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营养学题库

医学营养学题库

一.单选题1. 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质量高低,主要看A. 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B. 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学价值C. 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D.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E.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2.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B. 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C. 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D. 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E. 限制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3. 以下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的是A. 色氨酸B. 苏氨酸C. 蛋氨酸D. 精氨酸E. 赖氨酸4. 食物中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A. 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B. 蛋白质供应热能受限C. 合成组织蛋白质受限D. 蛋白质分解代谢受限E. 机体氮平衡受限5. 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A. 30%B. 10%C. 8%D. 5%E. 3%6. 下列人群中不需要维持正氮平衡的是A. 乳母B. 青少年C. 成年男子D. 婴幼儿E. 孕妇7. %是A.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B. 蛋白质真消化率C.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D. 蛋白质净利用率E. 蛋白质功效比8. 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A. 蛋白质含量低B. 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C. 蛋白质含量高D. 与脂肪含量有关E. 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9. 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A. 谷氨酸B. 组氨酸C. 蛋氨酸D. 赖氨酸E. 色氨酸10. 豆类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A. 谷氨酸B. 组氨酸C. 蛋氨酸D. 赖氨酸E. 色氨酸11. 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A. 瘦猪肉B. 鸡蛋C. 牛奶D. 鱼E. 黄豆制品12. 按照目前我国膳食习惯,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 肉、鱼、禽类B. 豆类及豆制品C. 蛋、奶类D. 粮谷类E. 薯类13. 脂肪摄入过多与许多疾病有关,因此要控制膳食脂肪的摄入量,一般认为脂肪的适宜的供能比例是A. 10%~15%B. 60%~70%C. 20%~25%D. 30%~40%E. 40%~50%14. EPA、DHA的良好食物来源是A. 海水鱼B. 花生油C. 牛肉D. 杏仁等硬果类E. 豆油15. 必需脂肪酸与非必需脂肪酸的根本区别在于A. 前者是人体所必需的,而后者不是B. 前者可以在人体合成,而后者不能C. 前者不能在人体合成,而后者可以D. 前者不是人体所必需的,而后者是E. 以上都不是16. 目前确定的最基本必需脂肪酸是A. 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B. 亚油酸、α-亚麻酸C. 亚油酸、花生四烯酸D. 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 亚油酸17. 有关必需脂肪酸,不正确的是A. 人体不能合成必需脂肪酸B. 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C. 必需脂肪酸是ω-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D. ω-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作用E. 以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1:1:1为宜18. 以下哪种食用油中含必需脂肪酸较多A. 牛油B. 花生油C. 猪油D. 椰子油E. 黄油19. α-亚麻酸在下列哪种食用油中含量较少A. 椰子油B. 豆油C. 核桃油D. 亚麻子油E. 麻油20. 以下不属于膳食纤维的是A. 纤维素B. 果胶C. 半纤维素D. 藻类多糖E. 果糖21. 人体的热能来源于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体内的产热系数分别为:A. 4kcal/g、9kcal/g、9kcal/gB. 4kcal/g、9kcal/g、4kcal/gC. 9kcal/g、4kcal/g、4kcal/gD. 4kcal/g、4kcal/g、4kcal/gE. 4kcal/g、4kcal/g、9kcal/g22. 为维持蛋白质代谢正常,60kg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膳食中每日需补充蛋白质75g,其中优质蛋白质应有A. 10g左右B. 25g左右C. 40g左右D. 50g左右E. 60g左右23. 由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而增加的能量消耗, 以何种营养素最多A. 脂肪B. 碳水化合物C. 蛋白质D. 混合膳食E. 酒精二.X型题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A. EARB. RDAC. RNID. AIE. UL2.有关氮平衡,正确的说法是A. 氮平衡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相等B. 氮平衡可用于评价人体的蛋白质营养状况C. 负氮平衡常见于老年人和妊娠妇女D. 健康成年人最好出现正氮平衡E. 负氮平衡可见于烧伤病人3.关于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正确的是A. 生物学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B.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小于真消化率,所以用前者评价更安全C. 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豆类为赖氨酸,两者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生物学价值D. 食物中蛋白的含量以肉类最高,大豆次之E. 一般而言,动物蛋白质的消化率、生物学价值都高于植物蛋白质4.膳食纤维可影响下列哪些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A. 钙B. 铁C. 锌D. 蛋白质E. 维生素B15.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有A. 预防便秘B. 降低血清胆固醇C. 预防癌症D. 调节血糖E. 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6.有关人体能量的消耗,正确的是A. 基础代谢是能量消耗的主要方面之一B.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相当于基础代谢的30%C. 肥胖者只要能量的消耗低于能量的摄入就可以减肥D.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下降E. 由于受内分泌系统影响,女性的基础代谢率高于男性7.正常成人能量的消耗主要用于A. 基础代谢B. 食物的热效应C. 体力活动D. 生长发育E. 劳动8.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有A. 植酸盐B. 核黄素C. 草酸盐D. 磷酸盐E. 服用抗酸药三.名词解释1. 营养素2. RNI3. EAR4. DRIs5. 氮平衡6.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7. 必需氨基酸8. 限制氨基酸9. 必需脂肪酸10. 膳食纤维11. 低聚糖12.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第二章无机盐一.选择题(单选题)1.不属于无机盐的元素是A. 硫B. 氮C. 钙D. 硒E. 铁2,有利于肠道钙吸收的因素有A. 氨基酸、乳糖、维生素DB. 脂肪酸、氨基酸、乳糖C. 抗酸药、乳糖、钙磷比D. 乳糖、青霉素、抗酸药E. 草酸、维生素D、乳糖3.用以判断储备铁缺乏期的指标是A. 血清铁B. 铁结合力C. 运铁蛋白饱和度D. 血清铁蛋白E. 血红蛋白4.人体铁缺乏可分为三个渐进的阶段,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发生在哪个阶段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E. 以上都不是5.抑制膳食中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有A. 胃酸分泌过多B. 维生素CC. 植酸、草酸和多酚类物质D. 钙E. 维生素D6.有关微量元素锌,不正确的是A. 锌是许多金属酶的结构成分或激活剂B. 缺锌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受阻C. 孕妇缺锌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D. 动物性食物锌的生物利用率小于植物性食物E. 过量铁可抑制锌的吸收7.参与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营养素是A. 铁B. 锌C. 硒D. 硫胺素E. 核黄素二.多选题1.有关微量元素铁,正确的说法是A. 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受膳食因素的影响比非血红素铁大B. 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必须在胃酸作用下分解为亚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C. 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比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高D. 铁缺乏可以影响神经行为功能E. 铁缺乏可以影响智力发育2.铁缺乏可分为三个阶段,属于第二阶段变化的有A. 血清铁蛋白下降B. 血清铁下降C. 血红蛋白下降D. 铁结合力上升E. 红细胞压积下降3.有关微量元素碘,正确的说法是A.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B. 胎儿、初生儿及婴幼儿期缺乏碘,可导致呆小病C. 含碘丰富的食物为海产品D. 长期摄入过量碘亦可造成甲状腺肿E. 维持脑正常发育及骨骼生长是碘的生理作用之一4.有关微量元素硒,正确的说法是A. 硒是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主要组成成分B. 克山病与缺硒有关C. 硒具有防癌作用D. 硒的良好食物来源为动物肝、肾、海产品及肉等E. 硒具有抗氧化作用三.名词解释1. 微量元素2. 必需微量元素3. 生理需要量4. 维生素负荷试验第三章维生素1.视黄醇当量是指A. 维生素A(IU)×1/6+β-胡萝卜素(μg)B. 维生素A(IU)×1/3+β-胡萝卜素(μg)×1/6C. 维生素A(IU)×1/3+β-胡萝卜素(μg)D. 维生素A(IU)×1/3+β-胡萝卜素(μg)×1/12E. 维生素A(IU)+β-胡萝卜素(μg)×1/62.衡量机体维生素A缺乏的早期诊断指标的是A. 血浆维生素A含量下降B. 视觉暗适应功能降低C. 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下降D. 负荷尿试验维生素A含量下降E. 以上都不是3.当血浆维生素A水平在正常范围时,说明A. 状况良好B. 不能肯定,有可能为亚临床状态C. 肝脏有充足的维生素A储存D. 肝脏维生素A储存量减少E. 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偏低4.水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为A. 一般有前体物B. 不易吸收C. 会积蓄中毒D. 宜每日供给E. 以上都是5.脂溶性维生素的特性是A. 溶于脂肪和脂溶剂、疏水B. 需脂性环境和胆盐帮助才能吸收C. 体内可大量储存,过量积蓄可引起中毒D. 缺乏时症状发展缓慢E. 以上都是6.下列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是A. 鸡肝B. 猪肉C. 玉米D. 山药E. 牛肉7.可在体内合成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CB. 维生素AC. 维生素ED. 维生素B2E. 维生素D8.衡量机体维生素B2营养状况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A. 细胞胞内转酮醇酶活性测定B. 白细胞内维生素B2含量C. 负荷尿试验D. 暗适应测定E. 以上都不是9.干性脚气病以何系统症状为主A. 消化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神经系统D. 内分泌系统E. 骨骼系统10.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A. 蛋白质代谢B. 脂肪代谢C. 赖氨酸代谢D. 糖代谢E. 钙代谢11.维生素B1最主要的营养作用是A. 调节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B. 促进生长发育C. 影响DNA的合成D. 有利于胃肠道正常蠕动E. 影响内分泌系统12.有关维生素,正确的是A. 维生素A、C、D、E为脂溶性维生素B. 水溶性维生素不需每日供给C. 大量摄入水溶性维生素不会引起中毒D. 缺乏水溶性维生素时,症状不明显E. 大量摄入维生素E、A不会引起中毒13.人体内维生素D的生理活性形式为A. 25-(OH)-D3B. 24,25-(OH)2-D3C. 25-(OH)-D2D. 1,25-(OH)2-D3E. 1,25-(OH)2-D214.含维生素D相对较少的食物为A. 动物肝脏B. 蛋黄C. 鱼D. 鱼肝油E. 豆类15.维生素D每日摄入不宜超过A. 10μgB. 15μgC. 20μgD. 25μgE. 30μg16.孕妇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A. 铁B. 蛋白质C. 叶酸D. 泛酸E. 维生素B217.下列哪一种谷物中所含尼克酸为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A. 大米B. 小麦C. 玉米D. 小米E. 高粱18.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烟酸的氨基酸为A. 赖氨酸B. 亮氨酸C. 色氨酸D. 胱氨酸E. 丝氨酸19.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易发生A. 脂溢性皮炎B. 癞皮病C. 脚气病D. 佝偻病E. 白内障20.谷类中富含的维生素是A. B族维生素B. 维生素AC. 叶酸D. 维生素EE. 维生素C21.米面加工精度过高会导致何种营养素严重损失A. 维生素CB. 维生素AC. 维生素ED. B族维生素E. 维生素D22.反复淘洗大米或浸泡加热,损失最多的是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蛋白质D. B族维生素E. 维生素A23.肉类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是A. 鸡肉B. 猪肉C. 牛肉D. 羊肉E. 鱼肉24.我国居民热能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 肉类B. 奶蛋类C. 大豆D. 粮谷类E. 蔬菜水果类25.有关牛奶,正确的是A. 牛奶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B. 牛奶为钙的良好来源C. 牛奶属贫铁食品D. 牛奶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E. 以上都对26.5岁儿童,易烦躁,机体抵抗力下降,血液检查可见血清铁和铁蛋白下降,铁结合力上升,游离原卟啉浓度上升,血红蛋白为12g,此患儿可能处于A.铁储存减少期B.贫血期C.细胞生成缺铁期D.血红蛋白形成期E.铁增多期27.某成年男性,因眼睛不适就诊;检查发现其暗适应能力下降,角膜干燥、发炎,球结膜出现泡状灰色斑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