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今词义演变1

古今词义演变1


菜,古代的菜专指蔬菜。 古代的菜专指蔬菜。 说文》 草之可食者。 《说文》:菜,草之可食者。 现代意义扩大,包括肉类、蛋类。 现代意义扩大,包括肉类、蛋类。 古书上的菜如菜羹、菜色, 古书上的菜如菜羹、菜色,这些菜都是指的蔬 菜。直到宋代,“菜”还是不包括肉类等副食品。 直到宋代, 还是不包括肉类等副食品。 罗大经《鹤林玉露》 仇泰然当太守,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仇泰然当太守,与手下一个幕 僚非常要好。一天问他“你家日常费用要多少” 僚非常要好。一天问他“你家日常费用要多少”,回答 我家十口人,每天用一千钱。 泰然说: 说:“我家十口人,每天用一千钱。”泰然说:“为什 么 用这么多钱? 回答说: 早上买点肉,晚上吃菜羹。 用这么多钱?”回答说:“早上买点肉,晚上吃菜羹。” 泰然吃惊道: 我做太守,平常不能吃肉, 泰然吃惊道:“我做太守,平常不能吃肉,只是吃蔬 你做小官,就敢吃肉,一定不是廉洁的人。 菜。你做小官,就敢吃肉,一定不是廉洁的人。”幕僚 从此以后受到疏远。这里,肉和菜的区分是很清楚。 从此以后受到疏远。这里,肉和菜的区分是很清楚。
亲戚, 亲戚, 古义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指同姓和 古义的范围比较广, 异姓的亲属,也可以指父母兄弟等等。 异姓的亲属,也可以指父母兄弟等等。《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子》:“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这里指同姓 和 异性的亲属。 战国策·秦策一 秦策一》 异性的亲属。《战国策 秦策一》:“贫穷则父 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苏秦的感慨系为 其 父母和妻嫂的势利行为而发, 亲戚” 父母和妻嫂的势利行为而发,“亲戚”指的就 是 这些人。今义则限于同姓和异性的亲属, 这些人。今义则限于同姓和异性的亲属,不能 指父母兄弟和妻嫂。 指父母兄弟和妻嫂。
又如“ 又如“劝”,
上古只有勉励和鼓励的意思, 上古只有勉励和鼓励的意思,善言 规劝和劝解的意义是很晚才有的。 规劝和劝解的意义是很晚才有的。 左传》 以劝事君者 以劝事君者” 《左传》“以劝事君者”,这里的劝只能作 “勉 励”讲。如果不理解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很可 如果不理解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 能理解为“以此规劝事君的人们” 能理解为“以此规劝事君的人们”,那就没有真 正 读懂古书。 读懂古书。 可见,要读懂古代文学作品, 可见,要读懂古代文学作品,掌握常用词古
在上古是泛指一切气味, 臭,在上古是泛指一切气味, 包括香味。读作 。 包括香味。读作xiù。 系辞》 同心之言, 如兰” 《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是说 系辞 同心话,它的气味像兰草一样幽香。 同心话,它的气味像兰草一样幽香。 大学》 如恶 如恶( ) 《礼记·大学》“如恶(wù)恶(è)臭”是说像 礼记 大学 ) 厌恶不好闻的气味。 前冠以“ 厌恶不好闻的气味。“臭”前冠以“恶”字。 杜甫诗“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今义范围缩小,只指难闻的气味。 今义范围缩小,只指难闻的气味。chòu
上古泛指房屋。如《战国策》: 宫,上古泛指房屋 上古泛指房屋 《战国策》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燕昭王听从郭隗的意见, 燕昭王听从郭隗的意见,求天下贤士先从尊郭 隗为师,替他建造住宅做起。 隗为师,替他建造住宅做起。郭隗的住宅称为 “宫”,因为“宫”在上古是所有人的房屋住宅 因为“ 的统 秦汉以后,只有帝王的住所,才叫做“ 称。秦汉以后,只有帝王的住所,才叫做“宫”。 如“阿房宫”“未央宫”。词义范围大大缩小了。 阿房宫”“未央宫” 词义范围大大缩小了。 ”“未央宫 如 今,宫的词义范围进一步缩小,只有某些文化娱 宫的词义范围进一步缩小, 乐场所才称宫。 乐场所才称宫。
的改变,一些古代没有的新的词语不断产生。 的改变,一些古代没有的新的词语不断产生。
3、基本词汇保持不变。 、基本词汇保持不变。 4、词义不断演变: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 、词义不断演变: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
从意义上看,却并不一样。 从意义上看,却并不一样。
古今词义差异比较
古今词汇比较起来,既有相同的,也有相异的。 古今词汇比较起来,既有相同的,也有相异的。 相同的不一定全同,相异的也不一定全异。同中有异, 相同的不一定全同,相异的也不一定全异。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纷繁交错,情况相当复杂。 异中有同,纷繁交错,情况相当复杂。我们要学习同中 有异的情况。有些词形体不变,意义却变了。 有异的情况。有些词形体不变,意义却变了。有些词义 差异显著,常易造成误解,需要加以注意; 差异显著,常易造成误解,需要加以注意;有些词义变 化细小,古今词义差别细微,这更容易让人误解古书, 化细小,古今词义差别细微,这更容易让人误解古书, 而且误解了还不知道,以为自己是对的。 而且误解了还不知道,以为自己是对的。阅读时碰到这 类词,尤其要注意。 类词,尤其要注意。如:
古 今 词 义 的 异 同
词汇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 词汇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 词汇的发展表现为多种情况: 词汇的发展表现为多种情况: 1、旧词消亡: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的一些词语逐 、旧词消亡:随着时代的发展,
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淘汰了。 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淘汰了。
2、新词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度的更迭,习惯 、新词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度的更迭,
谷,
在古代指的范围非常广, 在古代指的范围非常广, 是一切粮食作物的总称,包括谷物、豆类。 是一切粮食作物的总称,包括谷物、豆类。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 微子》 丈人曰:四体不勤, 论语 微子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谷的现代意义一般只指稻谷。 谷的现代意义一般只指稻谷。
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 睡,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 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 《说文》“睡,坐寐也”。 说文》 睡 坐寐也” 《汉书》:“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 汉书》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 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陈咸在父亲床边听训,打瞌睡,头撞到屏 陈咸在父亲床边听训,打瞌睡, 风上。 风上。“睡”用的是本义,坐着打瞌睡。现在 用的是本义,坐着打瞌睡。 词 义范围扩大了,不管是在什么地方, 义范围扩大了,不管是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 式,都可以称作“睡了”。 都可以称作“睡了”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汤,米汤等。 古义,热水。今义:菜汤,米汤等 从表“ 这点上,可以看出其联系。 从表“水”这点上,可以看出其联系。 列子》 日初出苍苍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日初出苍苍凉凉, 《列子》“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脚, 本指小腿,今义由小腿转移到“ 本指小腿,今义由小腿转移到“身体下部接 触 地面的肢体”。 地面的肢体”
兄弟,古代泛指兄弟姐妹。 兄弟,古代泛指兄弟姐妹。 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 《孟子》“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孟子》 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 兄弟也” 今义指哥哥和弟弟。不包括姐妹。 今义指哥哥和弟弟。不包括姐妹。
(3)词义转移 )词义转移。 就是随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意义, 就是随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意义, 而新义产生之后,旧义不存在了, 而新义产生之后,旧义不存在了, 但新旧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但新旧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古义是跑。 走,古义是跑。 《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 梁惠王上》 弃甲曳兵而走” 梁惠王上 弃甲曳兵而走 战国策》 老臣病足 曾不能疾走。 老臣病足, 《战国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今义,步行。 今义,步行。 从表腿部动作这一点看出古今义的联系, 从表腿部动作这一点看出古今义的联系,不过 一快一慢而已。 一快一慢而已。
分析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 分析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 江、河、睡、菜、齿、匠 贿、宫、谷、瓦、臭、亲戚、兄弟 亲戚、 走、汤、脚、 涕、暂 风骚、爪牙、锻炼、牺牲、 风骚、爪牙、锻炼、牺牲、谤、 诛、恨、怨、感激
1、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 、 即是由少到多, (1)词义扩大 即是由少到多, )词义扩大。即是由少到多 由部分发展为整体,由个别发展到一般。 由部分发展为整体,由个别发展到一般。
在上古是专有名词,专指长江、黄河。 江、 河,在上古是专有名词,专指长江、黄河。如:
项羽本纪》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将军战河北, 《史记·项羽本纪》“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史记 项羽本纪 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 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 后来才扩大泛指一切水流。 后来才扩大泛指一切水流。
访,上古义指咨询,征求意见 上古义指咨询,
穆公访诸蹇叔” 《左传》“穆公访诸蹇叔”。 左传》 穆公访诸蹇叔 访的今义是探望、拜访。 访的今义是探望、拜访。古义和今义虽都有会 见某一对象的意思, 见某一对象的意思,但古义和今义又有细微差 别。我们阅读古书时,要特别注意这种细微的差 我们阅读古书时, 异,不能以今义去释古词,误解古书的意思。 不能以今义去释古词,误解古书的意思。
(2)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 即词义由多演变为少, 即词义由多演变为少,由整体 演变为部分,由一般演变为个别。 演变为部分,由一般演变为个别。 贿,在上古时期泛指财物,也指以财物赠人。 在上古时期泛指财物,也指以财物赠人。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诗经 卫风 卫风·氓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卫风 氓》 贿的现代义指用来买通人的财物, 贿的现代义指用来买通人的财物,或用财物 买通人,应用范围小多了。 买通人,应用范围小多了。
瓦,
《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大约相当于 说文》 瓦 土器已烧之总名。 现在所说的“陶器” 可指盖房用的建筑材料; 现在所说的“陶器”。可指盖房用的建筑材料;还有 瓦 盆义;此外,在古代, 做“瓦”。成语“弄瓦之喜”。弄瓦,古人把瓦给女 成语“弄瓦之喜” 弄瓦, 孩 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旧时常用来祝贺人家生 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 女孩。出自《诗经 小雅 小雅》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载弄之瓦” 女孩。出自《诗经·小雅》:“乃生女子 载弄之瓦” 这 个瓦指的就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原始纺锤。 个瓦指的就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原始纺锤。今义指盖房 用的建筑材料,古义比今义宽广。 用的建筑材料,古义比今义宽广。
相关主题