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高三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高三复习)

-3 +1
2—
NaB H4
+3 -1
K2Cr2O7
K2CrO4
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Δ 在Fe2O3+3CO === 2Fe+3CO2
Fe2O3 是氧化剂,___ CO 是还原剂; 的反应中_____ C 元素被氧化,__ Fe元素被还原; ___
Fe2O3具有氧化性,CO具有还原性;
CO2 是氧化产物,____ Fe 是还原产物。 ____
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判断
(1)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 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
(2)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 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
4.依据反应条件判断 (1)浓度: 氧化性:浓 H2SO4 还原性:浓 HCl 稀 H2SO4,浓 HNO3 稀 HCl。 稀 HNO3;
0
-2 +4
由于 S 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而且升降总数要相等, 所以 K2S 的化学计量数为 2,K2SO3 的化学计量数为 1,然后 确定 S 的化学计量数为 3。
(1)_Cl2+_Ca(OH)2==_CaCl2+_Ca(ClO)2+_H2O
(2)_MnO4—+_H2O2+__==_Mn2++_O2↑+__H2O (3)____H2S+____SO2===____S↓+____H2O
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节
【2016 新课标 1 卷】NaClO2 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 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 ClO2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 “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 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 (5) “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 能力相当于多少克 Cl2 的氧化能力。NaClO2 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2)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4)2:1; O2; (5)1.57。
考点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 易, 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但也与外界因素(如反应条件、 反应物浓度、酸碱性等)有关,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判断
有以下反应: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I2+2HCl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考点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得失电子守恒。 即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 总数相等进行计算。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 只要中间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就可找出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建 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其解题流程为
【 2016 新课标 1 卷】元素铬 (Cr) 在溶液中主要以 Cr3+( 蓝紫色 ) 、 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
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 4 ) +6 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 NaHSO3 将废液中的 Cr2O72−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____。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请举例说明:
角度

物质氧化性、还原 性强弱的判断
3.(2018· 深圳三校联考)已知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反应Ⅱ:5Cl2+I2+6H2O===10HCl+2HI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 HCl 是氧化剂 ( B.反应Ⅱ中 Cl2 发生氧化反应 )
[答案] MnO(OH)2+2I +4H ===Mn2 +I2+3H2O
- + +
(2)缺项配平法 ①补项原则 缺项化学方程式是指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分子式没有 写出来,一般为水、酸或碱;若是离子方程式,所缺物质一 般为 H+、OH-和 H2O。
条件 酸性条件下
补项原则 缺 H 或多 O 补 H ,少 O 补 H2O
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 4 ) +6 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 NaHSO3 将废液中的 Cr2O72−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____。
【答案】(4)Cr2O72−+3HSO3− +5H+=2Cr3++3SO42−+4H2O。
(3)逆向配平法 适用于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和部分氧 化还原反应或者分解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先确定生成物 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如: 3S+6KOH(热、浓)===2K2 S +3H2O+K2 S O3
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2
Mn (OH)2 K2FeO4 CuCl
+1
MnO(OH)2
+2 -2
+3
+2
FePO4
+1
LiFePO4 Cu2 (OH)2Cl2
+3
CuFeS2 As2S3
+3
CuCl
+5
H3AsO4
+5
H3AsO3
+4
NaClO
+1
NaClO2
-2
NaClO3
+4
解析:该氧化还原反应中,Cl 元素由+1 价降至-1 价,设 ROn R(OH)3 中 R 为+3 价, 根据氧化还原反 4 中 R 为 x 价,

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同, 有 2×(x-3)=3×[+1-(-1)], 解得 x=+6。
考点五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1.配平原则
2.配平流程
标变价——标明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
( 10
2 )MnO - 5 4 +( )CO2↑+8H2O。
- + )C2O2 4 + 16H ===(
2
)Mn2 + +
【 2016 新课标 1 卷】元素铬 (Cr) 在溶液中主要以 Cr3+( 蓝紫色 ) 、 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
ClO2
-3
N2O
-3
N2H4
+2-3
N2O4 C2O4
+6
LiN H2
+2
AlN
+3 -1
KC N
+6
2—
Na2S2O3
NaB H4
K2Cr2O7
K2CrO4
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Mn (OH)2 K2FeO4 CuH
+1 +1 -1 +6 +2
MnO(OH)2 CuFeS2 As2S3 NaClO2 N2H4 KC N
(2)单线桥法 ①表示方法
写出 Cu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 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意事项 a.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b.不标“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c.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
- + -
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 +SO2+2H2O===2Fe2 +SO2 4 +4H
+ + - +
(
)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2I-===2Fe2++I2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C.氧化性:Co2O3>Cl2>HIO3 D.还原性:CoCl2>HCl>I2
4.已知:①向 KMnO4 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 Fe成的溶液滴在淀粉 KI 试纸上,试纸变 蓝。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 >Cl >Fe >I2 4 2
②同周期元素对应单质的还原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 氧化 性逐渐增强。 Na Mg Al Si P S Cl2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3)依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①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其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则氧化 性:Cl2>S>P>C>Si。 ②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如 碱 性 : NaOH>Mg(OH)2>Al(OH)3 , 则 还 原 性 : Na>Mg>Al。
(1)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⑴双线桥法 ①表示方法
写出 Cu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 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注意事项 a.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 原子,且需注明“得到”或“失去”。 b.箭头的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电子转 移前后的变化。 c.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
列变化——列出变价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 等总价——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平其他——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 查守恒——检查质量、电荷、电子是否守恒
3.配平方法 (1)常规配平法(又叫正向配平法) 适合反应物分别是氧化剂、还原剂的反应。
[典例] (2016· 天津高考)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