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标准作业指导手册目录轨道车出库前的准备检查作业指导书 (1)1 适用范围 (1)2 作业准备 (1)2.1 人员 (1)2.2 工具 (1)2.3 材料 (1)3 安全注意事项 (1)4 质量标准 (2)5 作业程序 (2)5.1 作业前配合准备的程序 (2)5.2 动车前对车辆进行静、动态检查程序 (3)5.2.1 静态检查(主要以眼看、手摸、锤敲为主),佩带司机铭牌标志 (3)5.2.2 动态检查(主要以眼看、手动、耳听为主) (3)5.3 司乘人员明确当天施工的具体作业方案、安全要求和配合方式 (4)5.4 库内轨道车与平车的摘钩作业程序 (5)轨道车运监使用操作作业指导书 (6)1 适用范围 (6)2 作业准备 (6)2.1 人员 (6)3 安全注意事项 (6)4 质量标准 (7)5 作业程序 (7)5.1 开机自检模式操作程序 (7)5.2 出、入库运行模式操作步骤 (7)5.3 调车作业运行模式操作步骤 (8)5.4 跨区间地面数据运行模式操作步骤 (8)5.5 区间作业模式操作步骤 (9)5.5.1 车辆向区间运行时 (9)5.5.2 车辆在区间配合作业时 (10)5.5.3 车辆返回运行时 (11)5.5.4 车辆区间作业结束继续向前方车站运行时 (12)5.5.5 单机连挂平板车区间折返运行 (13)轨道车出库及站场转线(调车作业)的运用作业指导书·· 141 适用范围 (14)2 作业准备 (14)2.1 人员 (14)3 安全注意事项 (14)4 质量标准 (16)5 作业程序 (16)轨道车途中运行作业指导书 (22)1 适用范围 (22)2 作业准备 (22)2.1 人员 (22)3 安全注意事项 (22)4 质量标准 (23)5 作业程序 (23)轨道车区间配合施工作业指导书 (26)1 适用范围 (26)2 作业准备 (26)2.1 人员 (26)2.2 工具 (26)3 安全注意事项 (26)4 质量标准 (27)5 作业程序 (27)轨道车入库作业指导书 (30)1 适用范围 (30)2 作业准备 (30)2.1 人员 (30)2.2 工具 (30)3 安全注意事项 (30)4 质量标准 (31)5 作业程序 (31)轨道车司机探头手比口呼确认作业指导书 (35)1 适用范围 (35)2 作业准备 (35)2.1 作业人员 (35)3 安全注意事项 (35)4 质量标准 (35)5 作业程序 (36)5.1 第一架信号机探头、手比、口呼确认的程序标准 (36)5.1.1 探头的标准 (36)5.1.2 手比的标准 (36)5.1.3 口呼的标准 (36)5.1.4 “确认运监模式”手比、口呼确认信号的标准 (36)5.1.5 “确认机车信号”手比、口呼确认信号的标准 (37)5.1.6 确认道岔手比、口呼标准 (37)5.2 走行径路中调车信号、进路的手比、口呼确认程序标准 (37)5.2.1 手比的标准 (37)5.2.1 口呼的标准 (37)5.2.2 确认走行中调车进路口呼确认信号的标准 (38)5.3 通过信号机、预告信号机、减速信号牌、复示信号、进站信号机的手比、口呼确认程序标准 (38)5.3.1 确认通过信号机手比、口呼标准 (38)5.3.2 确认预告信号机手比、口呼标准 (38)5.3.3 确认减速信号牌手比、口呼标准 (38)5.3.4 确认复示信号手比、口呼标准 (39)5.3.5 确认进站信号机的手比、口呼标准 (39)5.4 特殊情况下的信号探头、手比、口呼确认程序标准 (40)5.4.1 车辆在曲线停车看不到第一架信号机口呼标准 (40)5.4.2 运行至能看到信号时手比、口呼的标准 (40)5.4.3 复线区段在车站正线反方向行车 (41)5.4.4 当停车位距离第一架信号机不足10米时 (41)5.4.5 “推进运行时信号的确认”的标准 (41)轨道车辆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42)1 适用范围 (42)2 作业准备 (42)2.1 人员 (42)2.2 工具 (42)2.3 材料 (42)3 安全注意事项 (42)4 质量标准 (42)5 作业程序 (43)5.1 日常保养作业标准(由轨道车司乘人员完成) (43)5.2 关键部位保养作业标准(由轨道车司乘人员完成) (44)5.3 定期保养作业标准(由动力设备车间检修人员完成)455.4 走合期保养作业标准(由轨道车司乘人员和检修人员配合完成) (48)5.5 换季保养作业标准(由轨道车司乘人员完成) (48)轨道车辆巡检作业指导书 (50)1 适用范围 (50)2 作业准备 (50)2.1 人员 (50)2.2 工具 (50)2.3 材料 (50)3 安全注意事项 (50)4 质量标准 (50)5 作业程序 (51)5.1 检查发动机性能 (51)5.2 检查发动机辅助部分 (52)5.3 检查传动部分 (52)5.4 检查走行部 (53)5.5 检查制动部分 (53)5.6 检查各种照明设备 (53)5.7 检查车楼车架 (53)5.8 检查平台液压系统 (53)轨道车辆设备精细化保洁检修影像作业指导书 (54)1 适用范围 (54)2 作业准备 (54)2.1 人员 (54)2.2 工具 (54)2.3 材料 (54)3 安全注意事项 (54)4 质量标准 (54)5 作业程序 (55)5.1 轨道车辆设备拍摄周期 (55)5.2 轨道车辆各部件拍摄作业标准 (56)5.2.1 车体部分(共4张) (56)5.2.2 发动机部分(共3张) (56)5.2.3 变速箱部分(共3张) (57)5.2.4 离合器部分(共1张) (57)5.2.5 空气压缩机部分(共2张) (57)5.2.6 车轴齿轮箱部分(共2张) (58)5.2.7 车轮轮对部分(共2张) (58)5.2.8 车轴轴承箱部分(共2张) (58)5.2.9 车钩钩头部分(共3张) (58)5.2.10 制动缸部分(共1张) (59)5.2.11 副风缸部分(共1张) (59)5.2.12 三通阀部分(共2张) (59)5.2.13 分配阀部分(共1张) (59)轨道车路外安全作业指导书 (60)控制要点: (60)1 适用范围 (60)2 作业准备 (60)2.1 人员 (60)2.2 轨道车司乘人员主要职责 (60)3 安全措施 (61)3.1 轨道车司机值乘中 (61)3.2 轨道车司乘人员鸣笛操作标准(禁鸣区段可不执行)613.3 轨道车司乘人员严格执行“八预防” (62)4 技术措施 (62)轨道车出库前的准备检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范了轨道车辆在出车运用前应检查的项目和具备的条件,库内(货场停放线)车辆摘挂作业程序。
1.2 本规定适用于出车前的准备检查作业。
2 作业准备2.1 人员使用车辆的班组工作领导人、轨道车司机、副司机(或兼职并岗人员)、作业车运用监控人员。
2.2 工具检测锤、信号旗(灯)2.3 材料棉纱3 安全注意事项3.1 司乘人员应注意上下车辆时的安全,不得从车上跳跃下车。
3.2 作业车运用监控人在对车辆作业台进行试验操作时,上车要戴安全帽。
3.3 作业车停放位上端如有带电设备,严禁人员上作业台试验和在下端升降作业台。
3.4 车辆摘钩作业时,副司机(或兼职并岗人员)必须用第1 页共63 页信号旗(灯)设置好防护后,方可进入两车连接的中间指挥车辆摘钩。
4 质量标准4.1 车辆设备及人员状态良好,满足出车条件。
4.2 检查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影响出库时间。
5 作业程序5.1 作业前配合准备的程序5.1.1 接触网工区使用轨道车施工时,必须指定当日工作领导人担任车辆运用监控人。
5.1.2 接触网工区使用轨道车作业时,应在用车的前日22点前由次日工作领导人向轨道车司机递交第二天的派车单。
派车单必须填写出车的时间范围、司机姓名、车辆的往返地点、停车地点、时间要求、车号、派车人、监护人的姓名。
日期应填写填发日期,“时间要求”栏填写使用日期及时间。
任务栏内详细说明当天的工作内容,根据不同的施工地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在安全措施栏填写监护人姓名)。
5.1.3 车间、班组要合理安排司乘人员休息,确保司乘人员精shen状态良好。
5.1.4 值乘司机必须参加工区当日作业分工会。
车辆远离工区停放时,有一名司乘人员参加,另一人看车。
5.1.5 大型施工多车编组时,分工会期间出现车站通知调车作业,司乘人员不能参加分工会,指导司机(或车管干部)必须第2 页共63 页参加分工会。
指导司机(或车管干部)参加分工会后要及时将分工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司乘人员。
5.2 动车前对车辆进行静、动态检查程序轨道车、轨道平车技术检查作业实行绕车检查制。
车辆检查时,做到两人检查制度,驾驶室内及室外,底盘部分及平车检查由司机提问,副司机检查,二人同时确认。
作业平台由班组车辆监控人试验检查,副司机提问,两人同时确认。
5.2.1 静态检查(主要以眼看、手摸、锤敲为主),佩带司机铭牌标志5.2.1.1 车辆备品以及各种证件。
5.2.2.2 检查燃油、机油、冷却水以及润滑系、冷却系、燃料供给系、液压系统的各连接管及油量是否符合规定。
5.2.2 动态检查(主要以眼看、手动、耳听为主)5.2.2.1 接通电源起动车辆,打开运行监控装置进行自检,观察各仪表的显示情况。
5.2.2.2 检查传动部分:离合器分离是否正常,变速箱有无异响,传动轴螺栓各部连接是否可靠,换向箱、车轴齿轮箱有无渗漏和异响。
5.2.2.3 检查走行部分:用检车锤检查车轮、导框、轮轴标、前后车轴齿轮箱吊架,减震器等。
检查制动部分各拉杆连接是否安全可靠,闸瓦、制动梁、安全托架、螺栓及园销是否良好。
检查平板车旁承间隙是否在规定范围,芯盘螺栓连接是否紧固。
检第3 页共63 页查连接器连接情况及折角塞门的位置是否正确。
5.2.2.4 检查车辆“三项”设备是否齐全,工作性能是否良好。
检查照明、喇叭、刮雨器是否良好。
检查平车及器材装载是否稳固,不得超载,偏载或侵入限界。
5.2.2.5 试验制动系统,在制动保压状态下列车制动主管的压力1分钟内漏泄不得超过20kPa。
缓解时间一般不超过35秒。
5.2.2.6 在作业平台试验区域内,挂取力器,用升降、转换开关(钮)检查作业台的工作情况。
5.2.2.7 检查作业车的随车发电机工作情况。
(每周六固定检查一次,其他时间根据当日使用发电机的情况进行检查)5.3 司乘人员明确当天施工的具体作业方案、安全要求和配合方式5.3.1 司乘人员熟记施工地点(如:站场、区间、公里标、支柱号、股道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