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6
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1、一般治疗 • 1)、休息: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一周,保
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 2)、监测:进行心电图、血压、呼吸等
监测5~7天、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 压、心功能的变化。 • 3)、吸氧:对有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 低者,可间断或持续鼻导管吸氧2~3天, 重者可以给面罩给氧。
4
临床症状
• 1、胸痛:具有持久性、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 解、常有烦躁不安、大汗、恐惧或有濒死感、部分有 有放射性痛(eg:下颌、颈部、背部)、
•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肌酶增高、白细胞增高和 血沉加快等。与坏死物质被吸收有关。
• 3、胃肠道症状: 部分患者在疼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 呕吐和上腹胀痛等。与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 等有关。
• 2)溶栓疗法:溶栓是指心肌梗死 发病12h内,没有溶栓禁忌症 (出血、出血倾向或出血史、严 重肝肾功能不全、新近手术或伤 口未愈者、活动性溃疡)的患者, 使用纤维酶原激活剂,可溶解冠 状动脉内的血栓,使冠状动脉再 通,恢复心肌灌注。常用药:尿 激酶 30min内静脉滴注100万 ~150万U、
8
11
AMI护理措施
• 2、饮食
•
宜低盐、低脂、低胆固
醇、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少吃产气食物,多吃蔬菜水 果。
• 3、保持大便通畅
•
由于长期卧床休息活动
减少、肠蠕动减弱,常有便
秘。切勿用力排便防止急性
左心衰、心脏破裂或猝死。
可多进粗纤维食物,有助于
保持大便通畅;训练床上排 便;并适度腹部按摩,以助 于肠蠕动,可遵医嘱服用缓 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致心肌坏死。
3
心肌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主要病因: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管腔严重狭窄和心
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完全建立。在此基础上,
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 地急性缺血达一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 备注:
• 导致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的情况包括:1)管腔内血栓 形成、粥样斑块破溃、出血,或冠脉持续痉挛,使管 腔完全闭塞;2)休克、脱水、外科手术、出血或严重 的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注锐减; 3)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血脂增高,血粘 稠度增高;4)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骤 升或用力排便时,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心肌需血 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高峰、24~48h内恢复正常。 • 肌钙蛋白I或T:常在起病后4h内升高、
前者11~24h达高峰、7~10h内恢复正常、 后者于24~48h达高峰、10~14h内恢复正 常。这些心肌结构蛋白的含量增高是诊断 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常在起病后4h 内升高、16~24h达高峰、3~4天内恢复 正常、其 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的反应心 肌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 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 3、超声心动图 • 4、其他
• 4、其他:心率失常、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心衰等症 状。
5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1、心电图检查: • 特征性改变: ST段明显抬高、深而宽的
Q、中性粒细胞增多、血
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多、 • 血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 • 肌红蛋白:常在起病后2h内升高、12h达
凝疗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10
AMI护理措施
• 一、一般护理 • 1、休息与活动 • 1)心肌梗死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进食、排便、洗漱、
翻身等)需护理人员协助完成。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护理操作尽 量集中,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和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限制或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 • 2)梗死后4~6天卧床休息,鼓励患者深呼吸、活动肢体,以防深静脉 血栓形成、肺部并发症等。 • 3)若无并发症(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病后1~2周,可以床上 坐起逐渐过渡到床边、座椅、病房内走动,日常生活自理。 • 4)梗死后2~3周可在走廊内活动;7~9周可每天打太极、步行等; 10~12周进行较大活动量的锻炼;3~6月可恢复部分工作或全部恢复工 作。
7
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2、解除疼痛:可选用药物快速解 除疼痛eg:皮下注射吗啡、舍下 含服硝酸甘油等。
• 3、再灌注心肌:起病3~6h最多 在12h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 通,心肌得到再灌注,防止梗死 面积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
• 1)介入治疗:主要是经皮穿刺腔 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脉内支架 植入术
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4、消除心律失常
•
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
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若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或
室性心动过速,首选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注射,
必要时3~5min后重复,心律失常控制后以1~4mg每分
钟静脉滴注维持1~2天;发生室颤应立即行非同步直
流电复律;发生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塞,尽快使用
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
1
AMI
• 1、MI定义 • 2、MI病因与发病机
制
• 3、MI临床症状 • 4、MI实验室及其他
检查
• 5、MI治疗要点 • 6、MI护理措施 • 7、MI健康指导
2
心肌梗死的定义
• 心肌梗死
•
是在冠状动脉病
变的基础上,因冠状
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
中断,使相应的心肌
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
临时起搏治疗。
• 5、控制休克
•
根据病因处理,包括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和
血管扩张剂、纠正酸中毒、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
9
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6、治疗心衰
• 主要是治疗左心衰,以用吗啡、利 尿剂为主,也可以用血管扩张剂、硝酸
甘油、硝普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等。
• 7、其他治疗
•
促心肌代谢药物、极化液疗法、抗
13
AMI护理措施
• 三、对症处理 ➢ 1、疼痛
12
AMI护理措施
• 二、病情观察
•
入院后安置CCU,3~5内严密监测心电
图、血压、呼吸、神志、出入量、末梢循环等。
如发现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并发症的早期
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备好抢救物品和设备配合
抢救。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注意有无室壁
瘤的发生。观察肢体活动情况,注意有无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何栓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