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说明书(1)

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说明书(1)

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说明书一规划背景为进一步加快金沙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进程,更好更快地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利用试验区建设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产业集中、工业集群、人才聚集、产品升级、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建设目标,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挖掘资源潜力,从而推动金沙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进入贵州前10强、西部50强县市。

为此特编制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二设立开发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建设开发区,是城市规模扩张并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金沙县城总体发展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发展边界将达到7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将达到30万人,而人口的聚集增长必然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启动与建设,必将有力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形成支撑县城发展的产业承载区,吸收大批富余劳动力就业,对城市的规模扩张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2建设开发区,是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提高辐射带动作用的迫切需要目前金沙县经济发展主要以煤电产业为主,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因此,建立一个“产业集中、工业集群、人才集聚、产品集合、科研发展”为一体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构筑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承载平台、提升全县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提高辐射带动作用,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3建设开发区,是推动金沙县新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企业间形成互补共生的循环产业链,可有效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发展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互为支持,并向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从而实现工业强县和工业富县的发展战略。

2.4建设开发区,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的需要开发区都是本着“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来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审批,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2.5建设开发区,金沙县基础条件相对成熟1)经济优势2009年,金沙县实现生产总值72.6亿元,同比增长18.77%;完成财政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4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54.39%;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同比增长1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9元,同比增长10.92%。

2010年1-9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31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财政总收入16.99亿元,同比增长48.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77.07%;农民人均纯收入3067元,同比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499元,同比增长8.3%。

呈现出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财政收入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

2)资源优势金沙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境内有农作物400余种,适宜生长的药用生物资源480余种。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其中煤炭资源总储量达44.97亿吨,镁矿储量2亿吨,铁矿储量3644万吨,硅矿储量3000万吨,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贵州第二产煤大县,同时也是贵州“西电东送”战略的能源基地之一。

产业资源富集,金沙回沙酒连续多年蝉联“贵州八大名酒”称号,“金沙及图”是全区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清池茶早在汉代就被列为贡茶,金沙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贡茶之乡”的美誉,“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岩孔矿泉水曾被列为第11届亚运会指定用水;康星油品、富生同酱油、禹谟醋、冠香坊调味品等产品深受群众喜爱。

3)电力优势金沙县现有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的黔北火电厂一个,以长征电站为代表的小水电6个,总装机容量1万千瓦,境内有110kv、35kv等大小变电站19个,正在规划建设220kv 变电站一个,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电力供应网络,能为开发区提供有力的电力资源保障。

4)交通优势开发区紧靠杭瑞高速公路,正在规划的昭黔铁路、四川古蔺经金沙至贵阳修文高速公路沿开发区而过,326国道、金沙至仁怀等公路横穿开发区。

同时,金沙县十二五期间将以县城和开发区为中心,四横六纵为骨架,以两城区五连线为网络,逐步实现外接大通道,内联小循环的县域交通网络。

交通网络建成后,到省会贵阳仅140公里,到历史名城遵义仅60公里,届时,金沙东至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和西到云南等省区交通十分便利。

5)人力资源优势全县总人口63万余人,其中农村人口57余万人,城乡劳动力资源35万余人,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同时,每年将有2000人左右的大中专毕业生,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6)区位优势开发区处于成渝经济圈和黔中经济区的结合部,北邻历史名城遵义89公里,南毗省城202公里。

蒙山和娄山山脉灵气,乌江与赤水两河的濡养,形成了金沙独特的红色旅游景观,以冷水河景区(已成立副县级的景区管理委员会)和三丈水景区为代表,体现出喀斯特地貌的风彩,弘扬了长征精神和金沙的风土人情。

金沙是贵州境内未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投资热点和旅游发展极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必将受到成渝、遵义、贵阳等地区的辐射带动。

三经济开发区概况3.1区位分析3.11金沙县地理区位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东部,处于乌蒙山脉和娄山山脉的交汇处,坐落于乌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之间。

东邻历史名城遵义,南毗省会贵阳,西靠毕节,北接四川,位于黔中经济区的北面,属于成渝经济圈和黔中经济区的结合部,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县城南距省城贵阳市202公里、东离遵义89公里、西至毕节191公里。

3.12金沙县经济区位金沙县是贵州的经济强县,位于毕节至遵义经济发展轴之间,有重要的联系与承接的作用;同时金沙被纳入黔中经济圈辐射范围以内,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之一,对于金沙的经济发展是一次重要契机。

3.13经济开发区区位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金沙县城乡统筹、城一体化发展,采取“一区多园”的布局方式。

一区即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园分别是依托县城城区规划设置的综合产业园(位于金沙县城关镇、岩孔镇和西洛乡境内),依托茶园和木孔2个乡设置的茶园能源化工产业园和木孔建材产业园。

该区域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经有关专家现场踏勘,确定为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佳位置。

3.2地形地貌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A区位于金沙县城东部、东北部区域,规划区三面环山,属典型的中低山、丘峰地形地貌。

规划区范围内北部区域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南部区域西高东低,以相对高差20-60米的浅丘洼地为主,主要集中于西洛乡、岩孔镇及黔北电厂以东区域,坝中偶有浑圆状山头分布,高差在100米以上,具有开发区建设较为适宜的用地条件。

(B、C区根据地形图你做一下地形地貌描述。

)四开发区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和任务4.1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生态环保、提升文化品味”的总体要求,坚持内外资并重、内外销并重、依托一产、发展二三产业并重,打造企业文化,不断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实施网络传媒文化和开放先导战略,着力承接产业转移,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壮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效益,推进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区,新型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产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研发的聚集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体制科技创新的先行区。

为金沙县进入贵州前10强、西部50强县(市)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2发展战略和任务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

开发区建设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使开发区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

2)经济发展的动力区。

开发区将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大量中小企业,促进产业聚集和产业集群,形成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在企业培育、产业成长、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市场开拓等方面走在前列,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主要支撑和持久动力。

3)新型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产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研发业聚集区。

开发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新型产业,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引导现代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生产、高新技术产业及信息文化传媒企业向开发区集聚,成为金沙县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加工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研发的聚集区,使之成为金沙县同业聚集、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

4)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

加强环境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创新开发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鼓励和支持开发区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管理变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不断完善软硬环境,使开发区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为创业者搭建最优平台,催生投资“洼地效应”,为开发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和作出示范。

5)对外开放的前沿区。

开发区将引领对外开放,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率先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成为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研发和物流的重要承接基地;以机制体制对接为先导,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金沙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富民强县的重要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

6)城市发展的新区。

开发区将在企业发展、产业集聚的基础上,不断拉伸城镇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充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大力完善开发区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一流、人居环境优良、社会治安良好、社会保障健全的城市新区,成为金沙县现代化的城市新区和人居工程的样板区。

4.3项目概况遵循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两大规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形成以新型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产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业聚集区,配套商贸服务、居住、文化娱乐、购物及相关基础设施齐全为一体的新型经济开发区。

1)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园:利用金沙县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通过招商、合作、合资等方式引进新项目。

引进以矿山机电产品制造为主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发展趋势强劲的企业,辐射周边区域内装备制造企业协调发展,在地域上形成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特色,重点打造矿山机电产品制造为主的支柱产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