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自制力

小学生自制力

小学生自制力、责任心的培养
安溪桃舟中心学校肖建家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要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有用人才是多么的不容易。

德育教育真是任重道远。

面对“人间天堂”、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多少优秀人才纷纷落马,多少优秀学生逐渐变质。

为什么呢?自制力不够大、责任心不够强。

是呀!只有从小养成够大的自制力够强的责任心才能在正道上越走越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责任心,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制定班规、以身作则、人格感染。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这个时候正是培养自制力、责任感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在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责任感。

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如:不在班级里校园内追逐打骂,注意言行举止要文明,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讨论时不吵闹、喧哗,作业按时完成不拖欠,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

树立师表,蜡炬不成灰。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

因此制定的班规教师更要遵守,以起到表率的作用。

我们知道小学生十分善于模仿,模仿让我们的孩子成长。

那么一个良好的榜样就显得极其重要。

如果老师们都能注意自我修身、自我立德,从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们树立榜样,那么对培养孩子们的自制力、责任心会有很积极的作用。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

如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做好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 要求学生保持教室整洁,教师也要让自己的讲台桌保持整洁。

通过老师人格感染,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强化了对随心所欲的自己的自制,对不良行为的控制;也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班级对学校负责的责任心。

身教重于言教。

一个有自制力有责任心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

学生的自制力、责任心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

教师的人格感染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

二、走进学生、注重细节、适时表扬。

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文英说:“应试教育不对,素质教育不完全对,人格教育才对”。

是呀,只有走进学生,关注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以教师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让学生加强做事学习的责任心,发扬自身的优点,改正缺点,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要充当这样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是学生做事做人的引路人。

而要做好这样的角色,教师就要走进、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如:早上到教室走走,夸夸学生来得真早,坐得真好,如能认真学习那就更好;下午放学后到教室走走,夸夸学生分工又合作,卫生搞得好;晚上到自修室走走,夸夸他们认真学习作业完成得好,到学生宿舍走走夸夸他们个人卫生搞得好,如能把宿舍卫生搞好那就更好。

这样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懂得克制自己,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怎样做才是有责任心的。

三、严中有爱、大胆管理、批评有艺术。

我们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加上当前在校生
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宠惯了,他们自立意识和生活能力很差,依赖性很强,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正如许多家长所说:“我的孩子太任性了,不好管教,我们就是希望老师们能好好的管教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因此老师应对学生严加管教更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工作时要严中有爱坚持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老师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老师,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个别学生的恶习老师一定要严加管教。

对于个别班级的不良班风老师一定要大胆管理,严肃纪律。

如:有的学生在教室吃零食乱丢包装袋、纸张,课堂上交头接耳不注意听讲,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定要严肃批评,更不能听之任之。

管理是一门艺术,批评更是一门艺术。

如:可以找学生个别谈话,不要在班级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以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如:不要说孩子屡教不改,要说孩子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变好只是时间问题;不要说孩子退步,要说孩子的进步空间很大;不要说孩子的成绩不高不低,要说孩子的学习成绩稳定,一定会稳步前进。

这样既维护了学生那幼小脆弱的心灵,让家长听了又不会反感。

教师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是严父慈母,传授知识可以让学生开拓进取,严父的权威可以让学生不断克制自己,慈母的关怀可以让学生敞开心灵,张扬自己的个性放飞自己的理想。

不管社会如何错综复杂,学校乃是一方净土。

在这一方净土中,教师只有不断净化、升华自己的心灵,才能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大门,探求真理的殿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