地租低,对城市的污染影响小,布局工业区。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城市地租上涨,住宅区由二环路拓展到三环路,C对。
7.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城市规模扩大,市中心交通拥堵严重,②对。
市中心人口没有减少,①错。
二、三环路人流量比市中心小,③错。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④对。
D对。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8.图中甲、乙、丙处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绿化区D.住宅区、工业区、仓储批发区9.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住宅小区,若楼高和采光条件相同,楼间距最小的是A.①B. ②C. ③D. ④【答案】8.B9.D【解析】8.图中乙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应是商业区;甲在市区边缘,近环境较好的景区和湖泊,应是住宅区;丙在远离城市且盛行风向(华北位于温带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垂直的郊外,交通便利,应是工业区。
故选B。
9.读图可知,该城市为我国华北某城市。
④在山南为阳坡,采光条件好,尤其冬季光照时间最长,楼间距最小;①②在山的北侧和西北侧,背阴面,冬季采光条件最差,楼间距大;③在山的东侧,采光条件比①②好,上午采光条件好,下午在背光面,采光条件不好。
故选D。
家住我国东部某县城的张女士准备在本地购买一套住宅,在反复比较之后选取了其中四组楼盘,依据下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0.四个楼盘中,“城市广场”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离市中心最近B.与高等院校相邻C.离火车站最近D.空气质量最好11.城市中高楼林立,如果布局不当,容易导致“狭管效应”,特别是两楼间的狭窄通道,大风在“狭管效应”下可形成威力巨大的瞬时强风。
材料中的四个楼盘,最容易由“狭管效应”造成强风的是A.金色家园 B.湖滨花园C.城市广场 D.东林山庄12.张女士决定购买“城市广场”4楼的一套户型,可她上大学的女儿倩倩不同意,倩倩认为,冬至日中午,该楼20米以下的部分,阳光会被相同高度的前楼遮挡。
据此推断,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大约是(注:tan60°=1.732)A.26°34' N B.21°34' N C.6°34' N D.36°34' N【答案】10.A11.B12.D【解析】10.根据名称分析,“城市广场”应位于城市中心区,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城市中心区的地价最高,所以“城市广场”均价最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离市中心最近,A对。
高等院校、空气质量好不是地价高的主要原因,B、D错。
离火车站最近,噪音大,地价较低,C错。
11.根据材料分析,四个楼盘均位于我国东部,我国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
当建筑物走向与风向垂直时,即两楼间的街道与风向一致时,容易导致风力积聚,产生“狭管效应”。
结合表格中的楼房走向,一般与街道走向垂直,所以最容易由“狭管效应”造成强风的是楼房走向与季风对吹方向垂直的湖滨花园,B对。
12.根据材料分析,楼高70米,20米以下冬至日无光照,有光照的高度为50米。
据三角函数计算,50米楼高,两楼的楼间距是86米,即影长约86米,则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0°,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23°26'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出本地的纬度是36°34'N,D对。
读“我国某城市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19年面积分布图与2019年~2019年变化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功能用地是工业用地B.M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减少C.C功能用地增长面积最多D.M功能用地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14.近年来C功能用地在距离市中心16~18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中心区用地趋子紧张②人口向郊区迁移③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④该处人流量更大⑤市中心交通拥堵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⑦③④ D.②④⑤【答案】13.D14.B【解析】13.R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可知为商业用地,故A项错误;M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增加,故B项错误;C功能用地增长面积变化最大,故C项错误;M功能用地为工业用地,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说明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故D项正确。
14.C功能用地为住宅用地,距离市中心16~18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用地趋子紧张、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市中心交通拥堵,故①③⑤正确,B项符合题意;人口主要集中在市区,故②错误;市区人口密度大,数量多,人流量更大,故④错误。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1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7.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A. T业区、批发市场 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C.高速公路、T业区 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答案】15. D16. B17. C【解析】15.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在城市早期主要在交通便利地处,如河流交汇处;农业基础好的地方;而高速公路则是后期出现的。
选D。
16.考查住宅区的分化。
高级住宅区一般出现在环境优美的高坡,并且在城市外围,与内城有干线连接。
据此图中分析的乙地符合条件。
选B.17.考查交通线的布局,高速公路一般在城外,这样不会照成内城的交通拥堵,影响交通等城市问题。
同时内城的地价高,造价不菲,而图中高速公路贯穿城市中间,故选C。
图为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该城市规划的企业布局,较为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9.最有可能成为城市商业中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8.D19.B【解析】18.图中河流流向东南方向,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
水泥厂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布局在了东北风的上风向,污染城区大气,A错误;造纸厂水污染严重,不应布局在河流上游,B错误;仓储中心占地面积大,一般不布局在市中心;需要大量运输货物,一般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C错误;石油化工厂既有水污染又有大气污染,布局在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垂直的城外,是合理的,故选D。
19.乙位于市中心,沿岸地带,环境优美,地价高,商业付租能力强,适宜在此建商业中心,故选B。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四地中租金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1.若在四地选择一处建为绿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对城区意义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2.甲地建成一大型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最有可能是A.临近高速公路 B.客流量大C.地价低廉 D.环境优美【答案】20.D21.D22.A【解析】20.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租金最高。
读图,四地中丁是位于城市中心,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处,租金最高,D对。
甲、乙不在主要街道处,交通条件较差,A、B错。
丙地只有一条主要道路,租金较高,C错。
21.若在四地选择一处建为绿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应是要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将绿地建在城市的中心的丁地,更利于减轻热岛效应,对城区意义最大,D对。
其它地点不是城市中心,影响较小,A、B、C错。
22.甲地位于城市边缘,在甲地建成一大型批发市场,应是根据交通最优原则,选择建在城市边缘高速公路的出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