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下数学教材全解

八下数学教材全解

1、3/5千米的( -—)是200米。

本题主要错误原因是前后单位不同、审题不细致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填写1000/3。

2、一根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1/5米。

还剩下()米。

本题主要错误原因,1/5和1/5米,一个表示关系,一个表示具体的量,学生在做这一题时,没
有关注这两个数据的不同意义。

3、一批水果重3/5吨,5天卖完,平均每天卖()吨,平均每天卖这批水果的(—)。

本题学生大部分把两个概号的答案交换位置填写,想来主要是没有理解这两个问题的真正意义。

还有学生对于具体量用分数来表示并不能完全理解,总会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左右其解题。

教学
时应该多加练习。

4、4/9的倒数是(),()个这样的倒数是最大的一位数。

本题的第一空学生没问题,第二空则问题较大,学生多数没有理解“这样的倒数”,
还有就是没有关注到“最大的一位数”这一的条件。

计算题:
1、15÷5/+1/6×8
本题计算过程大部分学生都没问题,但这一题的计算结果却出现许多学生写成27又4/3,表达上
有误,需及时纠正。

2、2/3×1/4÷(3/4-1/3)
本题出现的最大错误是学生误认为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使得改变了计算顺序从而出现计算错误。

选择题:
1、王芳和李明是同班同学,他们都面向南而坐,王芳的位置(3,6),李明的位置(4,3),王
芳在李明的()。

A、左前方
B、左后方
C、右后方
本题的主要错误原因有学生把平面图上的方位和现实生活中的方位搞混淆。

还有是学习位置这一
知识点时,没有结合到相关题型进行教学,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2、聪聪吃了一包糖的3/4,剩下的是吃了的()。

A、1/2
B、1/3
C、1/4
本题的前后两句话并不以同一单位“1”出现,而学生大部分选择了C 也是因为单位“1”没有分析清楚,平时这类不同单位“1”的题型学生接触的也比较少。

动手操作:
主要的错误原因有描点时没有把字母标在图上,及梯形的计算面积公式的遗忘。

解决问题:
1、王芳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星期天她用1小时骑行了14千米,原路返回用了4/3小时,请问
她全程的平均时速为多少?
本题错误的大部分原因是没有理解清楚“全程”的意思,其次没有弄清“平均时速”在本题所指的是
在全程里所用的时间,即14×2的路程中用了1+4/3小时中所产生的速度是多少。

2、学校计划绿化一块200平方米的平地,先划出总面积的1/4种树,剩下的按2:3种药和种草,种花的面积有多大?
本题出现的错误中,有部分学生把总面积的1/4来按2:3的比进行分配,理解题意上产生错误。

有部分错误原因是2:3是花和草的比,却被理解成草和花的比,还有小部分是把种花和种草都
计算了出来,我想这也是一种审题不清的表现。

3、中国每年向日本出口200亿双木筷,而每制造1亿双木筷要用去0.2万立方米的木材。

每立
方米木材大约相当于4棵大树。

请问中国每年向日本出口200亿双木筷相当于砍去多少棵大树?
本题其实并没有多大难度,而是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生主要错误原因对“0.2万立方米”的这
个单位没有关注“万”,以至于结果多出现160棵,而不是160万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