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类型分析与应对策略[1]

学生类型分析与应对策略[1]

学生类型分析与应对策略
主讲人:陈俊杰
学生类型分析
• ① “优等生”——拔高型(优等生和中上等生): 此类学生数量较少;
• ② “中等生”——巩固型(中等生和中等生以下) :此类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数量最多; • ③“基础型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都存在 问题、需要打基础的学生(在学校里排名比较靠 后,但是尽量要避开“差生”这个字眼儿),此类 学生数量也比较少。
中上等生学生
• 中上等生,学生有一定方法,有一定思路,成绩 一般在80分/100分左右,学习上的特点是: • (1)该会的知识都已经会了; • (2)不会的知识一直不会; • (3)不会用的知识依旧不会用。
• 这类学生想提高,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突破口。 他们来参加课外辅导,对老师比较挑剔。如果老 师的沟通能力不够,不能尽快找到学生学习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被下课”的风险较大。
拔高型学生
• 拔高生参加课外辅导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直接 提高学习成绩,二是想通过改善学习方法、思维 习惯来提高学习成绩,三是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的试试看态度,想提高学习成绩。 • 与优等生沟通时,老师需要做细致入微的观察, 点到为止的诱导,使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可以扬长 避短,在知识点上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查 缺补漏来达到辅导效果。与这类学生接触,切忌 说过头的话,做过头的宣传和展示,点到为止, 适可而止,给他们自己思考的时间,给他们自主 决定的空间。
中等生、中下等学生
• 中等生、中下等生,平时成绩都在50到70分/100 分的中下游晃悠。 • 这类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
– (1)有的学生很努力,就是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努力 型); – (2,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六十分万岁(不努力型); – (3)有的学生是聪明,但是课堂不注意听,能学会多 少就算多少(聪明型);
个性化教师的综合能力 • 教师的综合能力,大致体现为:
– 学科知识 – 沟通技巧 – 兴趣爱好(善于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语言) – 耐心
学生类型分析
10
老师能力
1 . 耐心 2 . 学科知识 3 . 兴趣爱好 4 . 沟通技巧
8
2 1
6 4 2 打基础生
4 3
学生层次 中下等生 中等生 中上等生 优等生
特殊学员处理
• 就是不听型(可采取极端手段)
• 对教师逆反型
• 迫于家长压力型 • 1对1能睡着型 • 蔑视教师型(学习好和学习不好) • 贪玩型(除了学习什么都会) • 自信心不足
总结 • 教师个人魅力:幽默感、学术内涵 • 处理好师生关系,不能与学生走的太近, 始终有新鲜感、距离感、亲密感 • 从情感方面入手取得学生信任 • 让学生佩服自己,做学生的“偶像”(钦其师 ,而信其道) • 根据学生的客观条件,选择对学生的态度 •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谢谢! O(∩_∩)O~
– 这类学生不努力,成绩还能够居于中游,说明 还是很有潜力的。老师在辅导过程中,要以培 养学习兴趣为主,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 他们提高学习兴趣。面对这类学生时,家长的 作用不可忽视,家长往往愿意配合老师,提供 线索,采取得当的措施,改善沟通效果,提高 学习成绩。
中等生、中下等学生 • 与聪明型学生的沟通:
– 聪明而不努力,有主观上的故意。这类学生比 较注重友情,在沟通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主,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寻找共同语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聪明而不努力、学习成 绩上不来,老师在沟通中要多一份耐心,少一 些急躁,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打基础型”学生
• 这是学习成绩最差的一类学生,平时考试成绩总 在及格线以下。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中,这部分 学生的数量占一定比例,在辅导过程中,与他们 的沟通非常重要。 • 这类学生的问题很多,但是都比较敏感。老师在 沟通的时候,甚至在同事之间交流、打电话,都 要确保不出现“差生”、“最差”这类字样。 • 这类学生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基础太差,落下的 知识太多,该补的内容太多,学生自己有随波逐 流、放任自流的倾向,家长是恨铁不成钢,来参 加课外辅导,几乎是最后一条路了。
中等生、中下等学生 • 与努力型学生的沟通:
– 这类学生努力而见不到明显进步,学习积极性 比较高。老师在辅导的时候,可以从学习方法 入手,多一些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沟通。 沟通中,把知识点和学习技巧放在比较主要的 位置,沟通技巧和耐心次之,兴趣爱好放在最 后。
中等生、中下等学生 • 与不努力型学生的沟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