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课题1、我背上了新书包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明确小学生的任务是学习。

2、了解自己的角色发生的变化,能够比较小学生活与学前生活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回忆,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生活、新的变化。

2、通过游戏活动,了解学校生活,喜欢到学校来学习。

情感与态度1、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而自豪2、能够和同学一起分享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开始喜欢学校的生活。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准备一张自己在学前班时的活动照片;彩笔;画纸;书包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录音:开学了,我们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和我们一样,小兔贝贝也和我们一样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了,电脑动画,一只小白兔背着书包,一蹦一跳的跑出来向大家招手。

教师:听,小兔贝贝和我们说话了:(电脑录音)嘿!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小兔贝贝:现在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的心里特别高兴,你们呢?教师:同学们也是一年级的学生了,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吗?二、新授:1、观看新生入学的录像: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你是什么心情?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小组间说一说。

请同学汇报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况。

2、看看现在自己都拥有些什么?比比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用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展示自己的照片,看看现在的自己和以前有什么变化?3、小组间互相交流,请同学到前边汇报,汇报时要把他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上放大展示给全班。

4、工人做工,农民种田,解放军保卫祖国。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工作。

(放录像,解放军边防站岗,工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录像。

)我们是小学生了,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呢?5、我们来到新学校,有了新生活,那你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小组间互相交流然后把未来自己的形象画出来。

画完之后,全班互相展示。

选出好的作品到前边展示并贴在展板上。

6、让我们以我们都喜欢的歌曲来结束我们的第一节课。

(电脑放录音同时配有动画《上学歌》)同学们跟着学唱。

三、小结:你们喜欢上学吗?请把学校里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题2、校园铃声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分辨校园铃声的不同含义,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

2、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工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知道课间该做哪些有益的活动,初步掌握几个做课间小游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体验中,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情感与态度:感受到有序、有益课间活动的快乐,愿意与同学们一起做课间游戏。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找一找、看一看课间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在做什么?2、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器材、课间不同安排的图片(游戏、上厕所、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具、饮水)小兔贝贝奖章、毽子、跳绳、皮球。

教学过程一、由小兔贝贝引出:下课铃响了以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出示课间不同活动的课件和图片)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除了这四种还会做哪些活动?(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

老师小结:下课后不管先做什么,只要将时间安排好,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就行了。

但不要等到快上课时才想起来上厕所。

二、由小兔贝贝喜欢课间活动,利用课间活动的录像和课前让大家在找一找、看一看的结果进行讨论:课间活动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认为什么样的课间好?引导学生得到:课间活动活动要守秩序!用课件向大家推荐各种有意的游戏和活动,在推荐活动游戏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的体验。

(为了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以及使课件更加形象生动,在课件中配以相应的音乐素材)四、在《哦,十分钟》的音乐伴奏和相应课件的播放下,几个学生在前进行活动,其他同学拍手进行附和,老师总结:真心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愉快的课间十分钟!让我们共同期待那愉快的十分钟吧!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开火车”的游戏,将学生带出教室加入课间活动的队伍中。

课题3、新朋友新伙伴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和了解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并愿意和他们交朋友。

2、学习交朋友的方法,消除与人交往时的陌生感,表现出对老师、同学的喜爱。

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锻炼口语表达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活动,乐于与同伴交流,从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与态度1、增进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感情,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产生结交朋友的愿望。

2、愿意与同学交往,消除与人交往时的陌生感,表现出对老师、同学的喜爱。

教学准备教学器材:录音机,《找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小兔贝贝为主题人物放投影,背景音乐为《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根据音乐演唱歌曲并按歌曲内容说出自己的名字,进行边表演边唱。

二、熟悉本校的老师。

出示教师照片,让学生说出每一张照片中的老师的姓氏以及所任学科,学生不知道的老师介绍。

(不用将学校所有老师的照片都让学生进行辨认,可以先让他们辨认任课老师或与他们接触的老师。

)三、做《找朋友》的游戏。

(这是贯穿本节课始终的一条线)1、任课老师做自我介绍。

(用自己的照片)并进行才艺展示。

(这是为学生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起到示范作用,介绍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

)2、由老师第一个进行“找朋友”,找到的“朋友”再进行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

依次往下顺延。

(学生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胆怯、害羞的表现,教师要多加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的自我展示,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颁发“小兔贝贝奖章”引导其他同学也应给展示的同学一些鼓励,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3、由于学生单独做自我介绍,如果每个学生都做介绍,一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用,可以用其他时间再进行介绍。

四、最后用《我们都是好朋友》作为本节课的结束,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交换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而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总结,大家同唱歌曲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课题4、平安回家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2、学会利用交通设施保护自己,初步树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体验和探究,初步掌握自己平安回家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遵守交通规则,有保护自己安全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播放:放学铃声。

2、谈话:放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3、学生讨论问题。

(不要求回答)4、揭示课题:平安回家二、学习新课(一)放学检查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首先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

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二)防止上当1、播放视频(防止上当)2、问:假如你也遇到同录像上的小朋友相同的情况,你会怎么办?3、学生回答。

4、播放动画。

问:你认为这位小朋友做得对吗?5、教师小结: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

(三)交通安全1、江、河、湖边的安全(1)播放儿歌:一只小青蛙呀!河边跳呀跳。

小强看见它,飞快往边儿跑。

小朋友们齐声叫:小心!危险!小强真听话,赶快停住脚。

(2)问:哪些小朋友回家途中要经过江(河、湖、塘)边的?(3)讲述:回家经过江(河、湖、塘)边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江(河、湖、塘)边上玩,做游戏,不要私自下江(河、湖、塘)游泳。

2、公路上的安全(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上学是不是要经过一些街道或公路?(有的有,有的没有。

)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

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吗?它们都是什么用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2)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并说说它们的用处。

(课件演示)人行道:供行人行走。

人行横道:供行人穿过马路。

护栏:保护行人的安全。

机动车道:机动车行驶的道路。

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走,黄灯表示车辆减速慢行。

铁路道口:表示前面有火车通过。

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火车。

过街天桥:行人穿过马路。

地铁站口:地下列车的进出口(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它们呀,都是在保护我们不受到伤害,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不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从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4)联系生活进行活动(演一演:用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边演边说交通规则。

)三、巩固1、判断以下行为是否正确。

(播放课件)2、师生齐唱儿歌: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回家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事情,要防止上当受骗,要注意交通安全等,我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

课题5、我们的国庆节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国名与国庆日,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2、初步了解国庆节的由来。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采访周围的人,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热烈和自豪之情。

2、通过搜集、交流资料,了解国庆节的相关知识,初步培养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1、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愿意参与国庆的各种活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阅兵式、文艺演出等。

2、开国大典的录像资料。

3、有关中国人民庆祝国庆的录相片。

教学过程活动一:一、谈话引入课题1、提问: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2、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我们的祖国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日,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祖国妈妈生日的事情。

老师板书课题:祖国妈妈的生日二、介绍祖国及国庆节的由来1、教师介绍: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每个人都出生在一个国家里,而且他的祖祖辈辈都可能生活在这个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他的祖国。

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就像我们的妈妈养育我们一样,所以,我们就亲切地称祖国为妈妈。

2、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指导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的录像,说明:我们的祖国妈妈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她是在1949年10月1日诞生的,从此,10月1日就成为她的生日,我们称之为国庆节。

三、庆祝国庆节1、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给小朋友过生日,是因为他们非常爱小朋友。

祖国妈妈的儿女们也非常爱自己的祖国妈妈,所以,每到国庆节这一天也会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他们是怎样为祖国妈妈过生日的?2、以小组形式展示课前调查的图片、照片等资料,分别介绍不同地方的人们是如何庆祝国庆的。

3、观看十一庆典的录像。

讨论:为什么大家会热烈庆祝这个日子?(简单举例建国五十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的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