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


护的最小灵敏 系数在规程 中有具体规定 。选择性 和灵敏
性的要求 , 通过继 电保护 的整体来实现 。
3 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继 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 , 网络化 , 智能 化, 保护 、 控制 、 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①计算机化 。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 , 微机保护
下。
化、 智能化和虚拟化方 向迅速发展 , 从而改善系统运行特 性, 避免 电力系统事故 的发生 , 同时这也是 电力系统继 电
保护发展 的必 然方 向和要求 。
参 考 文献 : [ 冯小玲, 1 ] 郭袅, 成. 电保 护仿真系统的现状及其应用 谭建 继
[. J广西 电力 , 0 ,76. ] 2 42 () 0
余 剑 1 I
(. 1 武汉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 湖北 武汉 4 07 ; 30 2 2湖北省咸宁供 电公司 , . 湖北 咸宁 4 7 0 ) 3 10
摘 要 : 章 简述 了 电 力 系统 继 电保 护 的作 用 , 文 以及 继 电保 护 的 基 本要 求和 发 展 趋 势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6 83 (0 12 — 0 0 0 10 — 97 2 1)4 0 9— 2
③选择性 。是指首先 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 切除故 障,当故障设 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 时, 才允许 由相邻设备保护 、 线路保护或 断路器失灵保护 切除故 障。 ④灵敏性 。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 护范 围内发生 金属性短路时 , 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 系数 , 各类保
【】G 5 0 2 9 , 2 B 0 6 — 2电力装置 的继电保 护和 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 S.
[] BT 4 8— 0 6继 电保护 和安 全 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3 G /12 5 2 0 , S. 【]李佑光, 东. 4 林 电力 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 . M]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 0 . 2 3 0
关键 词 : 电力 系统 ; 电保 护 ; 展 趋 势 继 发
中 图 分类 号 :M74 T 7
1 继电保护简述
继 电保护是保 障电网可靠运行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般 由测量部 、 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 电保护装置广 继 泛使用在变 电站和断路器上 , 用于监测 电网运行状态 , 记 录故障类型 , 控制断路器工作 。 电力系统 中 , 在 继电保护 的作用在于 :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 障或异常现象 时, 利用继 电保护装置将故障部分从 系统 中迅速切 除或在发生异常 时及时发出信号, 以达到缩小故障范围, 减少故 障损失, 保 证系统安全运行的 目的。从而达到保护整个 电力系统稳 定运行的要求 ,随着 电力 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压等级 的不断提高 , 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 日趋复杂 , 对继 电保护
①改善和提高继电保 护的动作特征 和性能 ,正确动 作率高。 主要表现在能得 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 的特性 ; 其 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 护 ;可引进 自动 控制 、 的数学理论和技术 , 自适应 、 新 如 状态预测 、 模糊控 制及人工神经 网络等 , 运行正确率很高 , 其 已在运行实践 中得 到证 明。
电子产 品生 产工艺与生产管理【 . 京: 民邮电 M] 北 人 求尽可能 的覆盖全面 , 全数进行 检验 , 对产 品的安全性 、 [】王成安 . 4 可用性 、 容错性等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检验 , 而提高 了产 从 出版社 , 1. 2 0 0
第 3 卷第 2 期 0 4

剑: 浅谈电力系统继 电保 护的发展
9 l
④ 智能化 。 近年来 , 人工智能技术 如神经 网络 、 遗传 ②可以方便地扩充其它辅助功能。 如故障录波 、 波形 算法 、 进化规划 、 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 分析等 , 可以方便地 附加低频减载 、 自动重合闸故 障录波 了应用 , 在继 电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也 已开始 。 将这些人 故障测距等功能 。 工智能方法适 当结合可使 求解速度更快 。 以预见 , 可 人工 ③工艺结构条件优越 。 体现在硬件 比较通用 , 间隔内 智能技术在继 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 ,以解决用常规 部 和间隔间以及 间隔同站级间的通信用少量的光纤总线
第3 0卷第 2 4期
V0 .0 I3 No 2 .4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CHNOL E OGI L DE CA VEL P O MEN T P S T OF EN ER RI E

21 年 1 01 2月
De 201 c- 1
浅谈 电力 系统 继 电保 护 的发展
35 加 强检 验 .
[]何建新 . 2 电子工艺 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 函授 学报: J 高等 】
除加强 自检要求外 , 对过程 中的专检提 出了更 高的 自然科 学版,0 9() 20 , . 6 3 电子产 品研 制过程 中电子元器件 的可靠性 管理 要求 ,不局 限于设计部 门提供的检验大纲和产品规 范的 【】祝贞风 . 复合型检验 , 而是将法律 、 法规 、 国家标 准 、 军用标准等要 【】 J 电子元 器件应用,0 0(0. . 21, ) 1
[】贺 家 李 . 5 电力 系统 继 电 保 护【 . M] 北京 : 电力 出版 社 , 9 i4 9
( 上接 第 8 6页)追溯 。
33 调 试 过 程 注意 事 项 - 当没有具体说 明时 ,各项性能指标调试应严格 按照
4 结

通过加强文件 的编写 、 过程记录 、 检验、 调试总结 、 日 工艺要求 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调试 ,如果根据工艺给出的 常检查几个环节 ,中电第 五十四研究所调试工艺过程的 方法无法完成调试 , 需要及时 向技术人员反映 , 在没有得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 产品质量提高 。 加强管理不仅没有影 到书面更改通知前 , 不允许随意进行更改。 响进度 , 相反促使进度 管理更加科学 , 细化 , 同时减少 了 34 调 试后 的 总结 . 售后维修 的工作 , 提高了企业效益 。 产 品调 试完成之后应该对 调试 的过程有一个 总结 , 其 中包 括 了统计调试 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 与解决方法 , 并 参 考 文 献 : 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更改或者改进建议 ,及 时的反馈 到 设计部 门, 由设计部 门给出处理意见与解决办法 。 再 【]宋桂 云. 1 电子产 品的调试工艺管理[ . J有色金属 , 0 , ) ] 2 5( . 0 3
方法难 以解决 的问题 。
实现 , 取消传统 的硬线连接 。
4 继电保护微机保护的优势
5 结

传统 的 电磁和 电磁感 应原理 的保 护存 在动作 速 度 随着 当前分布式发电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 ,使得电源 慢 、灵敏度低 、抗震性差 以及可动部分有磨损等 固有 缺 结构和分 布发生改变 ,电力 系统将 因电源原动机特性和 点 。晶体管继 电保护装置 也有抗 干扰能力差 、判据不 准 电源分布 的不 同而影响其性能 ,要求我们 进一步研究相 确、 装置本身的质量不是很稳定等 明显的缺点。 随着计算 应 的系统控制策略 , 开发新 的继 电保护与控制装置 , 电力 机技术和大规模集 成电路技术 的飞速发展 ,微 处理器 和 系统继电保护产 品也需 向数字化 、多功能一体化 、网络 微型计算机进入实用化 的阶段 ,微机保 护开始 逐渐趋 于 实用 。微机保 护充分利用 了计算机技术 上的两个显著优 势: 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完备 的存 贮记忆 能力 , 以及采用大 规模集成 电路和成熟的数 据采集 , / AD模数变换 、 数字滤 波和抗干扰措施等技术 , 使其在速动性 、 可靠性方 面均优 于 以往传统 的常规保护 , 而显示 了强大 的生命力 , 与传统 的继电保护相 比,微机保护有许多优势 ,其主要特点如
硬件也 在不断发 展 。微机线路 保护硬件 已经从 8位单 C U结构 , P 发展到以工控机核心部分为基础的 3 2位微机 保护。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 的要求不断提高 , 了保 护的 除
基本功能外 ,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 和数据 的长期存 放空间 , 快速的数据处 理功能 , 强大的通信能力 , 与其 它 的要 求 也越 来 越 高 。 保护 、 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 、 信息和网 络资源的能力 ,高级语言编程等 。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 2 继 电保护装置可靠性 、 选择性、 灵敏性和速动性 化、 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但对如何更好地满 的要求 足 电力 系统要求 , 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 的可靠性 , 如 ①可靠性。 是指保护该 动作时应可靠动作 , 不该动作 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尚须进行具体深入 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 是对继 电保护装置性 能的最根 的研 究 。 本 的要求。 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 由配置合理 、 继 质量和技 ② 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 已 术性能优 良的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 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 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 ,使人类生产 和社会生活的面 保证 。任何 电力设备都不允许在无继 电保护的状态下运 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 目 为止 , 了差 动保护和纵联保 到 前 除 行 。2 V及 以上 电网的所有 运 行设 备都 必须 由两套 护外 ,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都 只能反应保 护安装处的电气 20k 交、 直流输入 、 出回路相互独立 , 分别控制不 同断路 量 。 输 并 继电保护的作用也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 , 缩小事故影 器 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当任一套继电保 护装置动 响范围。 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数 据通信手段。 国外 作 时,能由另一套继 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断路器切除 早 已提出过系统保护 的概念 ,这在 当时主要指安全 自动 故 障。 在所有情况下 , 要求这两套继 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 装置 。因继电保护 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 所取 的直流电源都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 电。 事故影响范 围( 这是首要任务 )还要保证全 系统 的安全 , ② 速动性 。 是指保护装 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 障, 其 稳定运行。 显然 , 实现这种系统保护 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 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 , 减轻故 障设备和线路损坏程度 , 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 网络联接起来 ,亦即 缩小故障波及范 围,提高 自动重合 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 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微机保护装置 网络化可大 设备 自动投入 的效果等 。 一般从装置速动保护 、 充分发挥 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靠性 ,这是微机保 护发展 的必然趋 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 ,减少继 电 势 。 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人手来提高速 ③保护 、 控制 、 、 据通信一体化。 测量 数 在实现继 电保 动性 。 护 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的条件下 ,保护装置实 际上就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