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的定义是什么? 2.相互独立事件有哪些性质?
3.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有什么区别? 二、基础知识
1.相互独立的概念
设A ,B 为两个事件,若P (AB )=P (A )P (B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 2.相互独立的性质
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名师点拨 (1)必然事件Ω,不可能事件∅都与任意事件相互独立. (2)事件A ,B 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是P (AB )=P (A )·P (B ). 三、合作探究
1.相互独立事件的判断
一个家庭中有若干个小孩,假定生男孩和生女孩是等可能的,令A ={一个家庭中既
有男孩又有女孩},B ={一个家庭中最多有一个女孩}.对下述两种情形,讨论A 与B 的独立性:
(1)家庭中有两个小孩;
(2)家庭中有三个小孩.
【解】(1)有两个小孩的家庭,男孩、女孩的可能情形为Ω={(男,男),(男,女),(女,男),(女,女)},
它有4个基本事件,由等可能性知概率都为1 4.
这时A={(男,女),(女,男)},
B={(男,男),(男,女),(女,男)},AB={(男,女),(女,男)},
于是P(A)=1
2,P(B)=
3
4,P(AB)=
1
2.
由此可知P(AB)≠P(A)P(B),
所以事件A,B不相互独立.
(2)有三个小孩的家庭,小孩为男孩、女孩的所有可能情形为Ω={(男,男,男),(男,男,女),(男,女,男),(男,女,女),(女,男,男),(女,男,女),(女,女,男),(女,女,女)}.
由等可能性知这8个基本事件的概率均为1
8,这时A中含有6个基本事件,B中含有4个
基本事件,AB中含有3个基本事件.
于是P(A)=6
8=
3
4,P(B)=
4
8=
1
2,P(AB)=
3
8,
显然有P(AB)=3
8=P(A)P(B)成立.
从而事件A与B是相互独立的.
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相互独立的两种方法
(1)根据问题的实质,直观上看一事件的发生是否影响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来判断,若没有影响,则两个事件就是相互独立事件;
(2)定义法:通过式子P(AB)=P(A)P(B)来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独立,若上式成立,则事件A,B相互独立,这是定量判断.
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王敏某天乘火车从重庆到上海去办事,若当天从重庆到上海的三列火车正点到达的概率分别为0.8,0.7,0.9,假设这三列火车之间是否正点到达互不影响.求:(1)这三列火车恰好有两列正点到达的概率;
(2)这三列火车至少有一列正点到达的概率.
【解】 用A ,B ,C 分别表示这三列火车正点到达的事件. 则P (A )=0.8,P (B )=0.7,P (C )=0.9, 所以P (A -)=0.2,P (B -)=0.3,P (C -
)=0.1.
(1)由题意得A ,B ,C 之间互相独立,所以恰好有两列正点到达的概率为 P 1=P (A -BC )+P (A B -C )+P (AB C -)=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 =0.2×0.7×0.9+0.8×0.3×0.9+0.8×0.7×0.1=0.398. (2)三列火车至少有一列正点到达的概率为 P 2=1-P (A -B -C -)=1-P (A -)P (B -)P (C -
) =1-0.2×0.3×0.1=0.994.
1.[变问法]在本例条件下,求恰有一列火车正点到达的概率. 解:恰有一列火车正点到达的概率为
P 3=P (A B -C -)+P (A -B C -)+P (A -B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P (A -)P (B -
)P (C )=0.8×0.3×0.1+0.2×0.7×0.1+0.2×0.3×0.9=0.092.
2.[变条件]若一列火车正点到达记10分,用ξ表示三列火车的总得分,求P (ξ≤20). 解:事件“ξ≤20”表示“至多两列火车正点到达”,其对立事件为“三列火车都正点到达”,所以P (ξ≤20)=1-P (ABC )=1-P (A )P (B )P (C )
=1-0.8×0.7×0.9=0.496.
与相互独立事件有关的概率问题的求解策略
明确事件中的“至少有一个发生”“至多有一个发生”“恰好有一个发生”“都发生”“都不发生”“不都发生”等词语的意义.
一般地,已知两个事件A ,B ,它们的概率分别为P (A ),P (B ),那么: (1)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为事件A +B . (2)A ,B 都发生为事件AB . (3)A ,B 都不发生为事件A -B -.
(4)A ,B 恰有一个发生为事件A B -+A -
B .
(5)A ,B 中至多有一个发生为事件A B -+A -B +A - B -
.
3.相互独立事件的综合应用
本着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租自行车骑游的人越来越多.某自行车租车点的收费标
准是每车每次租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免费,超过两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2元(不足一小时的部分按一小时计算).有甲、乙两人独立来该租车点租车骑游(各租一车一次).设甲、乙不超过
两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14,12,超过两小时但不超过三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12,1
4,两人租车时间都不会超过四小时.
(1)求甲、乙两人所付租车费用相同的概率;
(2)设ξ为甲、乙两人所付的租车费用之和,求P (ξ=4)和P (ξ=6)的值.
【解】(1)由题意可得甲、乙两人超过三小时但不超过四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14,1
4. 记甲、乙两人所付的租车费用相同为事件A ,则P (A )=14×12+12×14+14×14=516.所以甲、乙两人所付租车费用相同的概率为516.
(2)P (ξ=4)=14×14+12×14+12×14=5
16, P (ξ=6)=14×14+12×14=3
16.
概率问题中的数学思想
(1)正难则反.灵活应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关系(P (A )+P (A -)=1)简化问题,是求解概率问题最常用的方法.
(2)化繁为简.将复杂事件的概率转化为简单事件的概率,即寻找所求事件与已知事件之间的关系.“所求事件”分几类(考虑加法公式转化为互斥事件)还是分几步组成(考虑乘法公式
转化为相互独立事件).
(3)方程思想.利用有关的概率公式和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获解. 四、课堂检测
1.如图,在两个圆盘中,指针落在圆盘每个数所在区域的机会均等,那么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奇数所在区域的概率是( )
A .49
B .29
C .23
D .13
解析:选A .左边圆盘指针落在奇数区域的概率为46=2
3,右边圆盘指针落在奇数区域的概率也为23,所以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奇数区域的概率为23×23=4
9.
2.已知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且P (A )=12,P (B )=2
3,则P (A B -)=________;P (A - B -
)=________.
解析:因为P (A )=12,P (B )=2
3. 所以P (A -)=12,P (B -)=1
3.
所以P (A B -)=P (A )P (B -)=12×13=16,P (A - B -)=P (A -)P (B -)=12×13=1
6. 答案:16 16
3.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他随意地拨号,假设拨过了的号码不再重复,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第3次拨号才接通电话; (2)拨号不超过3次而接通电话.
解:设A i ={第i 次拨号接通电话},i =1,2,3. (1)第3次才接通电话可表示为A 1-A 2-
A 3, 于是所求概率为P (A 1-A 2-A 3)=910×89×18=1
10.
(2)拨号不超过3次而接通电话可表示为A 1+A 1- A 2+A 1-A 2-
A 3, 于是所求概率为P (A 1+A 1-A 2+A 1-A 2-
A 3) =P (A 1)+P (A 1-A 2)+P (A 1-A 2-
A 3) =110+910×19+910×89×1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