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3-1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3-1

取样长度:用于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至少包含5个微峰和5个微谷。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3、评定长度(ln)
包含有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的长度。标准评定长度ln=5lr。若被测表面比较均匀,可选ln<5lr;若均匀性差,可选ln>5lr。
4、基准线
基准线是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的给定的线。
2、对磨擦,磨损的影响
表面越粗糙,因摩擦而消耗的能量也越大。
某些场合,表面过于光滑,则不利于润滑油的储存。
综上所述,只有选取合适的表面粗糙度,才能有效地减小零件的磨擦和磨损。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3、微观不平度凹痕愈深,底部曲率半径小,应力集中严重,零件愈易疲劳损坏(动载荷时);疲劳强度
4、微观不平,积聚空气、腐蚀性气体---腐蚀零件;抗腐蚀性
授课时间
第13周第1次课
授课时数
2节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4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4-1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理解规定取样长度及评定长度的目的及中线的作用;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及其检测手段;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间距特性参数;掌握表面粗糙度参数和参数值的选用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算术平均中线
算术平均中线是指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在取样长度内与轮廓走向一致的基准线,在取样长度内由该线划分轮廓使上,下两边的面积相等。
四、课堂知识小结
作业布置
课本后面练习3、4
教学后记
整体效果可以
5、对配合性质稳定性影响大(精密轴率回转精度对粗糙度要求极高);
6、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表面光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和胶合强度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7、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3.4基本术语
1、实际轮廓
实际轮廓是指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分为横向轮廓和纵向轮廓。
2、取样长度(lr)
取样长度是指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形位公差我们已经学习了,下面我们进入表面粗糙度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3.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
定义:表述峰谷的高低和间距状况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术语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被加工表面上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起伏间距入,幅度h。
入/h<40:表面粗糙度入/h>1000:形状误差
40<入/h<1000:表面波度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3.2表面粗糙度轮廓形成的原因
1.加工过程中零件表面留下的刀痕;
2.切屑分离时工件表面的塑性变形;
3.切削过程中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4.刀具与零件表面的摩擦。
3.3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间际配合:Ra过大,间隙增大,引起配合性质的改变。
过盈配合:Ra过大,实际过盈量减小,降低连接强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内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及标注。
难点内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考勤、学习准备等。
二、复习旧课,引入课题:举例引入新的课程。
上节课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形位公差及检测的相关知识,这些是本门课的重点知识之一,内容比较抽象,特别是形位公差的选用部分,大家课后要好好把握,下面我们通过课本后面的练习的讲解来回顾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