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奶牛牧场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奶牛牧场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土右旗明沙淖乡虎羔营奶牛牧场建设项目一、总论(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土右旗虎羔营奶牛牧场养殖项目2、项目承担单位:土右旗虎羔营奶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3、项目法人:刘满仁4、建设日期:2007 年6 月——2009 年6 月5、项目实施地点:土右旗明沙淖乡虎羔营村6、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1)引进国外良种奶牛100头,国内良种奶牛130头。

(2)配套奶站及各种作业机械(包括吸奶器,青贮设备)(3)新建牛舍,化验室及附属设施(牛舍1000 平米,实验室、办公室、兽医室560 平米)(4)开发和改造600 亩优质饲草料基地7、项目投资:总投资450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扶持150 万元,企业自筹300 万元。

(二)编制依据1、自治区大力发展奶牛业的决定。

2、包头市关于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的规划。

3、土右旗关于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的决定。

4、土右旗奶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近几年我旗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一度出现粮食价格低和卖粮难的问题,粮食转化率较低,秸杆利用率低。

2、自治区、包头市、旗委、旗政府近几年大力提倡和扶持奶牛业的发展。

3、乳品企业在自治区、包头市、土右旗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包头已形成日处理鲜奶1500 吨的能力,现在每天只供近900 吨,缺口很大。

4、奶牛养殖必需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一家一户的养殖不利于环境保护,疫病预防,卫生和新技术的推广,所以,建设高标准的奶牛养殖牧场是发展趋势。

三、市场预测(一)人均奶占有量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以其几乎包含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维持健康水平必需的营养物质的独特价值,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我国生活水平所限,牛奶的消费量十分低下,只有千克,而世界人均占有奶量在80 千克以上,发达国家大都超过200 千克,如澳大利亚525 千克,加拿大270 千克,美国266 千克,和我国人口与经济条件相仿的印度也有36 千克,而日本为67 千克,韩国为46 千克,所以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牛奶发展空间很大。

(二)包头地区乳品企业生产需求1、包头伊利公司在稀土高新区建成投产的日处理鲜奶600 吨生产能力的液态奶生产线,每天只能满足300 多吨,缺口300 吨,需要大量发展奶牛养殖,提高牛奶产量,达到设备的满负荷运行。

2、蒙牛包头分公司,去年扩建后,现形成的生产能力是每天处理鲜奶700 吨,现在每天能生产500 吨,缺口200 吨,也要求大力发展土右旗奶源基地满足生产要求。

3、其它乳品企业包头还有骑士(也被伊利收购)小丽花、大华、呱呱叫、玛尔沁、旺旺等共计生产能力400 吨/日。

总计包头乳品企业的总生产能和是日处理鲜奶1700 吨,每天只能保证1100 吨,缺口600 吨,需要大力发展奶牛业来保证企业的满负荷运行,达到了预期的效益。

(三)牛奶的价格1、市场销售价:从各大销售店购牛奶每箱28 元,折合每袋500 克元,而每瓶矿泉水是元,牛奶比水还便宜,所以牛奶的销售价还有涨的空间。

2、乳品企业收购价:现在蒙牛、伊利按每吨按3000 元收购,折每500 元克元,从市场看还有升值的空间,从饲养管理上看,一年比一年管理有经验,奶牛的质量也逐步提高,产奶总量也增加,农民养殖奶牛有很大的潜力。

四、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自治区、包头市、土右旗三级关于大力发展奶牛业的战略为契机,依托伊利、蒙牛、旺旺等龙头乳品企业,建设高标准的奶牛牧场,带动农区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

(二)建设原则1、坚持高标准养殖,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科学饲养,切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坚持高起点建设。

牧场配套设施,如奶站、化验室、兽医室等建设起点要高,确保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落后。

3、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依托伊利、蒙牛、旺旺等龙头乳品企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三)总体目标在现有200 头奶牛的基础上,建设牧场牛舍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引进国外良种奶牛100 头,引进国内优质奶牛130 头,开发优质饲草料基地600 亩,建设高标准奶牛养殖牧场,逐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项目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概况明沙淖乡位于土右旗西南部,距萨拉齐镇12 公里,南临黄河与达拉特旗隔河相望,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面积249 平方公里,位于东径120 °北纬45°。

明沙淖乡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359mm,80%集中在7-9 月份,全年蒸发量2118mm ,远远大于降水量,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缺陷湿℃,昼夜温差在12℃-17 ℃之间,大于0℃的积温3520℃,无霜期130天(5月16日-9月22日)全年日照时数2955 小时。

(二)社会经济情况全乡辖23 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现有耕地71632 亩,人口18768 人,其中蒙古族1580 人。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辅以甜菜、葵花、瓜类、胡麻等经济作物,还有黄芪、甘草、板兰根等药材。

2004 年粮食总产量25316 吨,其中玉米21012 吨,全乡牲畜总头数33913 头(只),其中生猪13650 口,奶牛有3935 头,羊16500 只,2006 年人均纯收入4369 元。

交通便捷,乡村公路直达村里,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团结渠、北干渠、民利渠,以西到东贯穿全境,社会自然条件对发展农牧业十分有利。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距乡政府公里的虎羔营村,乡村公路直达村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145 户,543 口人,有耕地2600 亩,土地肥沃、种植水平高,粮食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甜菜、葵花。

全村有大小畜720 头(只),其中奶牛700 头,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 元。

六、建设标准,内容及规模1、牛舍(1)成母牛舍设计新建牛舍、产房总建筑面积约1000 平方米按照规划原则与规划方案,成母牛舍应建成长度方向为东西方向,宽度方向为南北向,便于采光,采光面积按1:12 设置窗口面积,每头牛占米设置,对头式设颈枷,中间通道按自动上草车的宽度设计,活动场按每头牛20 平方米设计,与牛舍同长宽按25 米,用钢围栏围住,中间设遮荫棚。

(2)青年牛舍设计考虑成母牛、干奶、青年牛互用,可按成母牛舍设计青年牛舍。

(3)犊牛舍设计犊牛舍室同成母牛室,内用砖墙按2 米长,米宽,高1 米隔成小单元,门用钢管焊成栅栏,中间留喂料口,犊牛舍外设活动场所,按每头5 平方米设计,每牛一场,用钢筋围栏隔开。

(4)产房产房的房子结构同成母牛舍,内用砖墙隔成小单元,每床占4××米高,用24 砖墙隔开,按10%的成母牛设计产床数量需50 间,基本占用一个成母舍。

地面和墙壁都用砂灰抹面,以便消毒、卫生。

2、饲草料供给体系(1)青贮窖:青贮饲料是奶牛大量饲喂且适口性好的饲草,按300 头成母牛。

200 头青年计算青贮窖容量大约一天需要25 立米,一年需要9125 立方米,按4 米×10 米× 150 米设计。

(2)干草垛台:奶牛补饲苜蓿、干草等是很必要的,故应设计干草垛台,大约需要1000 多吨,大约需4000 立方米的草垛,按8 米宽,100 米长设计。

(3)饲料加工厂:本牧场应配套一台每小时1 吨的饲料搅拌机,机房与库房联接便于成品料与单一原料的运送,面积300 平米。

3、挤奶设施(1)挤奶厅:挤奶厅布置在便于牛只进出与拉奶车辆出入,平面尺寸按32 牛位全自动挤奶机布置,按挤奶机供应商提供的尺寸建造,大约需500 平方米。

(2)挤奶机:为了安全可靠,挤奶机先用北京产GM32牛位全自动挤奶机。

3)储奶罐:储奶罐应选用不锈钢,自动调温,自动搅拌8 吨大型奶罐,并配置自备发电设备。

4、办公及其它设施(1)办公室:本牧场是封闭式高标准养殖场,故应设办公、科研生活齐全的办公环境,拟建办公室560 平米,包括化验室、兽医室、宿舍等。

(2)运输设施:农用自卸车一辆,中型货车一辆。

(3)办公用品:应装备现代化的办公用品及生活用品。

5、道路修筑与环境绿化(1)牧场道路:硬化1000米砼路,米宽,场内500米,米宽,办公楼前硬化(水泥制块);饲料库前硬化,便于晒粮。

(2)绿化:围场四周应植杨树两排,道路两侧植槐树两排,办公楼周围松、云杉、桧柏、小水塘周围草坪绿化。

6、600 亩优质饲草料基地(1)平整土地、修斗农渠公里。

(2)建桥、涵、闸6 处。

(3)修田间砂石路公里。

(4)种植绿化林带1500 株。

7、电力设施架设低压输电线路1000 米,安装变压器一台。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单位:万元)八、经济效益分析与环境评价(一)经济效益分析1、收入情况:(1)销售牛奶:每头牛每年产牛奶7吨,每吨3000 元,每年牛奶收入200× 7×3000=4200000(2)销售犊牛:除去留后备牛还有80 头犊牛可出售,每头1000 元,可得收入80× 1000=80000。

(3)销售公犊牛收入:每年可100 头公犊产出,全部出售,每头300 元,可得收入30000 元。

(4)牛粪肥:每头牛每天产粪20 千克,300 头牛可产6000 千克,全年可产2190 吨粪肥,每吨50 元,可得收入109500 元。

(1)- (4)项总收入为442 万元2、运行成本:(1)固定资产投资260 万元,按10年摊销法,每年按26 万元折旧。

(2)生产成本:A、饲料每牛每天按17元计,每年牛饲料费6250 元(其中干奶期饲料,减近一半,忽略不计,可包括配种、防疫治病内不单独计)300× 6205=1861500 元B、人员工资:饲养员每100 头需3人,共需9 人,每人每年6000 元,9× 6000=54000 元司机:2 名,每人每年7000 元,合计14000 元。

修理工:1 名,每年7000 元。

总经理:1 名,每年15000 元。

会计保管:2 名,每人每年7000 元,合计14000元。

共计97000 元。

C、燃料动力:30000 元。

D、水电费:20000 元。

生产成本:200 万元固定成本:26 万元总成本费用:226 万元3、收益情况:进项收入一总成本费用=216 万元从2008 年6 月开始实施本项目,8 月达到建设规模,2008 年底可实现216 万元收益。

投资回收期:3 年(二)环境评价牧场的排污采取了工程措施,对周边不形成影响,牧场周围进行了绿化,建了小水塘,改变了夏季炎热干燥,形成了小气候。

牧场的建设对周围村民现代化养殖提供了示范,并可将周边的饲草种植,秸杆回收得到很好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富裕。

牧场建在农村,没有工业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总之,牧场的建设符合生态建设的要求、是合理、可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