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意义

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意义

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意义
摘要:在世界军事发展的强劲势头下,中国结合本国国情,开始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此变革在增强军事实力,确保国家资源安全,人才培养和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方面都有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战略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发生让人们看到军事变革给当代世界军事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也看到了军事变革所塑造出的信息化军队的作战威力。

通过大力推进新军事变革,美军获得了超强的作战能力,这使世界各主要大国在震惊的同时,更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围绕着如何缩小与美国的“时代差”和“技术差”而纷纷制定措施,竞相加快了军事变革的步伐。

在世界军事发展的强劲势头下,中国最终选择了迎接挑战,抓住这个发展我国军事的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推进新军事变革。

然而,中国与西方军事强国的军事变革的战略目的,启动原因,起始状态,经济环境,指挥领导等情况有明显不同,为了避免中国的军事变革盲目跟随西方,最终陷入盲目军事竞赛的泥潭,将国民经济拉垮,使自身的变革中途而废,中国必须根据中国国家性质,中国军事战略性质和中国基本国力基础,有针对性地实施变革,于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应运而生,它在军事,资源,人才,台湾问题等方面均有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可增强中国的军事实力,使中国具备打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越战的失败促进了美国对新军事变革的需求,此时恰逢发生了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许多科学技术群体的重大突破在美国发生,这为其军事变革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技术环境和条件,美国得以大幅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并逐次引发作战理论、教育训练及组织结构发生相应变革。

从伊拉克战争看来,美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高度机械化和半信息化的军事体系。

反观中国,由于新中国诞生时物质基础落后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十分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与西方强国以军事实力为核心的国家战略能力有着明显的差距,在长期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一直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海湾战争以及以后的几场局部战争使我军看到自身与西方军队的差距正在变大——中国欠缺军事变革的物质基础,并且整个社会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市场经济条件不够成熟和稳定,当美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高度机械化和半信息化的军事体系时,中国仍处于机械化与半机械化的严重落后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给出具有科学前瞻性的战略指导,强调以战略指导思想的变革为先导,牵引包括军事科技,武器装备在内的军事领域其他要素的相继变革;使中国克服后发的劣势,充分发挥后发的优势,借鉴或直接获取西方军事变革的成果和经验,避开变革弯路,直接进入正确的变革轨道;对包括军事变革在内的整个国家社会变革进行总体筹划,把军事变革纳入国家总体建设和改革的大框架之内,使军事变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变革相配套,与社会变革相协调;采取跨越式运行方式。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有助于使中国跟上世界变革潮流,避免在军事上落后,增强军事实力,使中国有能力打赢将来可能发生的信息化局部战争。

二。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有助于让中国在未来围绕石油等资源的争端上占有主动权历史上有许多战争都是源于对资源的争夺,尤其是石油资源,例如二战时德国为得到高加索的石油闪击苏联,日本为得到东南亚的石油偷袭珍珠港,近20年来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背后的真正驱动力也都是石油。

如今世界石油资源接近枯竭,而能够替代的新能源还遥遥无期,因而为争夺地球上最后的石油资源的局部战争几乎不可避免。

现在国际形势表面
上风平浪静,但底下却暗波涌动,中国应作好被卷入石油争端的准备。

目前中国有一半以上的石油供给来自进口,这其中又有70%来自中东,这条石油生命线从中东石油产地到苏伊士运河,从亚丁湾岛印度洋,从马六甲海峡到台湾海峡,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将使中国具备打远海战争的能力,以保障这一石油通道。

一方面,由于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态势对我国及其不利,因此我们考虑建立经由缅甸的第二条石油通道;另一方面,在西北方向,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阿富汗驻有重兵,以窥视我国的西北方向的石油通道,对哈萨克斯坦境内和通往俄罗斯产油区的石油管道造成威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将使中国具备打远征战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我国的战略利益。

三.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会使中国的人才显著增加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军的武器装备整体上还是由少量先进技术装备和大量一般技术装备构成,通过训练提高战术、技术水平,或许可以使我军以现有装备战胜信息化装备的强敌,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中国不能像西方军事强国那样等物质技术基础成熟,跨越性发展或许可以提高军事实力,但在此之后也必须尽最大努力弥补中国物质技术基础的欠缺。

由此看来,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更不可能创造重大的技术突破,那么中国最终会失败。

即使变革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仅仅是为了掌握新的武器装备,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但也必定会有许许多多创新型人才出现,他们的出现将给中国的各个方面带来利益。

四.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
为了达成粉碎美国永久“以华制华”的严重阴谋,清除我国长期和平发展的重大威胁,和封锁我国岛链上打开的最后一环,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海洋战略创造条件这两个目的,中国必须占领和控制台湾,而不能是“以战逼和”,“不驻军”,因此中国会不惜一战以统一台湾。

台湾统一战争中,美国的干涉是不可忽视的,但关键是台湾海峡这一地理条件的存在,使我军不能投放足够兵力来终止台军的顽抗,不能接受台湾地方的军政机关,所以中国六十多年来一直不能统一台湾。

美军的作战方案就包括:在我军击败台军得到制海空权后,开始大规模渡海时,半渡而击,重创我投送兵力的能力,全歼我登陆部队。

要解决登陆问题,必须采用技术手段,即投送兵力的工具。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意味着加快技术开发,也意味着中国可能找到投送兵力工具的技术突破,一旦找到,中国便有可能成功统一台湾。

此外,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带来的中国军事实力变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援的作用。

参考文献:《大学军事理论教程》《台湾问题总论(中篇)》《论加快推进新军事变革的战略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