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实施细则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实施细则

管理局、分公司制度-执行类制度名称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分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实施细则制度编号/ 制度文号制度版本/ 主办部门审计处所属业务类别审计管理/审计业务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管理会签部门组织部监督检查者审计处审核部门法律事务处财务监控中心经营管理部解释权归属审计处签发日期废止说明《胜利油田分公司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管理办法》(胜油公司发〔2004〕36号)、《胜利石油管理局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胜油局发〔1997〕241号)同时废止生效日期制定目的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其正确履行经济责任,改善经营管理;正确评价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与评价干部提供依据;规范油田经济责任审计业务行为,统一审计工作标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制定依据《中国石化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中国石化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细则》适用范围管理局、分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约束对象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涉及的相关制度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分公司审计项目审理业务规范业务类别审计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项目管理所属层级管理局、分公司制度执行类1 基本要求1.1 规范内容的界定1.1.1 本细则所称负责人是指油田各二级单位、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油田重要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1.1.2 本细则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各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以及油田重要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开展的审计监督和评价活动。

1.2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审计以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决策层、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高级管理层和油田(单位)重要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明确被审计人对审计查出问题所应承担的责任,客观公正地对被审计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审计评价意见。

1.3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行“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管控方式,遵循“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主线、抓重点”的审计方法,充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管理效益审计、专项审计、纪检监察和外部审计工作成果,避免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1.4 根据被审计对象及其任职情况,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分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

1.4.1 应对单位(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拟提拔或调任的;被免职、解聘或辞职的;拟办理退二线或退休手续的;拟整合重组且主要负责人需要调整的。

1.4.2 应对单位(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的情况:因病故离任的;因违法乱纪被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不宜或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无意义的其他情形。

1.4.3 负责人任期已满或任职超过3年的,原则上应组织开展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

1.4.4 企业发生重大经济异常情况,如发生财务危机、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质量较差,以及改制、关闭、破产、注(撤)销等重大经济事件的,应组织开展专项经济责任审计。

1.5 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审计业务流程》,审计部门开展离任和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执行重大审计项目适用流程;开展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执行一般审计项目适用流程。

1.6 油田及各单位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形成监管合力。

1.7 各单位审计部门可在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审计项目实际,适当调整审计内容和计分权重,并做到审计程序规范、内容完整、方法科学、结论恰当。

2 分工与职责2.1 审计处负责各单位与油田重要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履行审计业务管理、指导职责;组织制定油田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实施细则,指导与监督审计分处和各单位审计部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2.2 审计分处按照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实施细则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各单位审计部门负责本单位所属下级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成上级审计部门安排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2.3 各级组织部门职责*******3 管理内容与程序3.1 经济责任审计计划3.1.1 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离任和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组织部门于每年底前商审计部门提出拟审计名单,报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委托审计部门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3.1.2 专项经济责任审计由审计部门于每年底商有关部门提出审计项目计划,连同其他审计项目计划一并报经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3.1.3 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追加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按上述规定程序报经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办理审计项目计划追加手续。

3.2 经济责任审计内容3.2.1 应根据审计类型和审计对象的不同,科学确定审计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对没有设立董事会和董事长的单位,其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应包括董事长的审计内容;油田所属各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适用于总经理的审计内容。

3.2.2 对以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决策层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围绕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长及董事会的职责履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审计。

主要审计下列内容:3.2.2.1 经董事会审定的单位年度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执行结果的真实性、合规性。

3.2.2.2 应由董事会和董事长决策的各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的合规性,落实决策事项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决策事项执行结果的效益性。

3.2.2.3 单位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及重大责任措施的监督落实情况,包括教育培训、检查监督、隐患治理、监测分析、事故信息、应急处理、落实问责、建立保险等。

3.2.2.4 单位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相关措施的监督落实情况。

3.2.2.5 单位构建和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加强风险防范情况,以及治理的实际效果。

3.2.2.6 单位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及执行情况。

3.2.2.7 单位正确处理国家、股东、企业、职工和社会等多元利益关系,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3.2.2.8 董事长个人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等情况。

具体审计时,审计组还应关注董事长对决策事项的个人表决意见。

3.2.3 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高级管理层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围绕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审计。

主要审计下列内容:3.2.3.1 单位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包括审计年度投资计划、生产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指标完成情况,以及会计信息反映和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2.3.2 单位财务收支核算及管理的合规性,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税费和损益的核算,以及资产、资金等管理的合规性。

3.2.3.3 单位重大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包括重大筹融资活动、重大对外投资、重大资金支付和对外担保、重大资本运作和资产处置、重大购销合同签订与履行等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3.2.3.4 单位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健全性、有效性,以及加强隐患治理、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重大安全、环保事故的预防控制情况。

3.2.3.5 单位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健全性、有效性,特别是各项主要经济业务、高风险业务的内部控制与监管的到位情况。

3.2.3.6 单位资产质量变动及持续发展情况,包括资产质量的改善、财务结构的优化、资产运营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经营和发展能力的提升情况。

3.2.3.7 单位正确处理国家、股东、债权人、职工及社会等多元利益关系,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

3.2.3.8 总经理个人及班子其他成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情况等。

3.2.4 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围绕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合规性、真实性、有效性,以及个人遵纪守法、廉洁从业情况等进行审计。

3.2.5 对单位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实施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应区分不同审计事项和目标,审计内容包括:对财务危机、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质量较差等异常情况或事项实施专项审计,应重点审查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落实相关责任。

对改制、关闭、破产等特殊经济事件实施的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和净资产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资产评估和审计结果的合法性、恰当性,同时评价、界定各类资产的价值或变现能力。

3.2.6 被审计单位应按规定向审计组提供相关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同时作出书面承诺。

被审计人应向审计组作任期述职报告,并积极配合审计组的工作。

述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3.2.6.1 各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限和职责范围。

3.2.6.2 任期内各项目标任务及其完成情况。

3.2.6.3 任期内重大经济事项及其决策过程和效果情况。

3.2.6.4 任期内重要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的制定完善情况。

3.2.6.5 任期内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及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规定的遵守、执行情况。

3.2.6.6 任期内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情况。

3.2.6.7 任期内个人及班子成员执行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况。

3.2.6.8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改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等。

3.2.7 对财务危机、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质量较差等异常情况或事项实施专项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单位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审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形成该状况的主要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单位为改变该状况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或问题等。

对因改制、关闭、破产等特殊经济事件实施专项审计,被审计单位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改制等事项的依据、决策过程和审批情况,相关资产的评估和审计情况以及相关法律程序履行情况,单位的财务状况及损益情况、资产价值或变现能力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或问题等。

3.3 审前调查3.3.1 审计部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应按照规定程序成立审计组,确定审计组长和主审,审计组长必须符合《中国石化审计项目组长负责制管理办法》的任职资格条件。

3.3.2 审计组长应根据需要开展审前调查:3.3.2.1 审前调查工作由审计组长和主审负责组织实施。

审前调查一般分为现场调查和远程调查,审计组长根据情况决定审前调查的具体方式。

3.3.2.2 审前调查方案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的项目和内容;调查项目和内容要达到的目标;调查项目和内容应采取的方法;调查项目和内容的具体分工;审前调查的要求。

3.3.2.3 离任和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其审前调查的调查项目和内容应当围绕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审计内容展开,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