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均匀塑性变形并形成缩颈,应力下降
一、真实应力和工程应力
真实应力应变与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1、仿真分析将材料试验曲线(工程应力应曲线)转化成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碰撞材料优化会用到M点之后的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理论
• • • • 第一强度理论 第二强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最大切应力理论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仿真分析: 1、最少需要需 要单轴拉伸、 多轴拉伸、平 面拉伸试验应 力应变曲线; 2、O新型材料
• 铝合金 • 碳纤维复合材料
酚醛、脲醛等 PE、PP、PVC、PS、 PMMA 聚异戊二烯 顺丁、丁苯、氯丁橡胶 涤纶、PET 尼龙 PAN PP PVA 10E4-10E4MPa 复合材料:机盖、 顶棚 10-100MPa 内外饰、前保
10E4-10E5Pa
缓冲块、密封条
注:一般车身粘胶:玻璃胶40MPa,膨胀胶30MPa;
材料在有限元分析中的运用
目的
• 1
一、真实应力和工程应力
•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拉伸)
σ s称为材料的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 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σ b称为材料的强度极限或抗拉强
度,它表示材料对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在σ b值之后,试样开始发生不
二、强度理论
1、车身钣金 一般使用第四 强度理论评价; 2、底盘锻件、 冲压件疲劳分 析一般使用第 三强度理论;
二、强度理论
二、强度理论
弹塑性材料应力应变
二、强度理论
弹塑性材料应力应变
二、强度理论
脆性材料应力应变
三、非金属材料
种类
分类
举例
弹性模量
汽车材料
热固性塑料 塑料 热塑性塑料 橡胶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聚酯纤维 聚酰胺纤维 纤维 腈纶 丙纶 维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