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资料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资料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资料《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大纲要求1(词语注释释黎元仁寿赢劣三坟革其人趣候遐迩契稽忒宗奉生蒇标格诂训目牛无全赞命世蒸人假弱龄夙式龟镜伦披淹袭都适并得失遂环周师资童蒙错简碎文敷畅宿夷夏惟徽属2(句子今译(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4)且将升岱擞,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5)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

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成分。

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重点及难点提示1(词语释黎元仁寿赢劣三坟革其人趣候遐迩契稽忒宗奉生蒇标格诂训目牛无全赞命世蒸人假弱龄夙式龟镜伦披淹袭都适并得失遂环周2(今译(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4)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5)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

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3(文意理解1(怎样理解“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2(“且将升岱澈,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强调什么?3(王冰整理《内经》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内容精讲1(释:有两个意思,一是放下。

《韩非子》:“因释其耒而守兔。

”“爱不释手”的“释”也是这个意思。

二是解除。

《战国策》:“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本文中作“解除”的意思。

“注释、诠释”也是其引申义,解除疑惑之义。

2(仁寿:《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人认为仁者安静故多寿,所以把“长寿”称为“仁寿”。

3(三圣:指伏羲、神农、黄帝。

据说相传伏羲创造了针术,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内经》托名黄帝所作。

4(其人:指适合的人。

司马迁《报任安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灵枢?官能》:“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5(蒇:作动词时指“完成、解决。

”《左传?文公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形容词用来形容“完善、完备”的事物,把事情做完,办好事也叫“蒇事”。

6(行不由迳二句:语见《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迳,非公事,未尝至于偃(子游)之室也。

”“行不由迳”本指走路不抄小路捷径。

王冰引此谓出行不沿循道路。

7(龟镜:古人卜龟甲以占吉凶,照镜子以见妍媸,故以龟镜喻借鉴。

《北史?长孙绍远传》:“照烂典章,扬摧而言,足为龟镜。

”典型例题分析例如,词语注释: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冰,像冰一样。

这是一个典型的词类活用的例子,名词作状语。

作状语的名词,是指普通名词来说的,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

本文这里表示比喻,译成“像……一样。

”如果表示处所或工具,如:“道听途说”,要译成“在……上”。

课文精讲一1、释缚脱艰: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

缚,捆绑。

2、黎元:百姓。

古代称禄而有土、仕而有爵者为百姓,称庶民为黎。

3、仁寿:长寿。

语本《论语?雍也》。

4、尚书:上古之书。

秦以前称书,西汉时称尚书,后人称书经。

5、革:更改;变迁。

6、其人:志同道合的人;适合的人。

7、师氏:古代主管贵族子弟教育的教官。

此指主管教育的官员。

8、候:指变化的证候。

9、幽明:指无形和有形的事物。

10、斯:句中助词。

11、契:符合。

12、忒(tè特):差误。

13、宗:祖。

此指本源。

14、奉生:养生。

二1、天机:天赋的机谋。

指天资。

2、、迅发:敏捷聪明。

3、蒇(chǎn产)谋:完备而周密的见解。

蒇,完备;完善。

4、生知:指生而知之的人。

5、标格:风范。

此指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

6、诂训:即训诂。

7、、行不由径:原意为走近道而不抄小路。

此指走路却不遵循道路。

8、刻意:指专心致志。

9、真要:指经文的精义要旨。

10、目牛无全:喻技术纯熟精湛。

11、动则:即动辄。

动,常常。

12、赞:帮助。

13、命世奇杰:闻名于世的杰出人才。

《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命世,犹“名世”。

奇,大。

14、蒸人:众人。

蒸,通“烝”,众多。

15、华叶递荣:像鲜花绿叶递相茂盛。

喻事业兴旺不衰。

16、副:符合。

17、著:显著。

此指显著的成就。

18、假:借助。

三1、弱龄:弱冠之年。

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2、式:用。

3、龟镜:亦作“龟鉴”。

古人以卜龟甲来占吉凶,照镜子来见妍媸。

喻借鉴。

4、纰缪(pī miù披谬):差错。

5、伦:次序。

6、披会:翻阅领会。

7、淹:久。

8、都:总;合。

9、且:句首语气词。

10、岱岳:即泰山。

又称岱宗。

岱,泰山别称。

11、扶桑:神话中以为日出之处。

12、适:往。

13、并:确实。

一说,兼,同时。

14、臻(zhēn真):达到。

15、理要:条理要领。

16、询谋:咨询,访求。

17、得失:义偏于“得”。

收获。

18、遂心:如意;顺心。

19、斋堂:书房、书斋。

20、一:一旦。

21、末学:即后学。

22、师资:原指传授知识的人。

此指授学的依据。

23、勒:刻石。

在活字印刷术发明前,刻石是主要的印书方法。

一说,指统勒,汇总。

24、冀:希望。

25、童蒙:昧于事理的幼童。

此指初次学医的人。

四1、别目:另立篇名。

2、错简:书简次序错乱。

3、碎文:指零乱的文字。

4、圣旨:皇帝的命令。

此指《内经》要旨。

5、敷畅:铺叙发挥。

6、玄言:指《素问》的深奥理论。

7、列宿(xiù秀):众星宿。

、奎张: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和张宿。

此喻经文井然有序。

89、鳞介:水族中的有鳞类、甲壳类。

10、夭枉:即“夭横”。

11、夷夏:外族和汉族。

夷,古代原指东方的少数民族。

12、工徒:指医生。

古代称医生为治病工。

13、惟:句中助词。

14、徽音:德音。

此指百姓健康的福音。

徽,美。

15、累属(zhǔ嘱):连续承继。

属,连接。

16、大圣:至圣。

无事不通曰圣。

又,佛家称佛或菩萨为大圣。

又,泛指神灵。

此指《素问》。

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意在强调( )A(天资之聪明 B(知识之完备 C(见解之周密D(训诂之重要 E(天资之重要2(“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的“趣”意思是()A(趣味 B(旨意 C(兴趣D(趋向 E(通“促”3(“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的“命世”义为( )A(命名于世 B(命世人 C(闻名于世D(使世人 E(命名世人4(“惟”不属于范围副词的是( )A(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B(惟恐一人不悦,则谤端百出c(学者惟明,至道流行 D(今之奉行,惟八卷尔E(惟其事之难也5(“岁月既淹,袭以成弊”的“淹”义为( )A(滞留 B(长久 C(淹没 D(埋没 E(败坏二、多项选择题1(含有使动义词语的句子是( )A(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 B(一以参详,群疑冰释C(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 D(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E(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2(属于异体字的是()A(“兼《灵枢》九卷,适其数焉”的“遁” B(“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的“蒸”C(“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的“华” D(“且将升岱岳”的“岳”E(“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的“阙”三、词语注释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2(拯黎元于仁寿3(孔安国序《尚书》曰4(谓之三坟,言大道也5(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6(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7(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8(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 9(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10(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11(华叶递荣,声实相副12(幸遇真经,式为龟镜13(篇目重叠,前后不伦14(施行不易,披会亦难15(岁月既淹,袭以成弊16(欲诣扶桑,无舟莫适17(方臻理要,询谋得失18(文字昭晰,义理环周19(一以参详,群疑冰释20(寻注会经,开发童蒙21(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22(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23(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24(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25(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26(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27(学者惟明,至道流行28(徽音累属29(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郜 30(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四、句子今译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成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3(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4(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成分。

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强调什么? 2(“且将升岱搬,非径奚为?3(王冰整理《内经》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