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黝.黑(yǒu)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 B.溃.退(guì)酷似.(sì)绯.红(fēi)正襟.危坐(jīn) C.诘.责(jié) 桅.杆(wéi)畸.形(jī) 深恶.痛疾(wù)D.佃.农(diàn)教诲.(huǐ)不辍.(chuò)屏.息敛声(bǐng)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竟相报道。
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解说:这句话标点正确。
B.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解说:句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C.参天大树苏州园林高尚情操宝贵意见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解说: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下列排序,顺序正确的是()①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积下来的结果。
②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③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④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
⑤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
⑥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
A.②④⑤①③⑥B.②①⑥③④⑤C.②④⑥③⑤①D.②①⑥③⑤④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
《诗经·关雎》(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
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4)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游大林寺白居易(唐)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②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③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④今垂⑤二十年,寂寞无继者。
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
②聚落:村落,村庄。
③别造:别外来到。
造,到访。
④迨:至,到。
⑤垂:将近。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山桃始花.②历东、西二林,抵.化城③因.与集虚辈叹且曰④属.引凄异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自.遗爱草堂自.非亭午夜分(《三峡》)B.时节绝.晚哀转久绝.(《三峡》)C.余与.河南元集虚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D.于.是孟夏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4.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1.(1)开花;到达;于是;连接。
2.D3.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②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③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4.(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一把老钥匙王举芳⑴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
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
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⑵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⑶“喏,在这儿。
”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⑷“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
”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
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
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
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
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⑸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
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⑹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
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⑺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
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
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个框一个框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
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
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⑻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
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⑼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
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
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
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⑽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
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
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
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
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从未离开过。
⑾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
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
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
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
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
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
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
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⑿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
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⒀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
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⒁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
那一个个匙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⒂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
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⒃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⒄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1.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母亲寻找钥匙一一( ① )——( ② )一一陪母亲回老宅——( ③ ) 2.阅读第⑼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
3.理解文中第⑷段画线语句的含义。
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婶这人物形象。
5.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里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却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
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
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
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
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
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
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
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
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里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
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