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作者:李建红
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11期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为充分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究就显得尤其的重要。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计算机信息时代,继电保护技术也在逐渐地朝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向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并且概括了相关技术之后,提出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作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被运用到了电力系统计算保护当中,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无论从智能化、网络化,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谈谈自身一些看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因此,可能发生电力系统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加强对继电保护的意义就非常的重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状况的重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他们能及时发出告警信号,或直接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事件。

(一)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切除故障设备,尽可能地缩小了停电范围,防止电力故障扩大。

此外,继电保护装置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监控警报系统发出电力系统故障信息,使电力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系统故障,并迅速地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

电力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将电力故障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起到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作用,而且可以辅助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有效、快速的维护。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在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在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方面,继电保护技术能及时地发现并
切除电力故障,防止故障扩大化,有效地降低了电力故障对人们生命和财产构成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生活的安定;另一方面,继电保护技术可以降低大规模停电现象发生的概率,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故障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损失,防止出现由于人们对电力系统供电状况不满而引发社会动荡的现象。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意义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是很快的。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广大工程师们,在充分吸收与借鉴并且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基础上,与中国的电力系统发展状况相结合,组建起了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电保护技术研发队伍,这支队伍对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开发与建立,以及后来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六十年代,我国基本建成了集技术研发、技术设计、技术制造、技术运行与技术教学为一体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机电式继电保护技术就是在这个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

七十年代,集成电路保护技术随着集成运算放大器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十年代,是我国继电晶体管保护技术的繁荣发展阶段。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成功地应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促使电力继电保护技术进入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阶段。

首先,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引入了单片机技术,初步实现了继电保护的微机化技术。

其次,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逐渐形成网络控制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环境,逐步实现继电保护技术的自动化功能。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意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技术,是在电力系统发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所经历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体现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展现出了继电保护技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用电需求总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的负荷量也在逐渐地增大。

因此,在要求电力系统高度运转的当今社会,加强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故障,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有效性,就显得势在必行。

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我国继电保护技术也面临着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继电保护技术在朝着计算机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化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

例如,将微机保护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当中,为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提供充足的空间,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信息、网络资源以及电力系统的远程等等。

计算机化后的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实现各个保护单元之间的有效连接,有利于促进各个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有效地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效率。

总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朝着计算机化方向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二)网络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电力继电保护技术也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逐渐呈现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至今,缺乏网络技术做保障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正在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

由此可见,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趋势。

例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整个电力系统中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联接起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网络化后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更加及时地提供精确的故障信息,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三)智能化发展趋势
现如今,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例如,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等。

智能化技术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和高效率等特点。

将智能化技术运用于继电保护技术中,可以使电力系统故障得到更高效的处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必将得到广泛应用,以解决用一些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是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逐渐地加快。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就有必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尽可能地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总之,研究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及时地改进继电保护技术,从而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有效性,降低故障发生频率,进而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 冯仕秋.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J].魅力中国.2010(07)
[2] 孙爱军.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
[3] 冯少辉.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7)
[4] 毛厚祥.谈电流、智能自动器及FIU自动化继电保护[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06)
[5] 张健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