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六章单元检测[测试范围:第六章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00 g的可能是()A.一只蚊子B.一只小鸡C.一头小猪D.一头小象2.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在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甲和乙所示。
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A.质量B.温度C.密度D.体积3.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4.如图所示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5.李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
从图中可知,水的温度从2 ℃升高到6 ℃的过程中,其密度()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D.保持不变7.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
如果用刚好能装0.5 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ρ酱油>ρ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于0.5 kg B.小于0.5 kgC.大于0.5 kg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将质量相等的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中(金属块均为实心且ρ铝<ρ铜<ρ铅),水不溢出,水面最低的是()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铜块的杯子C.放入铅块的杯子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
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 B.4∶3 C.2∶1 D.1∶210.学习完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1.(多选)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用量杯测量了液体的体积V,根据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m-V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液体的密度为1 g/cm 3B .该液体的密度为2 g/cm 3C .量杯的质量为40 gD .60 cm 3该液体的质量为60 g12.(多选)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 g/cm 3,水的密度为1.0 g/cm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5∶4 B .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5∶4 C .能装1 kg 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 kg 的水D .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假设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混合液体的密度为0.85 g/cm 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有一块质量为5 kg 的铝块,将它加热到50 ℃,其质量________;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________;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在密度单位中,1 g/cm 3=________kg/m 3。
测得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71 g ,体积为180 cm 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 3。
15.体积为0.5 m 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 3的氧气,某次电焊用去了其中的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kg ,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16.一个质量为0.25 kg 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总质量是1.5 kg ,则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__m 3;它最多能装________kg 的酒精。
(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 3)17.甲、乙两种液体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请推断:(1)甲、乙两种液体,密度较大的是______,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 3。
(2)若将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瓶子中(装满),此时___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的质量较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 的质量为81 g ,体积为30 cm 3,b 的质量为54 g ,体积为25 cm 3。
如果其中一个球是实心的,一个球是空心的,那么,实心球应该是________(选填“a”或“b”)球,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c,体积为50 cm3,给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118 g,则该空心球的质量为__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19.(8分)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甲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kg/m3。
(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0.(12分)小明妈妈从超市买回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甲所示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38.8 g。
(2)取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可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是________mL。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小英对上述方法进行分析,认为测出的牛奶密度值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于是她找来了量程为50 mL的一支注射器如图丁所示,利用天平就完成了测量,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排尽了空气的注射器,先吸入体积为V1的牛奶,用天平测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1;②再吸入适量牛奶,读出此时牛奶的体积为V2,用天平测量出此时注射器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请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共12分)21.(4分)某燃料公司采购回1500 t柴油,以备春耕农机的需要。
用来运油的槽车如图所示,每辆槽车能装38 m3柴油,把这批柴油一次运回来要安排多少辆这样的槽车?(ρ柴油=0.8×103 kg/m3)22.(8分)2019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杯子来测量柑橘的密度。
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 g,测得装满水的杯子的总质量是360 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水中,当杯子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用抹布把杯子外壁的水擦净,再测得杯子和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40 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这个柑橘的体积是多大?(3)这个柑橘的密度是多大?(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参考答案1.B2.A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物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质量。
3.C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密度是一定的,当质量(或体积)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
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4.D 5.C 6.A7.B [解析]因为同一个“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V 酱油=V 白酒, 即m 酱油ρ酱油=m 白酒ρ白酒,m 白酒=m 酱油ρ酱油×ρ白酒=ρ白酒ρ酱油×m 酱油, 又因为ρ酱油>ρ白酒,所以m 白酒<m 酱油, 可得m 白酒<0.5 kg 。
8.C [解析]因为m 铅=m 铜=m 铝,ρ铅>ρ铜>ρ铝, 所以由公式V =mρ可知它们的体积V 铅<V 铜<V 铝,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在水中,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 则V 铅排<V 铜排<V 铝排,原来三个杯子中水的体积相同,所以放铝块的杯子水面最高,放铅块的杯子水面最低。
9.C [解析]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 =ρV 可得,2ρ甲V +ρ乙V =ρ甲V +3ρ乙V ,整理得ρ甲∶ρ乙=2∶1。
10.C [解析]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
④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可以完成。
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
11.AD12.AC [解析]体积相同时,由m =ρV 可得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m 水∶m 酒精=ρ水V ∶ρ酒精V =ρ水∶ρ酒精=1.0 g/cm 3∶0.8 g/cm 3=5∶4。
质量相同时,由V =mρ可得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V 水∶V 酒精=m ρ水∶mρ酒精=ρ酒精∶ρ水=0.8 g/cm 3∶1.0 g/cm 3=4∶5。
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当水和酒精的质量都为1 kg 时,由V =mρ可知,1 kg 水的体积小于1 kg 酒精的体积,所以最多能装1 kg 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 kg 的水。
取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其质量分别为: m 水=ρ水V ,m 酒精=ρ酒精V ,若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混合后的密度:ρ=m 总V 总=m 水+m 酒精2V =ρ水V +ρ酒精V 2V =ρ水+ρ酒精2=1.0 g/cm 3+0.8 g/cm 32=0.9 g/c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