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交通设施设计
• 例如,可以对与交叉口相连的某条道路,采取 单向交通及禁左等交通规则,以减少对象交叉 口的流入交通量,使交通流单纯化,这样能尽 量减少多岔交叉口的影响 • 采取这些管理措施时,也要考虑到被管理对象 的交通应能够利用其他路径前往目的地
交通设施设计
次要道路实施单向通行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5:要注意相位数不可增加过多
为右转车等待步行者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 对右转车多的交叉口可减少对直行车的影响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交叉口面积要合理
• 这种行人过街横道向外平移多少要根据交叉口的进口 车道数及右转车交通量的不同而异。对于视线不好的 交叉口,如果过于死板地刻守这一设臵原则,反而会 使视线更差,所以要充分注意.
Y型交叉口改良实例(改良前)
• • • • 基础资料、数据的收集、研究 现场勘察 分析明确存在问题 规划设计条件的整理和基本方针的研究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概略设计阶段
• • • • 基本形状的研究(草图) 几何结构的基本数值的决定及概略设计 交通控制方法和交通处理能力的研究 概略设计方案的比较及详细设计方案的选定
多岔交叉口 内交通的交叉、 合流、分流点 的数量就会剧 增,其结果将 导致交叉口处 的交通处理变 的十分复杂。
在十字交叉口新建一条道路的例子
不同交叉形式的交叉口内的交叉、分流、合流点数
交叉口形式 T字型交叉口 十字型交叉口 五分叉交叉口 六分叉交叉口 交叉 3 16 50 124 合流 3 8 15 24 分流 3 8 15 24 合计 9 32 80 172
交通设施设计
非常规交叉口改良的原则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4 ——锐角交叉口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9:尽量将锐角相交的交叉口(X型及Y型)改良成十 字型及T型交叉口
• 锐角相交的交叉口与直角交叉口相比,停车线 间距离长,交叉口面积增大。 • 其结果车辆往往以较高速度通过交叉口,容易 引发左右转车与横过人行道的步行者的事故。 • 这种交叉口的视野不良,交通处理能力方面也 有问题。此类交叉口的改良,原则上应使之尽 量接近直角(大约75度以上)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详细设计
• 详细设计 • 检查有无问题 • 确定最终方案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明确问题所在及其原因 • 改良交叉口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 交叉口的问题所在及其原因。如果 这一点不搞清楚,就对交叉口进行 改良,往往无法解决改良前的问题, 也就谈不上改良效果
交通设施设计
进行多岔交叉口结构改造时,要注意的问题
• 要充分注意废弃道路上原来的交通量,应能够 利用别的路径前往目的地方向 • 将狭窄街道与干道的交叉位臵变更到交叉口以 外时,新设的交叉位臵要使得出入窄细街道的 交通对原交叉口不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要调 整一些必要的交通管理措施
要点4 对没有条件进行改造的多岔交叉口,实施交通管 理措施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确立对策,制定改良方案
• 尽量制定多个认为可能的方案,按照交叉口的实际条 件比较分析哪一个方案具有实际实施的可能性 • 注意针对某一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即使对解决该问题 很有成效,但同时也许会引起新的问题的出现。
将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能够解决该交叉口的阻塞问题, 但可能会使阻塞现象在其他的交叉口发生,从道路整体来看, 并没有全面解决阻塞问题,只是阻塞的地点发生了转移
交通设施设计
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信号相位调整后)
改良后 三相位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6:由于多岔交叉使得交叉口非常大时,可 考虑将交叉口分割成2个交叉口 • 如果将新建道路与已有的道路简单地连接,则 容易使交叉口非常大,其结果是变成多岔交叉 口,容易发生交通堵塞与事故等问题
( 分 割 交 叉 口 )
• 循环工作
交叉口改良工作,仅仅一次改良很少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改良后充分进行效 果评价,明确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地不断进行改良 是十分必要.
交通设施设计
5.3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
——1 交叉口面积的合理化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交叉口面积要合理
• 以尽量缩短车辆通过停车线之间所需时 间为原则,因此,对于面积过大的交叉 口,停车线或人行过道的位臵应尽量靠 近交叉口的中心设臵。这种情况下,靠 近交叉口中心的极限位臵是从侧向道路 边缘线的延长线留出一台车的位臵往外 作为行人过街横道的位臵——其目的是
交通设施设计
进口道与出口道的必要车道数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1:在交叉口的进口道要确保必要的车道宽度 • 交叉口进口道的标准车道宽度:3.0~3.25米
– 车道过宽——车道内可能平行行驶2台车,交通流不稳定 – 车道过窄——相临车道间的车辆将相互影响而难以行走
• 左转专用道
– 对于必须设臵左转车道、同时受道路总体幅度限制,只能设臵比3.0 米还窄的车道时,通常情况下左转专用车道的宽度可以降到2.75,在 大型车很少的情况下,最小可缩小到2.5米
交通设施设计
第5章 交叉口渠化设计
5.1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思路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5.3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
交通设施设计
5.1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思路
明确交通流的主从关系
避免五路以上的多路交叉口 交叉角度尽量接近直角 避免位错交叉等变形交叉 交叉口的面积在保证需要的条件下尽量小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收集现场的资料
• 在交叉口改良过程中,为了弄清楚欲改良的交叉口存 在的问题,要收集必要的资料和数据:
交叉口交通量数据 交叉口事故数据 交叉口现状图 交叉口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状况 交叉口周围的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有交通出入的设施的位 臵)等。
多 岔 交 叉 口 的 改 良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3 ——不规则交叉口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7:将错位交叉口改造成十字形和T形 交叉口
• 改造错位交叉口,需要首先变更交叉口的结构, 将其改造成十字形交叉口。当结构上的变更不 能实现时,通过实行交通规制及改善信号相位 方案,使之可能形成与T形及十字形交叉相同 的交通流
• 对于多岔交叉口,需要处理的交通流量多。一 个相位中的绿信号时间往往变短,这样就容易 引起交叉口的堵塞 • 对于多岔交叉口,要尽量不增加相位数,应考 虑最大用4相位能处理来设计相位方案。如果 采用要点3及要点4所述的改良方法,通常用4 相位都能处理
交通设施设计
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信号相位调整前)
交通设施设计
Y型交叉口改良实例(改良后)
交通设施设计
T型交叉口改良实例(改良前)
交通设施设计
T型交叉口改良实例(改良后)
交通设施设计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2
——多岔交叉口(5条及其以上道 路交叉)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2:新建交叉口时以四岔以下为原则
• 多岔交叉口与三岔及四岔交叉口相比非常复杂 • 多岔交叉口在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方面往往容易 发生问题 • 在设计新建交叉口时应尽量避免形成多岔交叉口
交通设施设计
不规则交叉口、非常规交叉口
交通设施设计
错位交叉口的改良实例(道路线形的改良)
错 位 交 叉 口 的 改 良 实 例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8:非常规交叉口主交通的行进方向要明确
• 主交通为左转或右转的交叉口(不规则交叉口),交 叉口的通行能力往往降低。并且,由于司机的判断错 误,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样的交叉口的改良,应 改良主交通方向道路的线形,这对于交通处理和安全 方面都是有利的 • 在线形改良不可能的情况下,可根据主交通流方向交 通量的多少,采取在交叉口附近增设车道数的方法, 以及考虑绿灯时间的分配,使之满足要求。特别是在 主交通为左右转的情况下,应在交叉口上游位置设置 标志,使司机明确行进方向
• 因此,在制定改良方案的时候,要注意所采取的改良 对策所带来的新的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这种影响 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效果分析与评价
• 以效果评价为目的进行交通调查
交通量、交通容量 阻塞排队长度(高峰时的最大长度或平均长度) 通过交叉口所需的时间(高峰时的旅行时间) 事故发生状况(表示在何时、何地、发生了怎样的 事故的图面)
交通设施设计
交叉口交叉角
交通设施设计
斜交交叉口及其改良的实例
交通设施设计
锐角交叉口的改良实例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5 ——交叉口进口道的车道运用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0:进口道和出口道的关系
• 进口道和出口道的数量必须满足以下关系:
进口道的车道数≤出口道的车道数 • 如果交叉口进口道的直进车道数是3,则直进方向的出 口道也需要3车道以上。同样,需要设置2条左转车道 时,左转方向的出口道也需要2条以上的车道。如果出 口道不能满足这个车道数的要求,就不应该设置2条左 转车道
• 不仅要着眼于改良对象的交叉口附近,而且要以改良 对象的交叉口为中心尽量收集、研究对象范围的资料 和数据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现状分析
•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的原因,需要对收集的资料 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阻塞严重 事故频发
•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进行现场勘察,详细观察 了解现场的状况 • 根据现场观察,发现一些仅凭资料和数据不清 楚的问题,对照现场观察和收集的资料、数据 • 可以更明确、更具体地弄清楚问题所在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4:左转专用车道的设置方法应使得直行车 不能容易地进入该车道 • 要直行通过交叉口的车辆,通常在内侧车道上 行走,如果接近交叉口时才发现该车道是左转 专用车道,则这种左转专用车道的设置方法不 科学,容易导致直行车辆强行变更车道,妨碍 相邻车道上行走的车辆,打乱交通流 • 左转专用车道必须作为与其他车道独立的附加 车道来设置。 • 基本设计原则是使直行车不需要车道变更即能 通过交叉口,而左转车应该通过车道变更才能 进入交叉口,下图所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