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24 明天,我们毕业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眷”、“偎”、“鹰”三个字;结合语境辨析“眷恋”、“五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3-5自然段的总分总结构。
3.精读作者选取的三个镜头场景,聚焦“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这条主线,感受校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4. 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领悟文中选取典型场景叙事、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适当的练习。
同时,以“毕业赠言”或“老师(同学),我想对你说……”的形式,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精读课文,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聚焦“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这条主线,感受校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难点: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得作者选取典型场景叙事以及先叙事后抒情的写作手法,领悟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进行适当的练习。
同时,以“毕业赠言”或“老师(同学),我想对你说……”的形式,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话。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情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 在整体感知环节,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培养和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批注式阅读、自主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并通过播放音乐、图片,使学生逐步感受语言文字的分量。
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从而,在学生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4.在整个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朗读理解的情感变化,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自制毕业书签或卡片、收集古今中外,赞美老师的诗句、名言等。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整理师生课前收集的六年的学习和生活照片。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大屏幕播放:课前师生共同收集的校园美景和六年来生生、师生学习、生活的典型场景图片,并配乐歌曲《在分离的那一瞬间》。
同学们,六年来的学习生活是那样的诱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这如诗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情激所致,学生心中涌动着汩汩真情,即刻畅所欲言,教师可顺势而导,不必寻求统一,学生直表胸臆即可。
)2.师小结引题:是呀,在分离的那一瞬间,心中虽有千语万言也不能表达我们的情感。
丁雪飞老师是一位感情丰富的特级教师,她在回顾小学生活时曾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过一篇散文—《明天,我们毕业》。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解题: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课题在“明天”和“我们毕业”之间加上了一个逗号,为什么?(突出了时间上的特殊性,在瞬间的停顿中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不舍与依恋之情。
)过渡: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学生活,去领略那份美好与纯真!(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昨天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就将自己预习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
(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组同学及时进行补充。
)(1)检查生字的识、写。
投影出示本课生词,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朗读(重点指导加点字的读音)。
①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②强调“炽”字读音是“chì”,“诲”读四声huì;“帖”是多音字,在这里读“tiè”。
③重点指导书写:眷:下面是“目”,不要写“日”,上横比下横稍短,撇捺要伸展。
矫:左窄右宽,右边的“乔”倒数第二笔是竖撇,不要写成竖。
偎:右边的“畏”不要多加一撇。
鹰: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2)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注意:有些词语还要结合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理解。
)(3)检查朗读、理清层次、整体感知。
①指组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②通过我们对课文的朗读,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了作者对老师、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浓浓的眷恋之情)③作者的眷恋之情是撷取了母校生活的哪些美好记忆的印迹来展现的?你能给作者选取的这些母校生活镜头加个小标题吗?(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
)④初读感知:你能依托小标题,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吗?(课文主要通过作者对六年学习生活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4)直奔中心句①提示: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概括了全文内容?指名说。
(课文第一段)②这句话中有一个关键词?(眷恋)过渡:“作者到底眷恋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作者那浓浓的不舍和依恋之情。
此时此刻,你又眷恋什么呢?(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真实的想法)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很受感动!至于作者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让我们接着学。
(四)作业:1.抄写文中生字组成词语和四字词语。
用“眷恋”和“五彩斑斓”各说一句话。
2.交流: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3. 积累关于赞美教师、学校的名言、优美语段等。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1.听写课后生词,做到正确、书写规范。
出示订正1.眷恋之一:刚入学时的情景:诱人学生边看画面,(师)深情表白:(1)交流心得,回味场景,理解:“依偎”“憧憬”。
(“依偎”:紧挨着,亲密地靠着。
可以通过同位之间做做这个动作来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
现在,即将毕业的你,当时的“憧憬”实现了吗?)(2)“诱人”是什么意思?学校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最“诱人”的是什么?(课件展示:相机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理解“绿草如茵、窗明几净、天真烂漫、和蔼可亲、油墨香气”等词语。
)(3)再读课件出示的词组,你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吗?(的)练习: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的操场()的教室()的同学()的老师()的课本(4)再次回想自己刚入学的情形,想一想,学校还有哪些地方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也是“诱人”的?请用同样的词组方式写下来。
出示填空:的,的,的,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5)从这些修饰语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你能读出它的诱人吗?(边读边想像文字中所描绘的画面)(6)再次欣赏校园画面,渲染“眷恋”情感。
齐读:我还清楚地记得,6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小结:是啊,光阴似箭,六年的时光马上就要过去了,母校啊,依然风光无限,她留给你的不仅仅是“诱人”,更多的是深深的眷恋……可明天就要毕业了,你不想对母校说什么吗?过渡: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美丽的校园是学生们快乐学习、成长的摇篮。
那么,六年的学习生活留给学生们又是怎样的印象呢?2.眷恋之二:6年的学习生活:难忘(1)自由读3-5段,想想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结构?(总—分——总)又描述了六年学习生活的哪些场景?请标画出来,并用简洁的语言做好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展示:(清晨、早操、课堂上、中午15分钟、课外兴趣小组)——这是我们小学生一天的学习场景,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或几个场景,好好品读一下相关的语句,并说说你对此场景“情有独钟”的原因?与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快乐。
——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幕幕的学习场景,标画出来并赏析。
——这句话采用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把比作——“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那些?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多姿多彩)——什么是“画卷”?这是一幅的画卷?——为什么把六年的学习生活比作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想一想这句话与本段后文是怎样的关系?(总分)(3)作者列举的五个学习生活场景让你记忆犹新,在回忆中,除感受到快乐,更多是表达怎样的情感?(眷恋)(4)师生互动引读:当清晨的校园有了我们,(生读“每天清晨……)当优美的音乐响起,(生读“早操开始了……)当“叮铃铃”的上课铃声响起(生读“我们飞快地……)当老师富有磁力的声音在我们的耳边响起(生读“在课堂上……)当中午15分钟写字的乐曲声响起,(生读“我们一笔一画地……)当放学后,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到了(生读“一到这个时候……)(5)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想一想除了作者列举的这些外,还有哪些?(学生交流)作者没有一一列举出来,而是运用了省略号,代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你能尝试再写出几个吗?(“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
”)——“学到了、懂得了、更感受到了”这三个词语说明什么?从中领悟到什么?——转换句式:“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的语句包含肯定的意思: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忘记!)——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把自己的这种对母校的难忘之情读出来吧!(配乐:献给爱丽丝)(9)小结:是啊,课文所写的,不正是我们熟悉的学习生活吗?作者多高明啊,用一天的学习生活的场景概括了六年的全过程,这就是选取典型场景叙事。
以后我们写作时也可采用这种手法。
板书:选取典型场景叙事(相机向学生介绍这种写作方法。
)(10)课前,同学们积累许多赞美学校的名言、语段,能与大家分享吗?赞美之中隐藏着浓浓的眷恋之情,你也尝试着写一段话赞美一下母校吧!——自由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排比句式,反复出现“是您”一词)——再品读这段话,说说“是您”反复出现,把你带到了一种怎样的境界?(体会到作者表达对老师赞美、感激之情)——你能读出这种对老师的赞美、热爱、眷恋之情吗?(个人读,齐读)。
——这里一组排比句,特写了三个镜头,用叙事的方式写出了老师对同学无微不至地帮助。
老师为我们仅仅只是做了这些吗?他们还为我们做了什么?你能尝试运用“是您”句式开头说一说吗?相信省略号部分你填写的内容会更丰富(2)出示——读了这句话,你想说什么?——你认为哪些 词语用得最好?你从“爬”与“染”字读出了什么? ——老师觉得这句话展现了教师的红烛精神,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