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
主备人:兰会梅
备课成员:秦杰司秀华、郭志萍、孙翠翠、吐尔泥沙古丽加孜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 课时
课题:配方法
主备人:兰会梅
备课成员:司秀华、郭志萍、孙翠翠、秦杰吐尔泥沙古丽加孜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性目标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情感目标:结合图象寻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感受求函数解析式和解方程组间的转化.二、教学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 课时
七、备课时间:2015.8.26
课题:公式法
主备人:兰会梅
备课成员:司秀华、郭志萍、孙翠翠、秦杰吐尔泥沙古丽加孜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公式,并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运用函数的图象来解释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并能通过函数图象来回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二、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法的推导。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课题:因式分解法
主备人:兰会梅
备课成员:司秀华、郭志萍、孙翠翠、秦杰吐尔泥沙古丽加孜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1.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和探寻用更简单的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能通过图象法来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简便.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与系数的关系
主备人:兰会梅
备课成员:司秀华、郭志萍、孙翠翠、秦杰吐尔泥沙古丽加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根系关系的推导过程;
2、方法与过程目标
掌握不解方程,应用根系关系解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的推导思路。

二、教学重点:应用根系关系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根系关系的推导过程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课题: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主备人:兰会梅
备课成员:司秀华、郭志萍、孙翠翠、秦杰吐尔泥沙古丽加孜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1.通过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引入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能通过图象法来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教学重点: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三、教学难点: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