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一、教学内容及学习水平二、配套作业9.1元素周期律一.选择1.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1.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该元素为()A.金属元素 B.ⅡA族元素 C.稀有气体 D.无法判断1.3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A. I、Br、Cl B. O、S、Na C.Al、Si、P D.C、N、B1.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A.原子的半径 B.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C.元素化合价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5 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有关A、B元素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 B.离子半径A>BC.原子序数A>B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B1.6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A.均为有色单质 B.均为双原子分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D.均可从海洋中提取1.7关于锂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A. 与水反应比钠剧烈B. 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C. 它的氧化物暴露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D. 它是还原剂1.8在原子序数为3~10的元素中,随着核电荷数递增而逐渐增加的是()A.原子半径 B.最外层电子数 C.最高正价 D.核外电子层数1.9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Na B.Si C.S D.Cl1.10微粒188O和189F的原子半径,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1.1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高C.B、C、N、O、F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Li、Na、K、Rb元素金属性依次增强1.12关于第三周期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电子层数相同B.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C.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大D.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小1.13关于氟、钠、镁、氯四种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描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Cl B.热稳定性:HCl<HFC.离子半径:F一<Mg2+ D.碱性:NaOH<Mg(OH)21.14 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10~18之间,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X<Y<ZB.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D.元素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变大二、填空1.15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C、F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随;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 D E 。
(2)B的单质在F的单质中燃烧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是。
(3)A、C两会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9.2元素周期表一、选择2.1 1869年,世界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出现了,编制该表的化学家是()A. 道尔顿B. 居里夫人C. 门捷列夫D. 拉瓦锡2.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七个周期,十八个族B.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C.对工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D.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2.3 下列说法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易形成-1价离子 B.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2.4 与氮元素不在同一周期的元素是()A.锂B.碳C.氧D.硅2.5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第七周期叫不完全周期 B.族有两类:主族和副族C.有18个列16个族 D.金属元素位于表的左下部2.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位于IA的元素与位于ⅦA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B.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列D.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2.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可以寻找制取半导体的元素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元素周期表的D.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增强2.8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化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运用周期律,可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内寻找特定性质的物质,下列有关研究方向的叙述错误()A. 在过渡金属元素中寻找耐高温抗腐蚀的合金材料B. 在主族的金属元素中寻找化工生产中的高效催化剂C.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进行研究合成新农药D. 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新型的半导体材料2.9 某元素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 IA族 B.第三周期ⅡA族C.第二周期Ⅶ\A族 D.第三周期 IA族2.10 原子结构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A.第六周期第Ⅳ族 B.第四周期第Ⅵ族C.第六周期第ⅣA族 D.第四周期第ⅥA族2.11成功合成纳米氮化镓是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取得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
已知镓(Ga)是第ⅢA族元素,则氮化镓的化学式可能是()A. Ga3N2B. Ga2N3C. GaND. Ga3N2.12 砷是第四周期VA族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砷单质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B.AsH3比PH3稳定性差C.有+5、+3、-3三种化合价D.As2O5水化物是一种强酸2.13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 H2SO4B. H3PO4C. HClO4D. H2CO32.14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A. NH3B. HClC. H2OD. HF2.15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2.16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是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D.镭元素的金属性比钡弱2.17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
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二、填空2.18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来填空:(1)某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3个,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与该元素同一主族的短周期元素是。
(2)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的非金属性(选填“强”、“弱”),能说明这一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
(3)关于氟、钠、镁、氯四种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描述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a. 原子半径:Na<Clb. 离子半径:F-<Mg2+c. 热稳定性:HF>HCld.碱性:NaOH> Mg(OH)2已知Q、R、X在同一周期,R2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完成下列填空:(1)Q位于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化合物Q2Z的电子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Q、R、X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Q、R、X、Z中金属性最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3)Q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0 联氨(N2H4)是火箭发射的重要燃料,它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氨气和水。
完成下列填空:(1)氮分子的电子式为,与氮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氢、氮、氧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一种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3)氧、硫的非金属性强弱可通过比较这两种元素(选填编号)a.原子的得电子的能力b.含氧酸的酸性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单质的熔沸点参考答案9.1元素周期律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答案 A D B B C C A B A A A B B D二、填空1.15(1)Na、Si、P (2)产生白色的烟;Mg + Cl2 MgCl2(3)OH-+ Al(OH)3 AlO2- + 2H2O9.2元素周期表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答案 C A B D B A B B B D C D C D A D D二、填空2.18(1)二;P (2)弱;Cl2+ H2S→2HCl+S(3)c、d2.19(1)三;ⅠA 略(2)Na>Al>Cl;Na (3)OH—+ Al(OH)3 → [Al(OH)4]—2.20(1)(2)H<O<N;NH4NO3(NH4NO2)(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