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江苏苏州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市2011~2015年户籍人口变化统计图。
图中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最可能代表()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老年人口比重2.若不考虑人口迁移情况,该市()A.2012年后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较重D.环境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2019·西安八校联考)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4.人口增长类型与③地区相似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印度C.德国D.中国(2019·山东济宁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5~6题。
5.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6.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吉林省吉林市模拟)“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A.甲B.乙C.丙D.丁8.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惠民政策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D.个人原因(2019·安徽马鞍山高三期末)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情况表。
读表完成9~11题。
城市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甲苏州2000~2010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20.5817.39.0562.818.2135.4201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44.3916.457.822.74 6.339.表中各城市()A.重庆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长沙人口数量先减后增C.上海人口数量先增后减D.苏州人口数量增速减慢10.上海和苏州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B.产业升级和转移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11.根据表中所呈现出的规律判断,甲城市最有可能是()A.杭州B.株洲C.拉萨D.贵阳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总和生育率(TFR),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
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国际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之后,都没能再回到2.1的人口更替水平。
据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
(1)读图1,描述我国总人口数量和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化情况。
(6分)(2)读图2,与埃及金字塔的形状相比,201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有些“名不副实”。
请描述该人口金字塔的形状特点,并说明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
(8分)(3)“据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
”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说出为解决这些后果应采取的措施(不低于2条)。
(8分)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24分)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
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
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
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
(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
(6分)(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6分)(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
(8分)(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
(4分)解析【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江苏苏州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市2011~2015年户籍人口变化统计图。
图中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最可能代表()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老年人口比重2.若不考虑人口迁移情况,该市()A.2012年后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较重D.环境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解析:1.B 2.C[第1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自然增长率,观察图可知,乙和甲的差值为丁,丁一直为负值,因此丁应代表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一直为负值,说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因此甲应代表死亡率,乙应代表出生率。
第2题,若不考虑人口迁移情况,该市自然增长率一直为负值,说明人口总量一直在减少,A错;该市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降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B错;由上题判断可知,该市人口呈负增长,且老年人口比重(丙)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应较重,C对。
从图中无法判断环境人口容量与政策的关系,D错。
](2019·西安八校联考)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4.人口增长类型与③地区相似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印度C.德国D.中国解析:3.D 4.C[第3题,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读图可知,图中④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迁移率之和接近22‰。
人口数量增长最多,变化幅度最大,故选D。
第4题,图中③地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为负值,人口净迁移率较高,结合选项判断,最有可能是德国。
故选C。
](2019·山东济宁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5~6题。
5.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6.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5.B 6.C[第5题,结合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可知,2011年后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迁出变慢,故A项错误,B项正确;2011年后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变慢,但仍以净迁入为主,故C、D项错误。
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地区迁出人口减少,人口回流明显,不利于缓解土地压力,①项错误;华南地区由于人口净迁入变慢,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会加快产业升级,②项正确,③项错误;西南地区青壮年人口回流会减轻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④项正确。
](2019·吉林省吉林市模拟)“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A.甲B.乙C.丙D.丁8.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惠民政策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D.个人原因解析:7.D8.A[第7题,“空巢老人”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图中丁国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
第8题,由于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和数量明显提升,且工薪较高,不愿返乡,造成“空巢老人”的严重现象。
](2019·安徽马鞍山高三期末)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情况表。
读表完成9~11题。
城市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甲苏州2000~2010-20.5817.39.0562.818.2135.4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2010~201544.3916.457.822.74 6.33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9.表中各城市()A.重庆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长沙人口数量先减后增C.上海人口数量先增后减D.苏州人口数量增速减慢10.上海和苏州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B.产业升级和转移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11.根据表中所呈现出的规律判断,甲城市最有可能是()A.杭州B.株洲C.拉萨D.贵阳解析:9.D10.B11.A[第9题,读表格数据可知,重庆在2000~2010年人口数量减少,2010~2015年人口数量增加,A错;长沙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B错;上海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C错;苏州的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但是2000~2010年人口数量增速快,2010~2015年人口数量增速慢。
第10题,上海和苏州属于经济发达的城市,随着传统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两个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人口迁入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两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增速减缓。
第11题,读表分析可知,甲城市与上海、苏州人口增加趋势相似,由于产业的升级,人口数量增速减缓,属于经济发达的城市,最有可能是杭州。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总和生育率(TFR),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
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国际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之后,都没能再回到2.1的人口更替水平。
据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
(1)读图1,描述我国总人口数量和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