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要素禀赋理论局限性

要素禀赋理论局限性

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
要素禀赋理论模型的条件设定:
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

2、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

3、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4、两国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完全不能
流动。

5、两国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进行生产和交换。

6、在贸易条件上,不考虑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且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两国
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而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由于生产各种产品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要素禀赋论依据的一系列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使理论难免存在局限性:
1、理论模型的条件限制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实际中,各国的生产技术不完全相同,生产技术对生产效率的形象是巨大的,会对产品的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外,现实是技术不断
进步,而进步能使老产品的成本降低,也能产生新产品。

因而会改变一
国的比较利益格局,使比较优势产品升级换代,扩大贸易的基础。

国际间贸易,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阻碍真实存在,且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是不避免的;许多国家的市场结构不是完全竞争的。

理论模型设定的条件与实际不符,对实际的国际贸易的发生的解释具有局限性。

2、要素禀赋理论的模型中投入产品的是两种生产要素,在实际生产中,
一种产品往往要投入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

该理论无法解释投入多种生产要素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

3、不能解释要素密集程度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问题。

如果两国
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相同,则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同,进而产品成本相同,价格相同不产生国际间贸易。

4、人力资本即劳动力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是不同质的。

由于后天教育
培训的不同,劳动力存在质量上的差异。

劳动力要素的不同质会影响产品的成本,也即成本成本差异并不完全是由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决定的。

5、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产品供给的角度去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的。

该理
论假设“消费者偏好一致”,实际中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差异超过了要素禀赋上的差异,两国的进口方向就会发生逆转,与模型解释相反。

6、难以解释同一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

该模型假设条件是两种产品,
要素禀赋不同导致成本不同,进而产生国际贸易。

在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投入要素可以无差别,且需求偏好一致,按照该理论的思想无法解释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

7、该理论模型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静态分析,无法对变化的国际贸易
做出解释。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要素禀赋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但该理论的提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国际贸易理论得以不断的发展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